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精忠报国的故事(精忠报国人物故事50字)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43

       【开栏语】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为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激发市民爱国热情,长江日报于今日起开设“长江国防”国防宣传教育专栏。本专栏将立足武汉,辐射湖北,聚焦国防话题,普及国防知识,展示驻鄂部队风采,重点报道我省在党管武装、国防教育、双拥共建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与先进经验。

       李向民老人在读书看报。长江日报记者陈奇雄摄

       1925年出生的李向民老人,是有着75年党龄的副兵团级离休干部,也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还是我军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成员。

       4月15日,长江日报记者前往湖北省军区武汉第18干休所采访时,看见96岁高龄的李向民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阅读党史著作。

       李向民老人说,精忠报国,是他小时候就立下的志向。当年他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就是为了不当亡国奴,就是为了拿起武器消灭日寇……

       誓死不当亡国奴,义无反顾投身革命

       李向民老人是山东济南人。他上小学时就酷爱读书,把《三国演义》《七剑十三侠》《精忠说岳全传》等章回小说读了个遍。他崇拜岳飞,从小就立志做“精忠报国”之人。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被日寇占领的济南生活了6年,被日寇百般凌辱,活得毫无人格尊严。八路军开赴山东后,在对日寇的作战中屡屡获胜。他对八路军的敬佩也与日俱增。

       1943年时,已在济南上中学的他誓死不当亡国奴,“总想着参加八路军,和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干”。于是,他和同学历尽艰险,前往八路军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

       身先士卒,驾机试航太昭打破纪录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随部队进军东北,被组织举荐保送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成为我军培养的首批飞行员成员。

       我军陆军18军当年进西藏时,把后勤基地设在西藏太昭,急需电台、医药等装备物资,要求空军部队给予空投支援。他所在的航空兵13师党委决定试航太昭,任命时为大队长的他担任试航机组机长。包括他在内,整个机组共有8名成员。

       当时,康藏高原被视为“空中禁区”,要飞进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该高原,他们机组将遇到重重困难:所用飞机高空性能差;手头无可靠气象资料和准确航图;飞行区域没有完备的导航通讯设施和可供备降迫降的机场……

       1952年6月7日,他率领机组驾驶一架没有密封座舱的老旧美制C-46战机,从四川新津机场升空。机组在途中克服发动机振动、仪表失灵和漏油等问题与种种困难,耗时9小时38分钟,持续往返飞行2247公里,成功完成向太昭试航和空投的任务,打破中国航空史上的飞行纪录,为我国开辟北京到拉萨航线奠定了基础。

       一心为民,81岁时签下遗体捐献书

       李向民老人原名“霍连弟”。之所以改名,纯属革命工作需要。因为在当年,他作为一名从事地下工作的八路军军人,如使用真实姓名的话,就可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一旦出事,还会殃及家人”。于是,他按组织要求,把名字改成“李向民”。

       时间一长,在各种档案与记录上,他的名字全被写成“李向民”。为不给组织添麻烦,他就没把名字改回去。他笑称,“向民”二字,含有“心向人民”之意。

       干休所工作人员介绍,李向民老人一直保持着革命本色,一心想着如何多为社会作贡献。在2006年,时年81岁的他,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提交了《遗体及器官捐献书》。

       关心国防,盼望轰-20早日装备部队

       李向民老人十分关心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他对我国近年来才装备部队的歼-20、歼-16、歼-10C、空警-2000、运-20等战机的性能极熟悉,能脱口而出说出它们的基本参数与外号。

       他指出,近年来,我国海军与空军力量有了较大较快增长,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海空力量还不够强大。他盼望我国空军能早日拥有轰-20轰炸机,“轰-20是新型轰炸机,它性能先进、战力强大!” (记者陈奇雄 夏晶 通讯员何武涛 徐晶 张建华)

       【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