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仄起平收什么意思(什么叫仄起平收)

频道:科普知识 日期: 浏览:1239


       七绝是近体格律诗中的一种体式,是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是一种基础平仄格式,七绝中第一句和第三句经常用到这种平仄关系。

       古人把汉字的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分为“阴平”、“阳平”,对应我们现代普通话中的“一声”和“二声”,“上”对应如今的“三声”,“去”对应如今的“四声”,而“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分散到其他几个音调中去,不再单独存在,只在某些方言中还有。

       所以,对应我们今天的汉字读音,“平”就是“一二声”发音,“仄”就是“三四声”发音。

       标出汉字的平仄有利于我们看清楚古诗的音律起伏,如果符合格律诗的平仄格式,我们就称之为近体格律诗,否则我们就称为古风。

       平仄格律其实是对古诗的一种格式划分。用平仄格律写的近体诗,能够很自然地避开音律的语病,当然,不使用平仄格律的古诗一样可以语言通顺,音律清爽。

       因为格律诗的基础格式只有四种,并不是包含所有的发音模式。

       这四种格式是 “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而 “平平仄仄平平仄” 就是“平起仄收”格式,所以如果使用这种格式的诗句就可以肯定是合律的律句。

       举个例子,前几天写了一首藏头“春花秋雨”的七绝,起句就是“平起仄收”格式。

       首句为 “春江有信潮波起” ,按照普通话一二声标注为 “一一三四二一三” ,按照古音标注为 “平平上去平平上” ,不过这样比较复杂,我们用平仄代替,则得到平仄关系: “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样就能一眼看出,这个句子就是律句,能够有条件地存在于七绝诗中。

       当然,这个只是单个句子的平仄,整首七绝的平仄还要根据“对”、“粘”的规则进行推导。

       “对”是指对句与出句的关键位置的平仄需要相反。如果出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关键位置(二、四、六)为“平、仄、平”,那么对句关键位置的平仄就是“仄、平、仄”,所以推出对句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这其中非关键位“一、三、五”的用字平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是注意不要产生“孤平”之类的其他诗病就行。

       而“粘”是指下一联的的出句要和上一联的对句的关键位置平仄相同,人为造成语气上的黏连,在七绝中,因为总共才四句,所以就是第三句的关键位置平仄要和第二句的平仄相同。第二句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那么第三句关键位置也应该是“仄、平、仄”,但是因为第三句的收尾只能是仄音,不押韵。所以只能第五字换成平,而用“仄仄”收尾,所以第三句的平仄推导出来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再用平仄相对的方法得出最后一句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我们要用平起仄收格式写一首七绝的话,自然要符合推导出来的平仄关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藏头“春”字,注意整体构思,后面有“秋”字,要考虑到整首诗的时间跨度,要有切换又不能生硬。 “春江有信潮波起” ,春天的江潮如约而来,心上人又要远行。平仄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于写诗习惯,第一句出现了 “有信” ,这种自然对仗词语,第二句就会使用 “无什么” 来呼应: “花落无情竞伴君。” 平仄合上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里反用典 “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意思是那些花儿很无情啊,竞相落到水中伴你一起走了。随着爱人的离开,春天也就离开了。

       第三句“转”,秋字藏头,季节自然转换。 “秋意阑珊风渐冷” ,一转眼秋天也快过完了,风也渐渐冷重起来。平仄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

       尾句 “月光如水思如云” 。注意 “思如云” 不是三平尾,平水韵中“思”可平可仄,发仄音( 音四 )的时候是 “悲哀地思念” 的意思。冬天都快来了,爱人还没有回来,月光如凉水一样浸润,我悲伤的思绪像秋末夜空中淡淡的浮云。平仄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江有信潮波起,花落无情竞伴君。

       秋意阑珊风渐冷,月光如水思如云。

       这样我们就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的规则下完成了一首平起仄收,押平水韵“十二文”的藏头七言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