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一个马一个华(一个火一个华读什么)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63

       作者:重庆李正权

       说明:马神信仰可上溯到先民的动物崇拜。我国古代神话里,就有许多以动物为原型的神灵,这些动物中,又以马、羊、牛、猪等家畜为主,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民间传说中,马神即马王爷,全名“水草马明王”,其形象为红脸、面貌狰狞,有四条臂膀三只眼睛的大汉。相传他本为王母娘娘的龙马,因犯下错误,被下放到人间当马神。他虽面相凶恶,却心地善良,能保佑马匹健壮、繁衍,对养马人也有求必应,因此常年受百姓香火。

       1、马神的来历

       马神信仰可上溯到先民的动物崇拜,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马神崇拜出现在周代。据史书记载,“周制,校人掌王马之政”,春天万物始生,就祭祀马祖。马祖指天驷星,又叫房星,为传说中的瑞马所化,是马的祖先。夏天牧草旺盛,适宜放牧,祭祀先牧神。先牧神是最早把野马驯化成家马,并教会人类放牧的神灵。秋天是马入厩的季节,祭祀马灶神。传说马灶神是第一个骑马的人。冬天祭祀马步神。马步神是为马消灾解难的神灵,可保佑马长得健壮而少生疮害病。

       这样的记载可能太文雅了,老百姓也记不住那么多,于是后来就有了民间传说。在民间传说中,马神即马王爷,全名“水草马明王”,其形象为红脸、面貌狰狞,有四条臂膀三只眼睛的大汉。在道教中,马王爷全称“灵官马元帅”。马王爷是道教神话中的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之马元帅,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他曾大闹三界,后来被真武帝收服,成为其手下的三十六天将之一,是一位道教的重要护法神,玉皇大帝曾封他为“火部兵马大元帅“。传说马王爷长有三只眼,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曜”,分别是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马王爷有三只眼,也就是说他这个人很厉害。

       关于他的来历,说法比较多。一般说有三个:一是说他是天上的天驷星,《南游记》里边说他叫做“三眼华光”。二是说他是殷纣王之子殷郊的,《封神演义》里边的殷郊也有三只眼。三是说他是汉武帝时候的大臣、匈奴王子金日磾,不过金日磾没有“三只眼”。他归化汉朝之后,养马非常出色,也就被奉为马王。

       2、马王爷三只眼传说之一

       马王爷为什么有三只眼?传说鲁班与妹妹鲁姜比赛本领,一夜之间在今河北赵县交河上造成赵州桥。该桥设计新颖,坚固奇巧,一时轰动四方。鲁班一生谦恭,从不说大话,这时却忍不住说了一句:“我造的桥坚固耐用,无论多重的荷载都不会出问题。”这引来了远居蓬莱阁的众神仙纷纷前来试探。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上驮着一个搭裢过来了,鲁班不以为然。柴王爷手推一辆独轮车过来了,鲁班更是不屑一顾。谁知驴、车刚上桥,桥身就“咯叭”作响,摇摇欲坠。鲁班急身跳到桥下,托着拱腹,桥才平安无事。原来,张果老毛驴驮的搭裢里一边装着太阳,一边装着月亮。柴王爷的独轮车上载着泰、华、恒、衡四座名山。张果老说了声:“桥修得不错,就是眼力差了点。”说罢扬长而去。鲁班懊悔地说:“有眼无珠,不识泰山,要它何用?”说着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抠出,摔在桥上。谁知这眼珠转眼间变成一颗玲珑剔透的夜明珠,滴溜溜滚落桥下,被迎面而来的马王爷和牛王爷看见。二人争着要这颗珠子。马王爷先行一步拿到手,正在嘻嘻哈哈高兴之时,一看牛王爷来抢,慌张中把珠子按在额头上,成了三只眼。牛王爷迟了一步,没抢到珠子,懊丧至极,脸色阴沉得快要出水。

       据说,赵州桥面上至今还留有张果老毛驴的八个蹄印、柴王爷独轮车三尺多长的车辙和鲁班手托拱腹的两个大手印。木匠吊线和枪手射击时要闭上左眼,是因为鲁班“有眼不识泰山”,把左眼珠抠掉的缘故,它警示人们什么时候都要谦虚,不能说过头话。三只眼的马王爷成了嘻嘻哈哈、乐天达观人的代名词。

       3、马王爷三只眼传说之二

       马王爷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本来叫星日马,也就是天驷星。《南游记》里边说他的名字叫做“三眼华光”,是民间供奉的神灵,在北方“五圣庙”中尊为五神之首。

       传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玉皇大帝派星日马和娄金狗、奎木娘、虚目鼠下凡,去四方巡察善恶。这四个神东南西北各走一方,没几天,先后返回天庭向玉帝述职。其他三个神所报的均是善人善事,说下界一片歌舞升平景象。只有星日马查访的善恶之事都有,并且有豪强欺负穷人的事。

       玉皇大帝看了有所怀疑,就派太白金星下界复查。得知娄金狗三神所报不实,他们在下界贪吃受贿,昧着良心说了假话。星日马廉洁奉公,好坏善恶如实奏报。玉皇大帝连声夸星日马明察秋毫,又赐给他一只竖着长的眼睛。从此,马王爷比以前更加目光如炬,人见人怕。于是,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俗语,“你可知道马王爷,三只眼不是好惹的。”

       4、马王爷的祭拜

       马王爷是从军作战的保护神,又是保佑养马用马行业利益的行业神。根据清朝的明确规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祭祀马神的日期,这一天也可以看作是马神的诞辰日。

       隋唐以来,历代皆有官方祭祀马神的制度。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草原民族历来就有对马崇拜的习俗。元代北京曾建有一座白马神君庙,祭祀蒙古族传说中的白马神。到了明代,朝廷为了完善军马的牧养、征调、采办、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大力推行马政,并崇奉司马之神,以神力庇护马匹的大量畜养。由此马神崇拜取代了对马的崇拜,被纳入国家正祀体系中。明太祖朱元璋命祭马祖诸神,曾在南京特命太仆主持。明成祖朱棣在北京莲花池建马神祠,由官方礼祀。由于统治阶层的需要,马神庙也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凡有马政举措的地区州县官员,都要负责主持马神的祭祀活动。清代,满人对马的重视和北京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让马神信仰在失去了以马政为基础的国家力量支持后,同样兴盛不衰。更多的马神庙和马神殿修建起来,并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马神祭日,“凡营伍及武职,有马差者,蓄养车马者,均于二十三日,以羊祭之。”马夫在这一天可向乘客多要车钱,称为“乞福钱”。

       官方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群体祭祀马神。一种是与管理御马有关系的官员。例如明代有御马监,清代有上驷院,就是管理御马厩,其官员就要在六月二十三日祭马王。还有一种是武官,他们经常骑马征战,所以也向马神祈求平安。特别是清代,由于满人以骑射起家,于马上得天下,所以特别崇拜马神,经常要祭祀马神。在马神庙祭祀马神,除了焚香燃烛,还要供奉猪、羊、帛等供品。

       民间也很盛行马神崇拜。明初养马本为官牧,后来改为民间孳牧,推行了论户养马、论丁养马、计地养马的举措。负责给官家养马的叫马户,如果马没养好,马户的生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惩罚。因此,马户们也常常祭祀马神,保佑自己养的马能茁壮成长。

       祭祀马神的普通民众,一是蓄养马、驴或从事马、驴交易的人,如马市、驴市和马行、驴行的弟子。二是骡马车夫。三是富豪之家雇佣的为自己专管马车、骡车或乘骑的御仆牧卒。四是像磨油、磨面、磨豆腐等店铺作坊使用骡驴畜力,也祀奉马神。

       民间举行祭祀活动中,正式祭品是一只全羊。除了在马神庙祭祀马神外,北京的旗人还保留了堂子祭马的仪式。这样的马祭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司俎挂纸帛,陈打糕一盘、醴酒一琖。然后司香上香,牧长牵来十匹白马,立在甬道下。司祝献酒,奏乐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