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惠州罗浮山(惠州罗浮山门票网上订票)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35

       着畲服、唱畲歌、敬畲酒、跳竹竿舞、品长桌宴、围着篝火歌舞……4月22日,在罗浮山下的横河镇,博罗县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热闹上演,掀起一股“最炫畲族风”。

       惠州有两个少数民族,除了聚居在龙门的瑶族,还有散居在博罗和惠东的畲族。近年来,畲族文化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重焕新生。

       瑶族少女成年礼“舞火狗”在每年中秋节大放光彩,如今畲族人民有了自己的大型节庆活动,陆续出版3册畲语课本以传承母语,建成全省首个畲族文化传承馆,全力打造博罗乃至惠州的特色文旅品牌。

       重拾“三月三”

       打造首届畲族文化节

       罗浮山下,畲民欢腾。4月22日,博罗县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横河镇嶂背村畲族小学举办。

       “三月三”是畲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亦称“乌饭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这一天,畲族人民着畲服、跳畲舞,还有吃乌米饭、长桌宴、拦门酒、打糍粑、供奉“盘瓠”祖先等习俗。

       畲族文化节当天,八方宾客如约而至,在入口处就可感受到畲族人民的热情——畲族群众献上畲族彩带,敬一碗畲酒,跳一支竹竿舞,以表欢迎。

       在热血沸腾的横河大鼓表演中,畲族文化节拉开序幕,《春·耕》《夏·勤》《秋·拾》《冬·鸣》四个篇章轮番上演,让观众大饱眼福。

       “罗浮山下小山村,大山深处走来畲寨人……”在《夏·勤》篇章中,《畲寨传喜讯》歌舞表演为横河镇嶂背畲族村原创作品,当身着民族风格服饰的畲族姑娘,唱响畲歌、跳起畲舞,浓浓的畲乡风情扑面而来。《畲寨传喜讯》原为嶂背村的村歌,由嶂背村畲族小学名誉校长雷金球等人参与词曲创作,曾荣获惠州市原创村歌文化汇创作奖,在2022年4月荣登国家级核心刊物《歌曲》杂志,还走进该小学的“畲族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轻快动听的畲族民谣不时从这里传来。

       随后,极具畲族特色的长桌宴和篝火晚会精彩上演。在长桌宴上,乌米饭、糍粑等畲族特色小吃别有一番风味,让宾客体验满满的畲式祝福。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点燃畲族小学的夜景,把畲族文化节的气氛推向高潮。

       “这是我们嶂背畲族村最隆重的节日,希望可以坚持办下去,越办越好。”雷春华是土生土长的畲族人,他带着妻子、一儿一女身着畲族服饰在现场为畲族“代言”,妻子还参与了“畲酒送福”环节。

       文化节现场设置了8个当地农特产品展位,展出博罗县级非遗石湾黄西鱼丸、客家婆豆腐花,以及畲族特色美食、横河特色美食。文化节还全方位展示博罗县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县及横河全域旅游资源、横河农特产品、畲族民俗文化等内容,吸引游客观看。

       “首届畲族文化节场地有限,规模还比较小,畲族文化元素有待深度挖掘和提升,但不失为好的开端。”参会嘉宾李女士直言,博罗可以参照浙江景宁举办的2023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提升文化节的文化演艺和文旅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抢救畲语

       发布《畲语课本》(第二册)

       载歌载舞的畲族文化节让大家认识到聚居在惠州博罗、惠东两地的畲族,也让更多人听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畲族歌谣及濒危的畲语。

       长期以来,畲族人民只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载体的畲语面临传承无力的困境,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极度濒危语言”。为抢救和保护畲语,一代又一代人付诸努力,成效颇丰。2012年9月,嶂背畲族小学开始开设畲语课程,畲语教材应运而生,2015年出版《畲语课本(第一册)》,2018年出版《广东博罗畲语800句》。博罗县在畲族文化节举办当天发布《畲语课本(第二册)》。该课本立足于畲族本土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共收集畲语词汇近200个,将为畲族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添砖加瓦。

       《畲语课本(第二册)》还融入科技元素,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畲语,让畲族少年儿童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畲语、传承畲族文化。

       自从1990年回到嶂背村畲族小学任校长后,雷金球长期致力保护和传承畲语,成为畲族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去年从畲族小学退休后,雷金球仍不遗余力推广畲族文化。首届畲族文化节、畲语新课本让雷金球激动不已。

       与畲语一同走进校园的还有畲歌和畲舞。在嶂背村畲族小学的第二课堂,畲语歌曲《感谢共产党》《敬酒歌》、畲族舞蹈《畲族阿妹喜唱歌》《竹竿舞》《婚嫁舞》各美其美,让畲族文化在乡村小学生根发芽。

       1993年出生的蓝计香是从嶂背畲族村走出去的畲语专业研究生,是《广东博罗畲语800句》的编著者之一,是畲族文化的新一代传承者。

       “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后,我一直在推广畲语和宣传畲族文化,强化父老乡亲对畲族的文化自信,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一起为我们畲族的发展助力。”蓝计香对于畲语的传承和畲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畲语、畲歌走进课堂融入日常教学,嶂背村会说畲语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对雷金球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只有将母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畲族文化才能守住灵魂。”

       打响品牌

       谱写畲乡文旅发展新篇章

       如今,走进嶂背畲族小学,不时可以听到畲族少年跟着老师学习畲语、学唱畲歌。步入新启用的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还可以全面了解惠州畲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嶂背畲族村于明初从湖南潭洲府迁徙而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惠州目前保存最为完好、人口最为集中的畲语遗留地,现有户籍人口566人,主要姓氏有蓝、雷两姓。

       这是广东省首个畲族文化传承馆,从2020年7月开始,雷金球见证了传承馆如何从一砖一瓦起步建设,直到2023年4月在文化节当天正式开馆迎客。

       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的畲族文化传承馆,楼高四层,总建筑面积890平方米,灰色外墙布满极具畲族特色的元素、符号和图腾。其中,一层展示生产生活器具、婚嫁习俗等场景,二层展示畲族打糍粑、纺织、磨谷、捡柴等生活场景。

       雷金球介绍,畲族文化传承馆将成为专家学者开展畲族文化交流及研究传承活动的场所,打造成畲族文化传承和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以及博罗县探索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的重要阵地。

       这是博罗县近年来大力发掘和传承畲族文化、探索畲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让畲族村民对民族语言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日俱增。2019年,嶂背畲族生活习俗文化、畲语口述传统文化被列入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博罗县计划成立畲族文化研究机构,开展畲族历史资料、文物古籍的保存,抢救、保护和传承畲族风俗、畲族文化、畲族艺术。

       未来博罗县将以“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为契机,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传播”的形式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博罗县畲族特色文旅品牌,努力把民族节庆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博罗县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观察眼】

       博罗可携手惠东发掘畲族传统文化

       在惠州境内,畲族作为数百年来的“世居”少数民族,在惠州地方史尤其是明清惠州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近代以来,尽管畲族的分布范围、人口规模有所下降,但因畲语的良好传承在广东乃至全国具有较突出的文化影响力。

       当前,惠东县共有畲族群众130多户740余人,博罗县共有畲族群众566人。在国家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惠州畲族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发乃大势所趋,走出一条兼容传统和现代、联通经济和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刻不容缓。

       博罗举办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不失为好的开端。博罗和惠东两地不妨联动起来,在加大研究和发掘畲族传统文化元素、个性的基础上,整合两地各具特色的文旅资源,携手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共同营造“吃畲菜、住畲宿、购畲礼、看畲艺、逛畲集”丰富业态场景,进一步提升畲族群众的幸福感、增强市民游客的旅居感,打响畲族特色文旅品牌。

       【记者】糜朝霞

       【作者】 糜朝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