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一年有多少个周(52周多少天)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34

       员工:老板,我想请一天假。

       老板:你还想向公司要求什么?一年365天,52个星期,你每星期休息2天,共104天,还剩下261天工作;而你每天有16小时不在工作岗位,去掉这174天,还剩下87天;接着你每天花30分钟时间上网,1个小时吃午饭,工作时间仅剩18天;通常每年还有5个节假日、10天带薪年假,你还要请2天病假,算下来你只工作了1天!而你居然还要请这一天假!

       员工:我错了......

       这是网上一个关于休假的段子,从老板的视角看,这名员工几乎全年都在休假,而从身边多数人的视角来看,大家依然每天在渴望放假。是因为我们休假时间少吗?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假日天数随着社会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上升而逐渐增多。

       端午节即将到来,许多人已经开始规划小长假去哪儿玩。有专家表示,人们不仅关注小长假,更为关心的是怎么把假期休得更好以及如何通过休假提升幸福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休假制度几经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行每周休息一天制度;

       到1994年,休息时间演化成“大小周末”,大周末休息两天,小周末休息一天;

       再到1995年,双休日正式诞生,老百姓无形中增加了52个假日。

       “休假制度演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劳动效率提高,劳动效率又是由科学技术进步决定的。”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表示,比如,由手工作坊改为生产线后,人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就有了休假条件。

       人们最为熟悉的“黄金周”在1999年形成。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形成3个7天长假。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表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通过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促进国内旅游发展,成为共识。同时,“黄金周”给予老百姓充足的休息时间,刺激人们的经济思维从“积累型”向“积累消费型”转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但同时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假期。这标志着假日制度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因素。

       同时,如何通过休假帮助人们更好休息,制度层面也在进行探索。2013年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推行带薪休假制度”。2015年8月,国家明确鼓励弹性作息,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2.5天休假模式”开始在一些省市施行。

       统计显示,全国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60天增长到目前的115天,占全年的比例超过31%。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年有近1/3的时间在休假。

       “中国休假制度的调整,无论是趋势上还是方向上都是正确的,和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相吻合,也符合国际大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说,“黄金周”刚出现时,正契合了中国经济持续上涨期;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升级,休假制度也需要探索调整。

      

       魏翔表示,休假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权利,同时倒逼劳动效率的提升。

       据人民日报报道,《休闲绿皮书:2016-2017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基于2016年和1996年及其他年份的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数据表明,2016年,北京市民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相比20年前减少了27分钟,有了更多休闲时间。

       然而据工人日报近日报道,一些企业以各种理由让员工采取“996”工作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所谓“996”,即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考虑通勤问题,以北京市平均52分钟的通勤时间、19.2公里的通勤距离来算,很多员工实际上是“8106”的上班模式,早上8点出门,晚上10点到家。在这样的状态下,员工几乎没有个人休息和家庭生活时间,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都有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摄图网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假期的渴望才会如此强烈。据劳动报报道,一名网友的观点——“感觉假期永远都不够用啊”,受到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渴望更多年休假成了网友们的共同呼声,其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网友是希望能够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有的则希望有时间能够充电学习,还有的网友则单纯希望能够多些天外出游玩。

       在职工平均年休假方面,普遍实行一周双休的前提下,我国职工的双休和节假日天数与世界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在世界上处于中等位置;而在带薪年休假方面,我国不论是平均10天左右的带薪年休假还是实际休假天数,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在上海工作已经超过20年的马先生表示,虽然自己有15天年休假,但是依然希望能够有更多年休假。“不仅是为了外出旅游,有时候也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当然,现在企业也比较宽松,有特殊情况领导也比较理解。”

       有网友坦言,不一定要抓着年休假这根救命稻草,“比如请事假也行,而且现在用工形式那么灵活,比如弹性工作制、比如远程办公,解决的办法还是会越来越多的。”网友林子如此提议。

       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人们总是会乐此不疲的分享网传的拼假攻略。据人们日报报道,清华大学教授、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说,“拼假”反映出我国公共假期少,人们渴望长假带来更多休息,也折射出目前的假期安排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那么如何能建立一个利于人们接受并且较为科学的休假制度,就变得十分重要。

       将人们在同一时间集中到同一地方休假,这种‘共时化’是中国休假制度中的一大特点。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王琪延说,例如“黄金周”,会导致旅游景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时间内迎接大量客流,导致人们体验下降。

       图片来源:东方IC

       据羊城晚报报道,时事评论员司马春秋认为,“人头涌涌的情况并不是长假的问题,而是人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过休闲的假期。如果日常就有时间休闲,就没有必要再在长假的时候和别人出去挤。”

       而据人民日报消息称,在魏翔看来,中国当前需要的不是增加假期总量,而是合理安排一年内的假日结构安排,释放出更多的“结构效率”。他认为,虽然假日增多能提高消费,但同样会带来负作用(如挤占生产时间、降低收入、变相拉大收入差距和对社保产生压力等)。因此,在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前提下,可以用“分散式休假”代替“黄金周”。

       王琪延建议,在基本实现带薪休假制度前,最好保留全年3个“黄金周”,释放消费能量。在基本实现带薪休假制度后,可以淡化“黄金周”概念,并将放假时间以立法形式稳定下来,分散开来,不要每年搞“搭积木”式的东挪西凑。

       因为“黄金周”表面上是旅游问题,深层次上则是涉及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社会问题。很多劳动者支持保留“黄金周”,甚至希望“多增加几天”,原因在于只有通过公共假期制度的刚性约束,才能确保相关企业落实好员工的休假权利。在其他时间内,劳动者特别是很多低收入劳动者需要考虑休假后收入如何保证的问题。即便是带薪放假,能获得基本工资,但没有绩效工资、没有奖金,他们的损失如何弥补?

       因此,劳动者与其说需要“黄金周”,不如说渴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渴求更高的劳动效率和收入。让休假变得不再奢侈,这才是当前的大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劳动报、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工人日报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