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云空间怎么使用(云存储监控)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36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近20年的今天,人们对互联网不断涌现新兴技术不再感到陌生,从社交网络、移动App、O2O(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一种商业模式)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不断有新的互联网技术及发展模式横空出世,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飞跃和革新。同时,每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的,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靠前一阶段互联网技术及理念的发展;这些技术彼此之间还能够相互协作,持续深入进化。区块链是近几年才广为流传、被人们追捧的互联网技术,而上一个受到此待遇的是云计算。因此,在了解区块链之前,我们也要对云计算进行剖析,从而明确区块链技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又将为人类社会的变迁带来怎样的影响。

       什么是云计算?通俗来讲,它提供了一种可以替代用户在本地自建服务的虚拟化网络服务。具体来说,云计算相当于在网络上建立一个信息中心,当人们使用这项服务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从信息中心调取、存储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而不必在自己的设备上开展相关工作,从而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处理自己的视频和照片资料时,按照传统的方法,他需要先将视频照片等资料上传至本地电脑,在本地电脑中安装视频照片处理软件,然后利用软件开始各项操作。使用云计算服务后,视频照片资料将在网络中存储——而非电脑硬盘,他可以使用手机轻松调取各种资料;同时,他处理这些照片和视频时可以直接运用网上的视频照片处理技术,不需要再在本地电脑上下载软件。这就是云计算的本质。

       故此我们可以说,云计算实质上是将互联网技术从以设备为核心,转变为以信息为核心的过程。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对个体来说,大大方便了用户的网络体验,仅用一台设备,就可以享用不同类型的应用,降低了个体用户的互联网成本。以前,上网是少数人的专利,毕竟要购买一台电脑,需要有足够的金钱,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而移动网络+云计算技术,让个体用户只用一台手机就能实现自己的需求。对企业用户而言,有了云计算技术,可以不用再购买实体计算机或配置庞大的机房,甚至不用再聘任运维人员以维持设备的有效运转。这一切均可以用云服务的租赁费用来代替,可以说大大解决了企业运维的资金问题,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成百上千个企业汇总在一起,对社会资源的节约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在看电影《钢铁侠》时,总是羡慕钢铁侠有极其强大的计算机分析支持,有随时可放大缩小的虚拟电子屏幕,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云计算技术。

       除此之外,云计算还具备存储空间不受限制、促进用户相互分享协作、提升计算机运行效能等众多优势。

       因此,云计算领域也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毕竟它代表着互联网的明天,抢占成功就意味着未来将财源滚滚。云计算行业的正式兴起,可以追溯到2006年AWS(亚马逊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发布,10余年的发展,使得云计算行业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互联网领域,众多企业通过云计算技术,获取了长远的发展和丰厚的回报。微软财报显示,微软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2018年第二季度业务营收77.9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7.58亿美元增长了15.3%;其中旗舰产品Azure取得了98%的增长,而云服务平台的利润更是接近30亿美元,接近70亿美元利润的一半。这也证明了微软将重心转向云计算和物联网来代替曾占据这个位置近30年的Windows的举措非常正确,更可见云计算的前景之广阔。而亚马逊目前主要的营收来源,早已被AWS以73%的比例牢牢占据,不得不让人感慨亚马逊转型之准,云计算全球排名第一的服务商果然名不虚传。

       云计算虽然有以上种种好处,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第一就是安全问题,云计算建立了一个共享的环境,所有服务器都联入互联网,带来的弊端就是一旦遭遇黑客袭击或存在安全漏洞,就有可能导致数据损失和泄露。这也是云计算最核心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妥善地予以解决,就无法获得用户的信任,也难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推广和应用。第二就是性能问题,云计算的实现依赖于用户接入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云计算有大量用户的连入,意味着需要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而作为一个中心式的集群服务模式,一旦中心服务器出现状况,将使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大打折扣。另外还有相互协作的问题,现在市面上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有很多,如何实现平台之间数据的相互协作?这需要平台之间有智能化的协议,对信息数据的提供做出定义,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实现畅通无障碍的计算机虚拟化。

       而针对以上问题,区块链提供了解决的思路。

       从安全性上来讲,云计算的安全仍然属于传统网络安全的范畴,更多考虑的是运行的稳定、可靠;而区块链的安全性,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探讨过,在没有密钥的情况下无法破解信息使得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因此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可以推动其安全性能方面的大幅提升。另外,区块链录入的数据是无法擅自篡改的,这也可以为云计算所用,对每一个记录的数据信息设置哈希值,将哈希值记录在区块链上来对应云计算平台上的实际数据信息。当有人想要篡改记录时,就会导致其对应的哈希值发生变化,无法匹配区块链上的哈希值,从而被管理器禁止,避免数据被篡改。这样可以大大拓展云计算的服务领域,一些涉及隐私的法律、协议、合同等,以及一些需要确保完整性的数据内容,也可以被安全地储存在云计算平台上。

       在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模式上,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云计算是中心式管理,依靠集群服务器的集中管理;但区块链的特点就在于去中心化,每一个节点都是独立的,通过底层的自发驱动来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从而也不需要一个集中式的服务器来进行统一的计算、调度。所以当云计算服务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其中时,可以有效解决性能上的困境,也更有利于云计算服务的稳定性。

       另外,区块链特有的智能合约模式,可以帮助不同云计算平台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与相互协作,在此就不做更多阐述了。

       当然反过来说,云计算也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完善做出了贡献。从成本上来看,云计算有着低成本、高可靠性、易调整的特点,有助于一些中小企业快速、低成本地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云计算与区块链的技术结合,区块链可以借助云计算在众多领域发展的经验,在其驱动下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加速自身的发展。

       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一样,云计算与区块链都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更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以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和铺垫。区块链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提供了一种服务模式和解决方案,为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著名的“飞猪理论”:“如果站在风口,一头猪也能飞上天。”这是互联网创业者兼投资人雷军2014年底在微博上提出的概念,这一理论迅速引爆互联网,成为人们推崇备至的“名言”。可以说,这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使得很多人一直在追寻风口,试图成为一头赶上潮流甚至超越潮流的“猪”。当然,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是互联网技术日益进步的一大助力。确实,有很多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大胆的行动力,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贵。从商务到社交,从消费到金融,“互联网+”改变了一个个行业领域。那么到了2018年,互联网的“风口”又在哪里呢?答案自然是区块链。

       随着共享经济和云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人类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去中心化、分账式的数据管控模式,使得它成为一个可信任、高度透明的公众账本,并因其不可随意篡改、不能轻易抵赖,形成多边互信的机制,从而解决“互联网+”最大的风险——信任问题。

       这个“风口”现在有多火?一组数据来告诉大家答案:截至2018年4月,国内经营区块链的企业超过320家,累计融资高达89亿元,仅仅在2018年第一季度就完成了63亿元融资,融资次数达106次,远超过2017年水平。将国内“20强”投资机构的投资项目按行业分类,其中区块链平台类项目占了44%,大部分投资在私募甚至是更早阶段,区块链项目为投资人带来了超百倍的回报。2018年中国区块链最大的一笔融资来自中国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它获得了思佰益(SBI)和IDG资本高达6.5亿元美元的投资。连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教授宋晓冬,也对区块链的火热程度不无感慨:“几年前我曾在学校开设过区块链的课程,听者寥寥无几,影响不大,大家并没有显露出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2018年当我再次开设这门课程时,大家热情高涨,课上座无虚席,每4名申请这门课程的同学中,只有一个人能被选上。”可见如今区块链正经历热潮,备受资本及从业者的青睐。

       这得益于区块链技术广阔的应用场景。对普通人而言,区块链似乎仍仅仅与加密货币联系在一起,是加密货币的衍生概念。经历了2017年七部委联合叫停ICO融资,加密货币行情大受打击,区块链也随之遭受牵连,饱受争议。实际上,这是对区块链技术的误解。区块链并不是仅仅应用于加密货币,而是可以应用在支付场景、金融交易、物联网通信、信息安全甚至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因其能够解决不同个体组织间的信任危机问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因为“币圈”与区块链在概念上被许多人捆绑在一起,随着加密货币概念大热,部分不法分子趁机炒作、恶意募集ICO,才使得区块链与非法投机被联系在了一起。而国家实施的加密货币“降温”政策,有助于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让人们意识到区块链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意义。

       区块链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比如它可以协助溯源。众安保险的养鸡场应用区块链技术,在400只鸡的脚上安装识别器,对鸡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溯源。消费者可以通过此项技术,追溯这只鸡吃了哪些饲料、做了哪些运动、走了多少路、活了多少天。这些信息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因为区块链技术决定了其不能被篡改。浪潮集团也在应用区块链技术为茅台酒提供溯源服务,实现对茅台酒全生命周期的跟踪,追溯每一瓶酒的生产过程、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从而有效地帮助消费者鉴真。

       区块链有效实现了现实生活的数字化,可以作为一项生产资料。正在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就有这样一个设想——将全部的租赁产业搬到虚拟数字世界中。房东的房屋信息经房产局公证后纳入区块链平台中,租客中介的合同信息也分享到区块链平台上,通过房东、中介、租客的三方信息数据协同,打造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避免黑中介、虚假房源、二手房东和违规租赁的存在,为政府对房屋租赁市场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区块链可以升级生产关系。比如将商家的会员积分以数字形式保存在区块链上,从而实现线上线下交易的无缝隙链接,实现多场景的交易和兑换。三星也在考虑打造货运区块链技术,通过区块链监控全部产品的运输。这一系统将把三星全球范围内每年价值几百亿美元的产品全部囊括在内,预计每年将节省20%的运费。

       区块链甚至可以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由于具备不可篡改、透明和公开等特点,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公益募捐,人们可以在网上监控募捐资金的全部动态及去向,有助于募捐资金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有效监督,避免其中可能产生的贪腐行为及信用危机;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2017年贵阳市政府就已经在政府信息公开、互联网金融监管、小微企业认证、精准扶贫等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以提高办事效率,并实施有效监督。

       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虽然拥有众多应用场景,但区块链目前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远未成熟,这体现在被投资项目多处于发展初期。据链塔智库统计,2018年3月底,被投资的区块链项目中占比最多的是天使轮(64%)和A轮(25%),两者之和高达总量的90%,其他阶段的投资仅占10%。这也显示出了区块链投资领域的隐忧——高质量的、值得多轮次投资的项目不多。

       底层技术是限制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难题。将现实世界搬移至网上,看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并不简单,需要具备极强的数据计算能力,才能实现服务的稳定。提升每秒同时交易次数,是区块链技术目前的最大障碍。毕竟,最热门的比特币,每秒交易仅能达到7笔,距离现实交易数量还是太远了。当然,此项技术障碍已经在攻克中,据韩国三星公司透露,其区块链技术已达到TPS (每秒系统处理次数)2000次;而VISA更是称其TPS达到5000~8000次;迅雷正在研发超级区块链,交易速度可达百万级TPS。依据摩尔定律,大规模工业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然离我们不远了。

       同时,区块链技术也面临着跨链技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不同区块链之间是需要交互沟通协作的,特别是交易方众多、交易内容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多维度、跨链甚至是多链的无缝交互,是一个难题。好在2017年建立的多维度直接交互架构,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基本框架。区块链是信息透明化、去中心化的,在此条件下,如何保护隐私数据,也是人们很关注的一点。让人欣喜的是,这点可以在技术上得到解决——通过设置一个条件,将涉密数据和非涉密数据区分开来,将涉密数据放到特殊空间进行加密,然后运用加密合同实施有条件的访问,从而避免隐私的外泄。

       除了底层技术,顶层设计也是限制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即缺少必要的技术标准体系。区块链专家、威睿(VMwave)首席架构师张海宁表示,没有技术标准,区块链的应用和推广就会受到限制,缺少驱动力。数据安全标准、数据存储标准、客户身份识别,这些必要的限制标准在区块链发展中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在没有第三方权威公正的监管时,只能靠行业自律,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约束。这样,不仅标准的范围广度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区块链的交流整合,而且由于出台过程中缺少权威机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政府监管也是相关专家的共同呼声。虽然中国几部委曾两次联合发布政令加强对区块链货币化的监管,但在区块链的综合法律监管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仍较为落后。幸运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进区块链技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相信能够一解区块链标准体系落后的燃眉之急。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虽然为时尚早,但已在征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享受到区块链技术带给我们的革新与便利。

       基于区块链的众多应用领域及被世人看好的发展前景,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政府,都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这个“风口”中,以避免在区块链技术上有所落后而痛失发展空间。

       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区块链公司已达到456家,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规模效应已初步显现。对排名靠前的20家区块链公司进行分类可发现,其中13家专注区块链技术发展,致力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和平台的构建,占比高达65%,为区块链产业高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7家则专注应用层面,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几家互联网巨头,主要将其应用于商品溯源;也有不少金融服务业的企业,如中国平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主要将其应用于金融创新……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正不断实现丰富化和立体化。

       具体来看,各公司对区块链的应用都与本公司业务特点紧密结合——金融公司主要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入融合,如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将区块链应用于票据和清算这种传统金融领域,中国平安则主要应用于黑名单及供应链领域。

       从地域来看,我国的区块链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根据工商注册信息,约有42%的区块链企业在北京注册,数量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约22%在上海注册,也符合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征;约有16%的企业在广州及深圳地区,约9%在浙江地区,这与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相关性;另11%分布于全国其他多个二三线城市。可见,区块链企业目前较多地出现在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

       其中,上海具备先发优势,是最先引入区块链概念和应用的地区。而浙江省政府已经将区块链的发展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杭州市政府更明确提出要打造区块链第一城,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为区块链在杭州的落地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扶持。目前杭州已有60余家区块链企业,包括较早成立的区块链媒体巴比特、数据交易所公信宝、底层区块链技术供应商趣链等,创造了良好的区块链创业氛围,企业质量较高,发展蒸蒸日上。

       从行业来看,中国区块链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及企业服务行业。金融相关企业占比高达80%以上,重点包括加密货币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清算支付业务。企业服务则主要关注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如溯源系统、电子存证服务等。从行业跨度来看,覆盖的领域还比较狭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当然,也出现了数据交换服务等利用区块链发展的新兴模式,但仍在探索阶段。

       从融资角度来看,区块链企业融资进入高速发展期,投资人对区块链的兴趣较为浓厚。据统计,2017年区块链企业融资金额是2016年融资额的两倍,2018年仅第一季度融资额已接近2017年半年的融资额,且出现众多A轮单次融资超过1亿元的“独角兽”公司。融资的重点领域仍是金融业,2016年开始,区块链融资已超过移动支付、P2P等“明日黄花”,成为当之无愧的“当红炸子鸡”。不过正如前文所述,目前融资仍较大比例集中在种子轮和A轮。

       从技术上来看,目前我国区块链专利技术拥有量及专利增速均为世界第一。2015年开始,我国区块链专利技术增速达到200%,领先于全球,是我国目前增速最快的专利领域。不仅如此,全球前100名区块链技术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为49%,比美国高了16个百分点,阿里巴巴更是名列第一。但中国区块链技术企业主要集中于央企,其中典型代表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全球排名第三。

       虽然没有形成巨头企业,但不少区块链企业专注技术,发展势头较猛,典型如众链,是一条致力于解决大规模电子化存证的区块链存证联盟链。电子化存证,是对数据的主体信息、环境信息、过程信息进行搜集、厘清、存档和调用的过程。其中存在两个“痛点”:一是我国法院对电子数据的采信标准和认证手段没有明确规定;二是电子数据有后期改写的可能性,无法作为有效凭证,形成完整严实的证据链。众所周知,区块链的一大特点即不可篡改性,故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数字凭证先天不足的问题。针对司法鉴定,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众签、广州仲裁委员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普华永道等多家机构建立了中国区块链基础保障联盟,共同搭建了众链,致力于一站式解决数字凭证司法落地的问题,对仲裁、司法鉴定、审计机构等相关单位进行整合,实现了数字凭证到司法鉴定的直接转换,有效解决了数字凭证司法鉴定的“痛点”。

       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合同的存证来看看众链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当双方需要签订电子合同时,首先由北京众签(第三方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服务平台)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身份认证,然后由证书授权中心提供数字证书,接着客户可以基于自身需要,选择共有云、私有云等多种电子证书签订方式,北京众签再利用加密算法提取双方数字指纹,将其以哈希值的形式存储在众链上。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数字指纹都有唯一的哈希值,从而避免了混淆。众链将通过7个权威节点储存这些信息,并向双方出具查询接口,一旦出现有人篡改电子合同的情况,将无法通过原有的哈希值,也无法保存在众链系统里,从而从根源上确保无法对电子合同进行改写。众链对电子合同进行存证保管,设定访问查看的权限,并引入第三方监控,审计机构、仲裁机构、司法机关、鉴定中心则可以通过其进行取证。

       使用众链存证区块链至今,众签区块链电子合同已为近千家企业、1000多万人提供电子合同业务,日签署量峰值达到100多万份,签署总量突破1亿,为用户节省管理成本超过40亿元。

       区块链技术还在大数据、供应链金融系统等领域落地开花,本节就不一一介绍了。可以预见的是,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将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领域出现“独角兽”或巨头企业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因此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区块链,将其作为一项长远战略,不断深挖其潜力。

       不仅在企业领域,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区块链技术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佛山禅城区从2017年6月起就运用区块链技术为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我们知道,个人身份信息在网上泄露,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痛点”。互联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潜伏着一个隐藏的“杀手”,觊觎着人们口袋里的金钱,如层出不穷的诈骗行为、非法盗用身份开展违法行为等。这也让人从侧面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保守的中老年人不愿意使用网络,毕竟无论是上网购物、社交媒体还是咨询缴费,提供个人身份信息都成了一种必要。怎么避免我们的个人身份、银行账户、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泄露或被盗取,成为对企业及政府的一项重要考验。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大相径庭的手段。

       佛山禅城区使用的是IDHub区块链数字身份技术,其工作原理为设置身份自主权、数据安全、个人隐私、资产性四个维度。身份自主权是保证个人对数据修改、删除、恢复、授权的自主权利,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授予机构个人身份的权限。个人隐私维度是将隐私区分为较低和较高级别的不同层级,级别较低的身份信息可以留存在公共网络上,级别较高的隐私信息则只留存在用户个人设备上,实现了公开和隐私的双重身份体系,建立了链上加链下的管理模式。

       禅城区目前有约130万名用户使用此系统,利用IMI(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身份认证系统,将居民身份信息与各项社会公共服务相连,用户扫码登录即可取得权限,在线上完成费用缴纳、社保查询、交通信息查询、预约挂号等多项行政业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各部门可以通过公证书轻松提取居民储存的个人信息,快速完成核查认证,减少了沟通取证难的问题。居民在线办理无犯罪记录、社保记录、出生证明等,仅需一个小时,加速了“可信化数字”进程。

       从中可以看出,政府角度加大对区块链的扶持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2018年5月工信部出台《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可以看出政府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视。工信部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区块链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区块链标准体系。这标志着中国政府正从国家和政策层面督促区块链技术落地开花、创新升级。

       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还存在基础技术有难点、应用场景不多、发展较为初级等一些问题。在这个新兴领域中,我们还在路上。2018年6月30日,“2018年首届中国区块链应用场景峰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峰会由近百名区块链技术专家、行业精英、资深投资者参加,深入讨论区块链在公共服务、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信息技术的5.0时代,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技术升级背景下,将很快到来。

       区块链技术诞生于比特币,然而区块链却不是单单为比特币或者说加密货币服务的,它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们已经从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作用乃至应用案例等多个维度做了解释,以改变人们长久以来“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刻板印象。区块链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被众多国家和企业所重视,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布局以占据先机。那么区块链技术将结合什么样的场景,应怎样进行布局,未来趋势如何?我们就通过2016年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对中国“区块链+”应用发展趋势做一个展望吧。

       近年来,无论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各个有条件的国家,纷纷发布关于区块链发展的报告,对区块链技术研发及应用进行系统的剖析与解读。2016年,根据工信部的委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万向控股、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平安科技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先后收集了20多项国外文献资料,研究了200多个相关案例,完成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的编纂制定,完成了对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系统化研究。其中指出了6种典型区块链应用领域及场景,并明确规划了我国区块链发展的标准化路线图。

       白皮书指出,区块链将主要应用于6个场景: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公共服务、教育就业、文化娱乐。

       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及不可篡改性,与金融行业的天生本质及需求恰好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这使得区块链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是目前为止最为深入、相对成熟的。在支付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不同金融主体之间的对账问题,从而起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作用;对于跨境支付而言,区块链可以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实现点对点的交易记录,从而解决现有第三方支付介入的情况下,跨境支付链条多、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的现状,助力普惠金融的实现。在票据及结算清算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避免了中心服务器瘫痪导致整个交易市场无法使用的风险;通过区块链加密货币实现点对点的实时对接清算,从而降低成本,缩小结算清算的周期;其透明性也解决了目前存在的票据造假及“一票多卖”现象。

       在资产数字化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线下资产向线上资产的转移,所有交易行为均在线上发生、记录,从而避免了线上线下两个途径无法验证的问题;另外各类资产全部整合至区块链中,确保了资产数据的真实化和规范性,各方可以不再借助中介,直接发起交易,解决交易主体多、环节多、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化解了各方对资产数据准确性的信用危机。

       区块链还可以应用于证券领域,实现证券交易的智能化。证券交易基于一系列相互达成的规则和协议,区块链以代码形式对这些规则和协议进行保存,推动协议的自动履行,并通过逻辑确保其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设置,确保交易行为只有双方可见,避免向第三方泄露。

       在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客户身份识别方面,区块链可以快速高效地对客户身份进行甄别验证;同时,运用数字化的身份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客户金融交易进行跟踪,也可以解决不同金融主体之间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难以有效对接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上现在面临的主要“痛点”有两个:一是供应链主体较多,不同主体之间交互的行为和信息很难有效整合在一起,信息不透明、分散化,导致一旦发生风险,各环节难以把握事情的全局及存在的问题,对供应链系统的效率产生较大影响;二是主体多、信息分散,使得各环节的可追溯性差,在主体之间出现纠纷时,追责变得愈加困难。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协助将供应链整合成一条完整的信息流,不同主体可以全面地探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时间性也能够在主体之间发生纠纷时提供可靠的证据链。

       区块链对供应链管理的促进,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实体行业中,如前文中提到的养鸡场。养鸡场建立的可追溯记录确保消费者能对鸡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检验。我们还可以不断发散思维,任何需要追溯时间线的商品,都能够采取区块链技术,解决生产者相对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我们十分关注的药品生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药品的身份记录,药品生产的全周期就能够时刻处于监控之下,一方面节省监督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事故。

       公共服务领域的区块链应用,我们在介绍佛山禅城区居民服务时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除此之外,区块链还可以完美解决公共服务领域的信任危机问题。我们都知道,慈善事业的长期发展与人们的信任支持是分不开的,一旦人们对某个慈善项目有所怀疑,投了反对票,慈善事业就无法取得社会资金,实现预定的成效。人们迫切地希望知道,自己捐赠的金钱、物品流到了哪里,是否满足对方所需,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同时人们也好奇,慈善组织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否履行了诚信职责。而区块链可以将捐赠明细、机构成本、受益对象、资金流向等信息,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进行公示,提升了公益的透明度。更进一步升级的话,区块链还能有效地将被捐助人群的需求与捐助者进行高效对接,从而提升慈善事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区块链可以有效采集分散在各个环节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将孤立的生产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简化流程、评估预期、降低成本、安全运营。区块链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一大应用就是与物联网结合,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五节中进行详细的阐述。

       教育和就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利用,则主要体现在学生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企业在聘选人才时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难关,就是如何判定这个人是符合企业特质的、企业需要的人才。短短的几次面试,很难对个人的能力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实际上,企业招聘往往靠“猜”,设立几个指标,对方表现出类似的特征,便选拔录用。这样的后果是企业很有可能选错人才,把不适合的人放在岗位上,这也是对人力资源的一大浪费。学生信用体系就是一个解决办法,可以实现学生、教育机构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使企业获得学生就学阶段完整有效的信息,从各个维度判断对方是否合适。对此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可以建立产学结合的系统,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技能便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增强教学的实操性和针对性,避免封闭办学、闭门造车。

       知识产权方面,则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共享性和不可更改性。对每篇论文建立以哈希值为基础的数字凭证,确保用户信息和论文的一致性,将论文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中。每一次查询时,都智能触发校验机制,并留存可追溯记录,从而避免恶意侵犯知识产权。

       对于文化娱乐,区块链也能解决电影、音乐等具备知识产权的作品频频遭遇侵权的问题。与文字化的文献相比,可视化的娱乐产业知识产权,更存在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的难题。利用区块链的哈希值确保每个视频、音频的唯一性、真实性,后续一旦有任何交易、转移等行为,都能被区块链实时记录,为后续的司法验证提供基础。比如在音乐产业,创作者可以对作品的传播过程进行监控,从而获得版权报酬,甚至可以绕过发行商,直接在区块链上发布音乐,避免侵权现象。区块链也可以将文化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整合,拓展文化项目生命长度,缩短价值创造周期。

       以上就是白皮书中对区块链未来应用6个场景的设想,也是我国未来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方向。在加密货币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以外,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正处于探索甚至是快速发展阶段。腾讯发布的《腾讯区块链方案白皮书》就认为未来区块链将在金融、物联网、公共服务、供应链、公益慈善这5个方面迎来发展。据2018年麦肯锡官网消息,世界经济论坛大胆预测,到2027年,世界10%的GDP将存储于区块链上。

       物联网这个词你一定不陌生,它被称为“世界信息技术第三次浪潮”,其发展前景及空间被人们津津乐道。物联网,顾名思义是指实现物物连接的互联网技术,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交换及流通拓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的过程与系统。物联网的实现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售卖机。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同(Kevin Ashton)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

       具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实时收集各类需要监控、管理、连接、交互的物品过程性信息,从而实现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的网络化信息连接。目前其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智能标签来识别对象,这是基于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二维码等技术实现的;二是基于云计算和智能网络,加强对物品的智能控制,如根据车流量调整红绿灯时间间隔、根据温度调整室内大棚供水量,等等。

       物联网用途广泛,涉及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环境监控等各个领域。专家预计,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能够提供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然而,物联网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众多难题:一是中心控制需要巨大的成本,物联网将所有信息数据汇总到统一的中心枢纽,中心枢纽需布置大型服务器,承担巨大的成本压力;二是隐私保护的问题,近几年摄像头被网络直播的事件屡见不鲜,数据汇集到中心枢纽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隐私泄露的问题;三是网络暴力攻击,美国曾发生僵尸物联网入侵摄像头,感染超过200万个摄像头的事件,设备入网后很可能成为系统暴力攻击的对象;四是通信兼容层面上,全球并没有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及平台,而是存在多个竞争性的系统标准及平台,物联网之间的通信存在障碍;五是协同成本高,物联网参与者可能包括个体、企业、机构等多方主体,如何低成本实现多方协作,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而区块链的介入,为物联网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渠道。首先,区块链+物联网,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运用区块链技术后,无须再布置信息中心枢纽,节约了巨大的设备成本,也避免了后续昂贵的运营维护费用。其次,加强隐私保护。区块链所有传输的数据都经过系统加密处理,可以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更加安全。第三,能提供身份鉴别的权限。区块链的验证和鉴别机制,可以避免非法入侵等网络暴力行为,为设备的安全提供保障。第四,可证明性及可追溯性。数据被纳入区块链后无法更改,同时可以对数据实施有效追溯。第五,可以实现跨主体的协作。区块链可以低成本地建立互信机制,打破不同主体间信息的屏障,促进多方之间信息无障碍地流动。

       另外从商业角度来看,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极大拓展了双方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区块链带来的信用保证,使人们可从物联网采集到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数据,并对数据综合利用,推动各行业算法及商业模式的发展。其次,实现进一步的经济共享,让终端设备不再是简单的设备,而是能够提供数据、参与互动的主体。在区块链参与下,可以打通不同设备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屏障,促进闲置资源的共用,从而获得共享经济利益。

       举例来讲,区块链可以建立智能化合约,租赁双方通过智能化合约实现交易,出租者可以获得租金,租赁者可以获得设备的使用权限。

       2018年10月26日,由平安城科与乐山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合作研发的“乐山市房屋租赁平台”在四川省内率先上线运行。该平台借助人脸识别、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打通了城市房屋楼盘数据,通过房源核验码机制、电子合约、中介信用管理等技术手段,可以高效实现房源验真并支持抽查复审,三重保障确保房源真实性。 [6]

       各物联网巨头纷纷开始布局区块链产业。2016年8月微软区块链服务正式面世,向Azure云平台用户开放;2016年10月,IBM推出了Bluemix云平台的区块链服务;同年,GE(通用电气)和爱立信合作,在GE Predix云平台上提供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指纹认证服务;2017年4月,思科(Cisco)开始研究用区块链对设备标识进行登记处理……根据物联网软件平台数据显示,IBM、GE、微软等占据物联网主导地位的企业,均加强了对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除了物联网企业,初创公司及传统企业也加强了区块链+物联网的布局。初创公司主要涉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新型交易模式、新型交易市场等区块链领域,扩展了物联网硬件产业形态,如区块链平台Solar Change出台了太阳币(SolarCoin) [7] ,太阳币代表太阳能发电量,通过太阳币交易实现能源的线上交易。传统企业则主要加强与初创公司的协作,通过买下初创公司技术、成立子公司等方式,使其为自身提供能源系统和交易平台,例如建立可再生能源的区块链交易试点。初创公司与传统企业的协作,不断推动区块链与物联网的双向驱动。

       从整个行业领域看,区块链和物联网结合,可以打造多种垂直行业的生态格局。拿电力行业来举例:首先,运用加密货币装备支付终端,加密货币代表电力供应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源的交易市场,通过加密货币的自由流动和交易,实现能源在不同个体组织间的高效转换;接着,智能家居点对点交易,实现资源从货币形式到家具用电的自动化供应;最终,技术支撑加上行业支持,实现智慧城市。

       另外,区块链+物联网的国际标准,也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2017年3月,中国联通就联合众多公司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物联网区块链项目标准。这是全球首次提出标准化的双网联合机制,为去中心化的物联网平台框架奠定了体系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区块链可以被称为物联网的主干基础。据估计,到2020年,每个人身上的联网装置平均将在6.58个以上,这使得区块链的介入成为必然,实体世界将进一步与数字世界同步。再举一个例子,电动汽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人们发现充电成了老大难问题。不同公司充电桩接口不同,交易方式不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充电桩,却可能存在无法接入或难以支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德国莱茵集团(RWE)与德国区块链初创公司Slock.it合作,创造性地将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他们在每个充电桩上安装了Linux系统,把不同公司或个人的充电桩通过区块链连起来,当有人需要为电动车充电时,可以使用适配各家充电桩接口的设备。在区块链平台上充值缴费后,费用会被划转到相应的电力公司账户中,从而实现了物联网平台的有效搭建。 [8]

       未来,基于区块链及物联网技术的共享制度会越来越多,区块链+物联网无疑将是下一个“风口”。

       区块链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的互联网热潮,前文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那么迄今为止,哪种区块链技术更具人气呢?

       答案可能让人意想不到。DappRadar是一款显示区块链交易情况的网站,它会实时更新区块链应用的线上交易数量、总额及活跃人数,其排名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各区块链应用的人气。在DappRadar2017年的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IDEX。IDEX是以以太坊加密货币为基础的加密货币交易中心。它使用以太坊去中心化交易,建立了一个智能交易平台,支持实时交易及一次多笔交易。作为一个智能合约系统,IDEX可以存储所有线上资产并记录交易情况、执行交易结算。目前IDEX加密货币交易中心货币种类不断增多,交易量已超过一些著名的交易中心。

       第二名是ForkDelta去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所。ForkDelta日前发展迅猛,大有赶超第一名的趋势。这要归功于DAGT (Digital Assets Guarantee Token,基于以太坊公有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质押授信平台)的成功登陆。DAGT是全球首家区块链数字资产质押授信平台,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利润共享的理念、独特的运营模式,使它成为受到投资者追捧的冉冉新星。与其他区块链加密货币不同的是,DAGT追求的是区块链技术开发。它以解决用户在区块链中遇到的金融服务问题为导向,致力于用区块链重新定义数字资产贷款领域,获得了多家业务机构和专业人士的认可。DAGT在追捧下价值不断提升,仅在交易所上线首日就暴涨了60%,交易量也随之持续上升。它的独领风骚,为ForkDelta用户活跃量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CryptoKitties紧随其后,排名第三。让人大跌眼镜的是,CryptoKitties不是加密货币,也不是交易中心,而是一款所谓的“云吸猫”游戏——人们可以在游戏中养殖、繁育及交易电子宠物猫。这款游戏基于以太坊平台运行,以太币是唯一交易货币。特点在于每一只电子猫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通过外观、特性、特征等来区分。两只电子猫交配生育的小猫的基因,均由电子猫各自的256个元基因组遗传而来,理论上有40亿种可能性。CryptoKitties上的电子猫价格,均由卖家自己决定,但CryptoKitties团队称,他们将每15分钟制造一个新品种的电子猫,其价格是最后5只电子猫平均价格的150%。

       为什么CryptoKitties团队会想出这样一个创意呢?让我们来看看它带来的影响。CryptoKitties一经上市,便成为推动以太币交易的幕后推手,仅仅在2017年11月200名玩家的封闭测试阶段,CryptoKitties就上榜成为以太坊网络上排名第三的智能合约,其产生的交易链占以太币交易量的2%。据统计,CryptoKitties上线以前,以太坊排队交易量几乎从未超过5000笔,自CryptoKitties于2017年12月3日上线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待交易量急速上升,12月4日升至1万笔,到12月5日便突破了2万大关。截至2018年8月,CryptoKitties游戏平台已成交了200多万只电子猫,交易额高达330万美元。可以说,以太坊近期的异军突起,这款“云吸猫”游戏功不可没。

       然而,CryptoKitties的出台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以太币的交易和推动以太坊的壮大,而是为了在结合爱“吸猫”人士喜好的基础上,向普通人推广区块链技术。前文我们曾经提到,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提到区块链,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加密货币,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概念上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带来一个弊端,就是大众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不足,对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CryptoKitties以游戏的形式让普通人能够在无形中接触到区块链技术,这源于它虽然没有设置加密货币,但电子猫是由区块链技术来决定所有权的。这款游戏的火爆,使它吸引了更多的目光。2018年初,CryptoKitties被拆分为独立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一家位于硅谷的风投公司)和合广风投(Union Square Ventures)领头对其进行了约1200万美元的融资,它可以被称为区块链游戏当之无愧的No.1。

       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是EtherCraft及EtherBots。它们同样是区块链游戏。是的,你没有看错,目前最火爆的5个区块链项目中,区块链游戏占比高达60%,看来纯粹投资带来的乐趣,还是无法企及“娱乐+投资”带来的乐趣,也许成人就是在玩着看起来更高端游戏的“孩子”罢了。EtherCraft同样在以太坊上运行,是一款典型的RPG(角色扮演游戏),其目前的乐趣主要在于购买、收集区块链游戏上的武器、装备和道具。虽说是购买,但玩家无须支付任何费用,而是以游戏内货币XGP交易,收集主要是通过打开战利品箱子获取。另外,游戏中还有第三个获得手段,即通过特定配方制作物品——玩家可以用分解物品、获得原料、再合并物品等形式,得到属于自己的新装备。同时为了奖励早期玩家,EtherCraft开发团队设置了一个规则:如果新玩家购买相同的道具,前期购买的玩家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EtherCraft是一款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的视频类游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视频因素。开发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发使用这些装备、道具来进行探险的活动,同时他们制作并展示了探索和战斗的画面,并预告将以iOS和Android两种形式发布,以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目前在DappRadar上,EtherCraft成交量为180万笔左右,如果开发团队能够尽快上线新的功能,谁能说一场新的EtherCraft热潮不会席卷而来呢?

       EtherBots则是由澳大利亚弗格森(Ferguson)兄弟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区块链小游戏。它以组装机器人战斗为主题,玩家购买机器人配件,对配件加以整合组装,就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机器人了。玩家可以升级机器人,也可以选择参加比赛进行战斗,有点类似现在大热的《铁甲机器人》节目的网上游戏版本。同时玩家还可以对机器人进行交易,交易及购买方式仍然是以太币。这款游戏因其新颖性也是万众瞩目,仅仅在预售阶段就成交了3900多个机器人,合计约500万元人民币;如今在DappRadar上的交易量更是达到1135万元人民币。

       这就是当前国际上最受欢迎的5个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游戏的行情日益火爆。那么就国内而言,最热门的区块链项目又是什么呢?

       排名第一的是量子链,是实现比特币和以太坊两大生态“币圈”兼容的智能合约平台,旨在通过与合作伙伴和第三方,共同形成一个智能合约枢纽系统,为供应链、物联网等行业提供智能合约服务。排名第二的是HSP(Hash Planet Chain,哈希网络自由价值流通系统),即超级现金Hcash的代币发行。根据Hcash白皮书的介绍,“Hcash是分布式去中心化账本系统,运用零知识证明、双向加密、即时通信等技术,整合各独立区块链”。项目代币发行8400万人民币,代币流通量为4200万。排名第三的是共享链加密货币(ShareChain),第四名是公信宝加密货币交易中心,第五名是NEO智能经济区块链。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较为热门的区块链技术主要还是加密货币和交易中心,区块链技术的整体发展与部分优势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什么是“空气币”?这源于2017年各类加密货币价格大涨。在利益的驱使下,国内投机者出台了这样一些加密货币——货币背后没有任何实体项目,也没有任何资源作为支撑,且不会在GitHub上发布项目代码开发的进度,甚至部分加密货币的背后没有任何公司支撑,发行者全靠欺骗设立一个虚无缥缈却“高大上”的前景,来吸引投资者投资此类货币。在积累一定的投资客户后,便溜之大吉或人为操纵价格,从而谋取不当利益。这就是所谓的“空气币”。

       “空气币”实际上就是借区块链概念来实施的经济诈骗。它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主要运用发行者的名声、资源或者背景来进行宣传,而不传播其实际技术情况,没有任何的技术路线图;十分重视营销,过分看重币值的涨幅,对一夜暴富大书特书;流通主要靠拉人头、发展下级的形式,或者以充值会员、购买挖矿权益的形式,不会提供实际“挖矿”的渠道和途径;加密货币不能在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只能在特定平台,同时不能自由提取;宣传只涨不跌,其涨幅与技术进步、项目开发没有任何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断定它是“空气币”。

       举个例子来说明:

       某个购物平台出台了一种购物币,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网上物品,或者发展其他消费者投资购物币获得;同时此购物平台宣称公司网上销售情况良好,利润不断增加,公司即将上市,购物币届时就可以变现,并使投资者获得巨额利润。其实这就是传销组织利用区块链的“外衣”,在开展传销欺诈活动。

       随着区块链货币化的发展热潮,想搭上这班车的人越来越多,使用歪门邪道手段的也不少。被人们称为“中国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曾直言币安等虚拟货币交易所是“骗子”。他指出,只要有流量和技术,谁都能开虚拟货币交易所,好像开博客一样,找个域名就可以了。区块链技术的共识价值,在很多地方变成了炒作。当然,币安也很快进行了回击,其创始人何一在微博上直言:“骗子看谁都像骗子。”

       这样一场“币圈”里的相互攻讦,看起来像是一场无头无尾的闹剧,但它也的确揭露了“空气币”的存在,将此种行为暴露在蓝天下。不仅仅是“空气币”在“割韭菜”,个别加密货币交易中心也开始“变质”。大量加密货币上市,使得交易中心越发强势起来,向发行商加收“上币费”的情况屡屡得见。见此情景,不少投资机构不再投资加密货币,反而转型成为加密货币交易中心。

       2018年1月,博彩游戏平台“英雄链”发行了号称全球首个支持博彩游戏的加密货币,发行后即刻跌破发行价,由0.6元跌至0.05元。2018年2月,“艺术链”因虚假宣传,发行人不得不进行代币回购,以1:1的比例开展退币,网站下线关闭。2018年3月,“太空币”涉嫌投资欺诈,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曾经仅用1天就私募到了10亿元……一个个“空气币”倒塌的背后,是一批批被割得体无完肤的“韭菜”。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空气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区块链货币化的了解并不全面,很多普通投资者根本不理解区块链技术及发展,只能通过加密货币的宣传包装甚至是站台人来判断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国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加密货币的涨幅不仅可以依靠技术、前景,资本鼓动也能够实现货币价值大增。特别是对发行量较小、总额度较低的加密货币,资本所需操作资金更少,操作的空间也就更大,这也引发了资本制造“空气币”的可能。

       另外有一些人,明明知道投资的是“空气币”,却怀有极大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最后一波“韭菜”,反而积极投资,成了发行者的“帮凶”,只求在涨到高点时能够卖给其他“接盘者”。

       2017年2月,新加坡共享单车品牌oBike成立,仅仅半年后就获得了4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然而共享单车融资风向在2017年底骤转,很快资金就被共享单车项目烧完了,又没有新的投资进入,于是项目创始人石一将目光转向了当时大热的加密货币。2018年1月,由Odyssey项目发行的OCN加密货币在6家交易所陆续上市,Odyssey对外号称是由oBike共享单车团队创立的区块链项目,将发行40亿枚代币,自发售之日起6天内就被超额认购,累计募集金额达到4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资金并没有流转到oBike开展业务运营。OCN的成功发行让石一尝到了甜头,他自己也称,“2017年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发现了ICO (首次币发行)这台印钞机,一个项目赚几亿,还不用纳税”。在OCN之后,石一又先后“发行”了CNN、DATx、SAY,3个月内连续以相同的方法发行3种加密货币,涉及资金高达7.28亿元人民币。针对外界的“割韭菜”“跑路”言论,石一表示自己并非货币直接发行方,而是股权投资者或战略投资方,没有直接参与到货币发行之中。然而经过部分人的梳理发现,石一与此4种加密货币的发行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加密货币是怎样躲避投资者的“火眼金睛”的呢?主要操作流程包括如下几步:

       首先要打造一份具备吸引力的白皮书,有传统股权投资机构或新兴区块链投资机构的背书,当然如果能两者兼具是最好的。投资者在选择时往往会有趋同性和盲目崇拜,他们更认可有大机构背书的加密货币,却忽视了这些机构背书的根本原因,或者忽视这些背书是否是真实的。拿DATx来举例,白皮书中的投资机构显示有晨兴资本、创世资本等传统股权投资公司,然而这两家公司实际上并没有投资DATx加密货币,而是投资了石一的另一个股权项目DotC,也就是说DATx加密货币白皮书存在错误的信息,刻意打造众多投资机构青睐的表象,诱导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晨兴资本、创世资本等投资公司为其作了背书。同时项目其他环节也要看起来“高大上”,比如项目顾问选择外国人,看起来要十分专业;项目官方网站要用全英文,再标明无第三方销售,投资者须通过官方加密货币交易中心购买,以显示其正规性及规范性。

       其次,发行私募,确保上市。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心上市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满足交易中心的上币费用。据统计,想要上市至少要准备3000万元以上的资金,而这意味着加密货币的上市极其依赖私募筹集情况,私募完成越快,筹集资金越多,越有利于加密货币在交易中心的发行。这也很好理解,对于“空气币”来说,发行加密货币就是“割韭菜”,“韭菜”越割越少,因此越快上市越好。另外要发动媒体进行造势,10万元一篇“软文”已然成为“币圈”公开的秘密。

       最后,就是开始“割韭菜”行动。庄家下场进行币值控制,先将币值拉高,再缓慢砸盘,逐步收割韭菜;然后在币值到达一个低点后,发动媒体造势宣称币值被低估;接着迅速拉高币值,让投资者看到币值的急速提升,继而新一波韭菜再次涌入市场。这时庄家就可以再进行一场大收割了。

       “空气币”严重扰乱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交易秩序,操纵者将加密货币看作一种新型的传销手段,对区块链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采取政策介入、第三方监管、行业自律等种种手段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