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范蠡经商(范蠡怎么做生意)

频道:科普知识 日期: 浏览:1231

洛水边经商的范蠡

作者:李桂田

01

不速之客

公元前465年春天,一个晴朗的下午,蓝天白云、和风轻柔,一行穿着、仪态与当地人大相迥异的5个人登上了莘川码头。这天正是莘川二、五、八集中的逢八集日,顺河街、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各种摆放货物的架子占满了街道两边,只给赶集人留下了中间不足一米的通道,从远处看过去,满街都是人头在攒动。这一行5人沿着顺河街赶集的人流慢慢前移,挤挤挨挨,走得很慢。

这5个人当中,老者,七十多岁的样子,方正儒雅,眉宇间藏着非凡智慧;搀扶老者的女人,四十五六岁样子,天生丽质,雍容华贵;跟在他们后边的一个男人,不足三十岁样子,年轻帅气,潇洒倜傥,那是老者的儿子;还有两个仆人随在他们身后,背着书箱和行礼。

他们是谁?他们来莘川干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衣着打扮与当地人太不一样,他们优雅的仪态、坚毅的神情也与当地人相去甚远,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好多目光追随着他们,直至他们消失在南街深处。

02

祭拜禹迹

来者叫范蠡,大名鼎鼎的越国大夫,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和道学家,越国相国、上将军。

不过此时,他并不叫范蠡,他告诉莘川人的名字是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本是牛皮做的袋子,用于盛酒,但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却被用这样的袋子装着扔进了长江,那个人叫伍子胥,范蠡的楚国老乡,吴国大夫、军事家、吴王夫差的重要谋臣,对吴国忠心耿耿,为吴国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直言、忠谏,不受吴王待见,加上他人陷害,被吴王夫差扔进长江溺亡。害死子胥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现在叫着“鸱夷子皮”的范蠡,他做的局,吴国的另一位大臣伯嚭具体进行实施。

这也许是范蠡做得最让自己不齿与心痛的事情,但他是为了国家,为了他忠心耿耿侍奉着的越国。他对不起这个叫伍子胥的人,他是他一生最敬重的老乡之一,他拥有的气节与智慧都是他在努力追求的,但是他没有办法,不除了伍子胥,越国灭吴的时间可能更长,甚至灭不了吴国也未可知。他现在唯一能够向伍子胥表达忏悔的方法便是叫着装他入长江的那个袋子的名子,每一次人们喊他的名字和他每一次应答都是对老乡的一次深刻忏悔。

他这次是从陶地来到莘川的,他来莘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祭拜大禹当年治水的遗迹,二是寻找为大禹提供治水方略和定九州的洛书出处。

现在,他已在莘川住下来了,那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院落,东家姓刘,是个商人,也是个读过很多书的人,他与他非常投缘,曾有过彻夜长谈。

今天是他住下来的第3天,家已收拾停当,他急不可耐地要去拜祭禹迹。

他请刘先生为他带路。

禹迹在莘川村东山河口雒水北岸的悬崖之上,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用劈开大山的“开山斧”刻出的一个“雒”字,大禹也许是想告诉人们,治水不易,当珍记之。

那天早上,寒风料峭,他们雇了一个木筏,两名筏工驾着顺雒水而下,山河口是雒水自西而东遇山向北拐弯的地方。奔腾的雒水本是直直地从西向东而来,突遇虎头山,不得不向北折转,又遇岸边丛生乱石,水浪极大,稍有不慎,就会筏翻人亡。好在,镇上的筏工都是放筏高手,上百年干着雒水上游土特产运往雒邑的营生,不但筏技好,水性也好,不会出现危险。

两位筏工稳操木筏,范蠡、西施、刘先生、范蠡的小儿子或站或蹲在筏上,雒水裹着风的寒气袭向筏上的每一个人,他们裹紧衣裳,紧盯着雒水之上涌起的波浪,一会儿扑向岸边悬崖,一会儿折向雒水中央,木筏在筏工手里灵活地躲过每一个靠近筏边的浪涛,半个时辰便到了大禹导雒处。

那是一个高高的崖壁,半崖之上,有一个古“雒”字时隐时现,崖下一个二十平米大小的石板静静地躺着,高出雒水水面两米有余。一行人登上石板,紧临山崖处有一个庙宇,不大,上书“禹王庙”,庙前有一天然石臼,盛着细沙,香灰很厚,还有一些香烛、纸表、水果放在崖龛之下,石臼前有两个石窝,像是膝盖长期跪拜出来的。

刘先生告诉范蠡,这是船工和筏工们往雒邑放船筏经过这里祭拜大禹的场所,山河口风大、石险、浪急,祈求禹王保佑他们平安通过。

在崖下,范蠡仰面仔细端详了那个雒字,那是一个似篆非篆的古雒字,他知道那是从甲骨文中走出来的字,他想去抚摸它,但够不着,他只能带着家人在崖下点起带来的香烛、纸表,放上丰盛的祭肉、干果,做了一番祭拜,完成了对这位圣贤的深情表白。他知道,是这位伟大的圣贤用他的青春和智慧,以疏的办法解除了华夏大地的滔滔洪水,他崇敬他,所以才千里寻来。

03

寻找洛书

寻找洛书是范蠡来莘川的第二个目的。

洛书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启迪中华民族智慧的一部神书(洛书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为研究方便而起的名,范蠡去看时并没有洛书的说法,雒水改成洛水也不过是三国以后的事,这里以“洛书”命名,也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它以黑白为点把1至9的9个数字以矩形方阵神奇排列,让其横、竖、斜连线之和均为15,内藏神秘之理。

范蠡在楚国读书时就听说过雒河里游出一只龟,背上的图案帮助大禹解决了治水和划定九州的事,从小就产生了寻找它的想法,直到现在他才腾出时间。

当年,大禹治水陷入迷茫。他父亲鲧以堵之法治水失败被舜除死后,舜把治水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他虽然明白治水不能靠堵要靠疏,可几年过去了,效果并不明显。不明显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球历史上曾有过200万年的连续降雨,遍野的洪水便是这200万年降雨所形成的,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夏大地;二是人在低处,看不到大地的高低横斜,不知从何下手。大禹想飞到天上去,俯瞰大地,寻找洪水堵点,但他上不了天。

在此危难之时,一只神龟从他治水的雒水山河口浮出水面,龟背上的图案让大禹大吃一惊,那黑白点数似带魅性,印到他脑海里再也丢舍不掉,他反复思考那些黑白点数,终于在某一天豁然大悟,那图案竟然是天地空间变化的脉络图,是宇宙时空合一、万物生成演化的运行图,这个图终于让他找到了遍野洪水的解决方案。他在河之三门峡、雒之山河口,以开山斧辟开大山,让涛涛洪水顺河、顺雒直入大海,然后治江、治淮,洪水退去,天下通畅,万物葳蕤,沃野万里,人们躬耕、渔猎,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辟开山河口时,大禹挥动大斧,在山河口的悬崖峭壁上刻下一个“雒”字,让人们千古铭记这一时刻,也让后来一个越国大夫牵肠挂肚。

之后,大禹又根据自己对龟背图的解读,登上各处大山,随山砍木做标记,以山水为界划定九州,从此,华夏有了九州,或曰:冀州、衮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自此之后,九州大地五千年盛世不衰。

在向导的带领下,范蠡找到了神龟出雒的地方,它距莘川村并不远,村东二三里的地方。神龟早已不见,只有一块似龟一样的大石横卧于雒水之中。向导告诉他,这块大石就是当年的神龟演化成的,当地人称“龟背石”,雒水再大,即使夏季涨再大的洪水也淹不了“龟背石”。

范蠡向河边的筏主租了一叶木筏,借木筏登上“龟背石”,石上并无图案。他知道,石头不过是一个象征,真正的神龟早已隐去,但它给人类的启迪却是长久的。

神龟上的图案,助大禹退却洪水、 定九州,因出于雒水,后人称之为“洛书”(雒自三国魏时改称洛)。

04

龙岗回首

完成了这两件大事的范蠡心里完全地放松了下来。

这天早晨,晨曦微露,范蠡信步登上莘川之南的龙岗山,那是莘川的最高峰,向南可以回望他的故乡楚国,也可以回望他曾经挥洒过青春与热血的吴越大地。

此时此刻,他正面向南方,回望着,当年的场景一幕幕揭开......

公元前536年,他出生于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他天资聪明,却并不爱学习,他觉得老师教的那些知识太过浮浅,不足以为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淘气,他佯狂,他不入乡俗,让村人十分反感,都不愿与他交往。

20岁那年,宛城来了一位县令叫文种,这个人爱才如命,听说有一个叫范蠡的小伙子聪明、智慧,便派人去请。第一次去了一个随从,自己还没有起床,又懒得起床,所以没有见;第二次,县令亲自上门,才跟着县令去了县衙,这一去不打紧,从此与文种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时常相聚,有时彻夜长谈,谈国家,谈人生,谈理想,也为文种出了不少好点子,让文种把宛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25岁那年,他深深感受到了楚国的腐败无能,看着楚国被吴国打得狼狈不堪、却无还手之力的样子,厌恶极了,他不想再在楚国呆下去了,决定离开。他看明白了越国的前途,决定前往越国。

他去见文种,想邀他一同入越,本以为没有什么希望,算个告别吧,没有想到,文种竟欣然同意,丢了官印,随他扬长而去。

他与文种结伴前往越国,开始并不被越王所重视,近二十年间很少采纳他们的建议,直到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因不听他的劝谏,举兵伐吴,致夫椒之败,弄得他不得不随越王勾践入吴为奴。那年他43岁。

入吴为奴,可怜的越王勾践为吴王的宫室“驾车养马”,夫人则“提壶供水”、“除粪洒扫”,夜晚住在一个石室之中,被人看管,须臾不得离开,也就在这个时候,身处奴隶地位的越王勾践才慢慢看清了范蠡的才华,开始听从他的建议。

得到越王充分信任之后,他开始为越谋划。

他告诉越王勾践,文种的伐吴七术非常实用,可命文种实施其中的“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之术,勾践答应了。

于是文种开始在越国各地寻找美女,当他在本国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江边发现了一个女子时,文种被彻底地震到了,该女子天生丽质,有倾国倾城之貌。一打听才知道,该女子名叫施夷光,经常跟随母亲浣纱江边,村人又称“浣纱女”;苎萝村有东西二村,施夷光因住西村又被村人称西施。

文种把他的计划全盘告诉西施,为了国家,西施同意了。

文种把觅到的西施、郑旦二人安住在土城山上,建起美女宫,教她们穿着打扮,行走步态,歌舞礼仪,侍奉要领,三年学成后交给他,让他献于吴王。他第一眼看到西施,同样被她的美震到了,那美不仅仅表现在容貌上,有许多深入骨髓的高贵、忧伤、淡雅之美,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大美,无以言说的俊美。为了国家,他要把她献于吴王,那是他和他国家的仇人,但他却要把他最心爱的人献给仇人,那是怎样的一种揪心的疼痛,但是,他不得不那样做。在献出西施的同时,也献出了他的千日牵挂。

果不其然,得到西施、郑旦的吴王夫差,欣喜若狂,命人筑姑苏台、建女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尤对西施恩爱有加。从此,吴王沉溺酒色,荒于国政。

有一天,他听说吴王夫差有病,劝勾践主动前去探视,并让勾践“取夫差之粪跪而尝之”,并祈祷夫差病体早日康复。勾践照此做了,吴王夫差大为感动,于此同时,受了他许多贿赂的吴国大夫伯嚭乘机盛赞勾践的忠诚,加上范蠡献二位美女的功劳,夫差决定放勾践回还越国,那年是公元前490年,46岁的他与越王勾践离吴返越,结束了长达三年的奴隶生活。

在吴期间的一言一行,让越王勾践看到了自己的忠诚与智慧,回国后,越王想让他管理国家政务,他说:“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让越王把国家政务委托给了文种。

从公元前484年开始,他劝越王“卧薪尝胆”,以壮其志,并利用吴王争夺天下霸主,尽锐而出的有利时机,计除有正确主张的伍子胥,多次击败吴国军队。抓到吴王后,越王念吴王的不杀之恩,想放还吴王,他坚决反对并及时采取行动,逼吴王自杀,又诛杀了不忠于国家的伯嚭,彻底剿灭吴国,报了越王阖闾临走遗言,雪了越王勾践三年为奴之耻。在此基础上,越军兵渡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至公元前468年,越王终于坐上了天下霸主的宝座。

他助越王实现了霸业,但他知道他该离开了。那一年,他68岁。

他是道家中人,他明白激流勇退的道理,他的老师计然教过他。老师师从老子,深得道家内涵,明白物极必反之理,他是老师的好学生,他深知此道,早已铭记在心。他向勾践辞别:“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臣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时的死罪。”勾践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诛杀你。”他说:“君主可以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趣。”辞别无果,不欢而散。

他知道,想获得越王同意已经不可能了,要找机会逃离。

庆贺灭吴胜利的那天夜里,越王通知大臣们到宫廷举行庆功宴,他表面答应,私下里却在护城河暗处设下小船接应,在大臣们觥筹交错的欢笑声中,他带着家人和西施直奔太湖而去。

太湖北边有个五里湖,风景优美,当年他攻打吴国时曾派人打通了太湖与五里湖的通道,让两湖连为一体。他熟悉那里的一切。

走时,他给他亲爱的战友文种留了一封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长颈鸟嘴,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享乐,我已离去,你也快快离开吧。”但看过信后的文种并没有选择离开,他没有他的胆魄,他只声称有病,不再上朝,这正好给了谋取文种权位的人中伤文种的把柄,说文种要作乱,于是,越王赏赐给文种一把剑,并对他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留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先王面前尝试一下吧!”可怜的文种,在为越王实现了霸业之后,被迫自杀身亡。

这是后事,他也是后来才知道。

他们在五里湖隐姓埋名住下来,游山玩水,闲暇之时,教当地百姓以农桑之法。三个月后,他们离开五里湖前往齐地,他不能在一个地方做太长时间的逗留,越王正在抓他,这里离越国也太近。

五里湖因范蠡派人打通了与太湖的通道,逃难时又曾在此小驻,后人改五里湖为“蠡湖”,这也是后话。

在齐地,他晒盐、捕鱼、经商,短时间,聚财巨万。他薄利多销、施惠于民的营销之术,更加时不时救济贫苦之人的善举,深得百姓称赞,名扬齐地。齐王听说有一贤人到了齐地,多次前去拜相,却被他一次次拒绝,后以三年为约,他才勉强答应,被聘齐相。三年中,在他精心治理下,齐国政通人和,民乐其所。三年期到,他喟然长叹:“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坚决按照与齐王的约定,力辞挽留,拜还相印,散尽家财,离开齐地。

离开齐地时,他已71岁,但身体健硕,行步如飞。他们一路向北,到了陶地。他看中了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居“天下之中”的优势,加之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气候适宜,且为各国边缘,交易自由度高,是经商的最佳之地。他自称朱公,再次举起经商旗帜,5年后又聚家财万贯,民间称他“陶朱公”。在他春风得意之时,家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留在楚国的二儿子犯了刑罚,被关进监狱。他让小儿子去救,因为小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挥金如土,舍得用钱,大儿子却坚决反对,认为自己为长兄,那是自己的责任,并以死相逼,加上夫人为其说情,勉强派了大儿子前去,结果因大儿子不舍得用钱,没能救得二儿子,拉了死尸回来。他一声长叹:知子莫若父啊!

失去了二儿子,他也失去了经商的念头。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老了,想休息了。他把陶地的生意交给大儿子打理,带着西施和小儿子到虢地莘川拜寻禹迹及雒书,那是他自小的愿望,现在 望实现了,那年是公元前460年,他76岁,他的夫人于前年离开了人世。

这才有了前文中顺河街上的一幕。

05

虎头制陶

从龙岗山回到现实中的范蠡,平复了自己的心态,他还没有离开莘川的想法,冥冥之中,他似乎觉得还有什么没有完成,感觉自己身体还行,决定干点什么。

他想学制陶,那似乎就是他冥冥中想做的事。

卢邑是陶的发源地,卢邑的“卢”便是从“盧”字演化而来的。此字,上为虎头,是古卢部落的图腾,下为酒器,也为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

上古时期,古卢氏部落的人们用柳条缠绕出罐的形状,在水中长期浸泡,乘含水较多时放水煮食,但却因水份蒸发过快致柳条被烧或致水漏。聪明的卢人,又试着在柳条外涂上泥巴,经火的泥罐却变成了另外的样子,越来越结实了,后来,又在内外加了泥,再经高温,便有了陶器。

这个工艺传出后,彻底改变了华夏族的饮食方式,中华文明前进了一大步,为此,古卢氏部落发展成了卢氏国,曾参与了周王灭商的行动,范蠡时期,卢邑归虢国所辖。

陶是卢邑人民最伟大的发明,卢氏陶器是天下人最想得到的东西。范蠡想,我要是学会了制陶,可以把制成的陶器以我商人的智慧销往九州各处,也不冤我“陶朱公”的美名。

莘川村东边有一座虎头山,山上有很多制陶的泥土,山上开凿了许多窑洞,住在窑洞里的人均以制陶为业,只要拜个好师傅就行了。

范蠡登上虎头山,在虎头山上租了一孔窑洞,有人为他介绍了一个有几十年制陶经验的师傅,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开始了他的制陶生涯。

制陶看上去并不复杂,但精细,没有耐心的人是决然不行的。范蠡有的是耐心,大风大浪练就了他比任何人更加坚韧的性格。

他跟着师傅,一点一点地学习,一步一步地实践。先是把制陶用的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再把淘好的瓷泥分割开,摞成柱状,以便储存和拉坯用;然后将摞好的瓷泥放入一个大转盘内,旋转转盘的同时,用手把瓷泥拉成瓷坯;然后根据要做的陶制品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形状,还要通过修坯一环将印好的毛坯修刮整齐、匀称;然后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然后再将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以上高温烧炼;然后就成了陶器。

那个时候,他们制造的陶器并不细腻,但范蠡一定要把陶器做到他心中最精致的样子。半年之后,范蠡成了师傅,他制造的陶器被大家广泛认可。

06

经略莘川

因为制陶,范蠡又萌生了经商的念头。

心生经商念头也不仅仅因为莘川村众多的陶器,主要是他看上了莘川村独特的地理位置。

莘川村是卢邑通往雒邑的必经之路,西边又连着长安。

经卢邑至雒邑有两条路可行,一是旱路,从莘川过十八盘,但十八盘险峻,过货量有限;二是水路,沿雒水放筏或放船过莘川把货物运往雒邑。

莘川正处于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水旱两路都要途经此地。莘川的水运比旱运更发达一些,只是水运的季节性稍强一些,一般要在秋末和冬季河水比较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水运必须在这里停一停,因为莘川往下游一公里山河口处是雒水最险要处。这里的雒水没有直行,而是拐了一个弯,这个弯极其险峻,西来的雒水在这里正好撞向虎头山,虎头山把雒水撞弯了,折向了北方。这一撞,山露狰狞,水掀巨浪,船筏到此,必得精心策划、养足精神方可通过。于是,人们便在莘川村里住下来,整理一下船筏,捆扎一下货物,恢复一下元气,向禹王庙烧个香,第二天继续前行。

旱路要有一些货物在这里卸下,再往下就是“十八盘”,九曲十八弯,路狭坡陡弯度大,过货量极其有限,便有一些货物走旱路到这里再装船、筏运送。

于是,莘川村就有了各路人马驻扎,也集聚了天南地北的各类商品,创造出了无限商机。

本来,失去二儿子的范蠡已失去了经商念头,但这如此巨大的商机又使他无论如何也丢舍不下,决定重操旧业。

他找他的房东刘先生商量,要与他合伙做生意。刘先生是一个读过很多书,有着极高才能与品质的人,同时也是个生意人,范蠡来之前就做着生意,而且是莘川镇上生意做得最大且最好的人,范蠡看中的也正是刘先生的这一点。范蠡还看中了刘先生身上仁厚、不贪的品质,刘先生更是看中了这个叫鸱夷子皮人身上的那种睿智与宽厚,俩人一拍即合。

他们把虎头山上制作的各种陶器收购起来,也把这里的木材、木耳、中药材、蚕丝、布匹之类的土特产贩往全国各地,再把各地的盐巴、绸缎等商品运回莘川。他年龄大了,他把商事交给小儿子去做,他只做指导。他把他的商业导师计然教给他并经过他在齐地、陶地不断实践过的经商富国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理论。

他提倡薄利,提倡买卖公平,为此,他曾发明了秤。

那天中午,他信步走到莘川北街口,看到一个商贩与一个买肉的为一块猪肉称的不公而大吵,很多人聚在旁边七嘴八舌地议论,他走过去,夺过商贩手里的秤,站在高台上,大声疾呼:“你们知道这杆秤是谁发明的吗?它是我发明的。你们知道为什么是十六两吗?让我来告诉你们,我把这秤砣叫权,这秤杆叫衡;起始的位置叫定盘星,十六两为一斤,每斤的十六两由十六颗星组成;前七颗星是北斗七星,是定方向的,我要告诉人们用秤时要想着不能为钱财迷失方向,迷失人性;中间的六颗星是南斗六星,代表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我要告诉人们用秤时要想着心居中正,不可倾斜;后面的三颗星是福禄寿三星,也是人生的福禄寿,我要告诉人们用秤时想着,少人一两福少一份,少人二两禄少一份,少人三两寿少一份。星在天上,秤在人间。人在做,天在看。秤称的不仅仅是重量,还权衡的是人生。

5年后,范蠡又聚财巨万,人也到了81岁的高龄,他感到了体力不支,真正有了归隐之意。

07

归葬定陶

公元前455年的一个早晨,当莘川村的人们陆续走出家门,走上街头的时候,发现了异样。

刘先生独自站在自己的大门前,手里棒着一大包银子,面向东去的雒水,又像是面向东去的马路,满脸泪水。村民们涌向刘先生家里,才知道鸱夷子皮走了。他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张银两分配名单。

他在信里告诉村民,他叫范蠡,曾是越国大夫,他也说明了他来莘川的目的。银两分配表里,他把他巨额的银两写在了每一个村民的名下,那些极其贫困和无人照顾的老人他给了他们双倍的数量。

这个时候,莘川的人们才知道与他们朝夕相处5年的鸱夷子皮竟是名扬天下的范蠡,人们拿着范蠡留给他们的银两向着东方,不断高呼着范蠡的名字。这声音,顺着雒水,顺着山河口,顺着虎头山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此时,散尽家财的范蠡刚到莘川东四十里的永宁地界。路上,56岁的西施突发疾病,只得停止前进,他们找了一个紧临雒水的村庄住下来,为西施治病,但用尽各种治疗手段后的西施还是离开了人间,离开了她深爱着的范蠡。

西施走了,她带走了世间的沉鱼大美,带走了姑苏台上、女娃宫中的“美人计”,带走了卧薪尝胆灭吴复越的人间传奇,也带走了范蠡那颗已经苍老的心。

一辆马车,载着十三年相濡以沫的红粉佳人,散一些银两给帮助过他们的当地百姓,范蠡一行再次东去。后来,村民们知道了在这里治过病的人是曾为越国复国做出过极大贡献的西施,便把村子的名字改成了“西施村”。

回到陶地的范蠡没有再经商,他已身心疲惫。

7年后,范蠡老了,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做了人生的最后嘱托,同时希望儿子们把他们在陶地做生意积累起来的万千巨富,散发给周边百姓。

儿子们实现了他的愿望,这已经是齐地、虢地之后的第三次聚财散财了,这些佳话被司马迁写在了《史记》里。

范蠡一生,三致千金,三散其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理论体系,用一生践行着商业治国的伟大理想。

那天晚上,范蠡安静地闭上了眼睛,那一年他88岁。

今天,从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往东北,有一个叫崔庄的小村落,村边有一个南北长70米,东西宽100米,最高处2米的封土堆,那便是范蠡墓,墓堆里还有他倾心半生的中国四大美人之首西施。他把她献给吴王,揪心三年;他又把她从吴王处接走,陪自己漂泊十载,从此再不分开。

范蠡离开莘川的时候,当地百姓才知道他的名字,后来,当地村民把莘川村改成了范蠡村,再后来有了范蠡镇。

古老的范蠡村已被故县水库深藏在了水下,新生的范蠡村街宽地阔,一派生机盎然;范蠡留下的商风依旧,每逢集日,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生意兴隆;范蠡大桥飞架于龙岗山与虎头山之间,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通道;呼北铁路笔直地高架于村庄之上,为南方输送能源;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村民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来源:卢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