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哲罗鲑鱼图片(世界上最大的哲罗鲑鱼)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7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物种被宣布灭绝。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pre-proof)透露了这一消息。

白鲟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张辉博士。

       研究人员在该论文中称,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该论文的预校样(pre-proof)于2019年12月23日在线发布。

       孤独的白鲟

       提到鲟,中华鲟要远比白鲟出名。实际上,中华鲟的大家族还算热闹,它的亲友有25种(含亚种),在我国分布的就有7种。

       相比而言,白鲟家族就有些冷清。它只有一个“同根同源”的亲戚,还远在北美,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叫匙吻鲟。

匙吻鲟

      
它俩都属于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白鲟科。

       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最大体长可达7米。四川渔民有句话,叫“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中华鲟,“象”,指的就是白鲟。

       这是个大家伙。

       实话实说,白鲟其貌不扬。

       它的头、体背部和尾鳍均为青灰色,只有腹部为白色。白鲟光秃秃的,身上没什么覆盖物,只在尾鳍上叶长着一种叫硬鳞的原始鳞片。

      

       它长了一个又长又尖的吻,于是也被古人称作“象鼻鱼”;嘴在头的腹面,口中只有一排细小的牙齿。尽管如此,白鲟依然凶猛能吃,专吞各种小鱼。白鲟的鳃盖大、嘴大,但是眼睛很小,小到有点滑稽,长在口前方近头背处。

       白鲟的尾巴也很有个性——它是歪的,尾脊骨弯向上方。

       如果解剖白鲟,你还能发现,它的脊椎很原始,由圆棒状的脊索支撑身体,全身大部分骨骼是软骨。

       这些身体结构都在提醒你——它真的很古老。亿万年的光阴在白鲟身上停滞下来。

       有化石研究表明,白鲟科种类最早的化石可见于晚侏罗纪。

       90年代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

       中华鲟在长江产卵,之后会带着幼鱼去往外海;但白鲟不同。它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长江度过,最多到长江口游一游。

       白鲟的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重庆以上的长江干流,成熟个体在繁殖季节前有上溯洄游的习性。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以后,白鲟的数量就已经明显减少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成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早在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鲟的保护级别就被列为“极危”。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为一种长得不算出众的巨大鱼类,白鲟是“沉默”的。除了跟长江打交道的渔民,大多数公众很难见到活体白鲟;它又没有“中华鲟”那样响亮的名字。看不到,不了解,对它的命运,也就更少人牵挂。

       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白鲟只生活在长江。作为处在长江食物链顶层的旗舰物种,它的数量本就不多,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生物资源衰退,高密度航运,水利工程,违规设置的电网和滚钩……这一切,都让白鲟的处境日益艰难。

       2002年12月11日,有渔民在长江南京下关水域误捕一尾体长330厘米、体重116公斤的雌性白鲟。这条白鲟伤势严重,身上有数把滚钩,下腭部还有一条长约22cm的伤口。

       这是近10年来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条活体白鲟。当时国家农业部指令,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抢救。

      

专家正在救治受伤白鲟

       然而,2003年1月初,这条白鲟还是宣告死亡。专家们努力了一个月,没能将其救活。

       当时的媒体写道: 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地球上最后的白鲟。

       网友感叹:

       我们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白鲟灭绝”的消息令网友痛心:

      

      

       青海也有种大型濒危鱼类,了解下…

       青藏高原珍贵鱼类

       “猫鱼”(学名川陕哲罗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可河流域,居住在那里的农牧民发现了青藏高原珍贵鱼类——“猫鱼”(学名川陕哲罗鲑),这种鱼个头大、生长快,最大可生长到2米,是我国极为罕见的珍贵野生动物。

      

       1难觅其踪的川陕哲罗鲑

       1995年,玛可河林场的工人捕到一条川陕哲罗鲑,有30斤左右;当时林场的工人不知道这是濒临灭绝的珍贵鱼类,只觉得这条鱼个头大,很难见到,就照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当生态专家闻讯赶到时,这条捕自玛可河中珍贵的哲罗鲑已经死亡。

       2比大熊猫更为珍稀

      
之所以叫川陕哲罗鲑,是因为当初哲罗鲑分布于秦岭以南长江流域北侧支流水系,四川西北岷江上游,沿大渡河达青海省境内。自1998年起,在已知分布区域,陕西、四川已多年不见川陕哲罗鲑的活动踪迹,有的地区已绝迹。目前只有川青交界不足70公里的玛可河流域,发现其踪迹,它比大熊猫更为珍稀。2004年川陕哲罗鲑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川陕哲罗鲑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北方扩散而来,冰期结束后停留在海拔较高水温较低的河流中生存下来,成为现在的一个独立物种,它是历史上气候变化的一个有力物证,在研究动物地理学鱼类系统发育与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3在玛可河水域还有分布

      
2005年1月,班玛县加布村的牧民在玛可河林业局可培苗圃河流处发现了一条已经死亡的鱼,个头很硕大,便报告了当地的林业部门,有关专家立即赶往现场鉴定,结果发现这条鱼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川陕哲罗鲑。经测量,这条鱼长114厘米,体重约20公斤,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川陕哲罗鲑。此次是青海近10多年来再次发现川陕哲罗鲑鱼体标本,而且有如此大的个体,证明了川陕哲罗鲑在玛可河水域还有分布。

       4自1995年后未见活鱼

       2006年,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在果洛州班玛县玛可河川陕哲罗鲑救护中心正式运行,每年4-5月便开始在玛可河流域追踪哲罗鲑,因为这个季节是它的繁殖季节,哲罗鲑一般选择急流深水的近岸缓流区域产卵,卵产出后沉入巢中,埋在沙石中发育孵化。哲罗鲑对生存环境要求特别高,他选择两侧高山遮蔽、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含氧量高、水温较低的水域生存。它也是性情凶猛的食肉性鱼类,其生活习性等均与细鳞鲑相近,喜欢捕食大型水生昆虫、鱼类、两栖动物、水鸟和水生兽类等,其中鱼类包括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马口鱼等。

       玛可河是我国唯一能够发现川陕哲罗鲑的水域。但由于玛可河自然环境的恶化及人为活动的加剧,使得川陕哲罗鲑栖息水域被污染,每年夏天,这里都集聚大量的采砂车,在河道采石挖沙,破坏了哲罗鲑产卵场所,产卵洄游通道被阻断,造成流域土著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处于濒危境地。尤其对川陕哲罗鲑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虽经我站近年来尽全力连续跟踪监测和搜寻,但至今仍未捕到川陕哲罗鲑活体。

       5国内外专家闻讯赶来

       自2005年发现一条重20公斤的哲罗鲑死体后,国内外专家闻讯纷纷赶来,就哲罗鲑的抢救、保护工作,进行交流指导。

       我省渔业环境监测站首先聘请国内著名川陕哲罗鲑研究学者吴万荣先生做技术顾问,指导川陕哲罗鲑保护工作。2005年监测站先后与加拿大女王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德国海德尔堡大学、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科研部门合作,开展了川陕哲罗鲑资源监测、基础调研、信息交流等工作。

       其中加拿大、德国专家亲临果洛州班玛县玛可河流域,深入民间,察看标本,采集水样,为抢救川陕哲罗鲑作全面的调查论证,重点就川陕哲罗鲑的捕捉方法、繁殖生活习性、人工繁殖,特别是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关健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指导。他们对我省在保护川陕哲罗鲑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并为保护中心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从而为青海省保护川陕哲罗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

       6打响哲罗鲑及土著鱼保卫战

       2006年以来,保护中心在玛可河亚尔堂至省界友谊桥段,现场勘查监测水域30余处,初步确定仁钦果电站大坝、美浪沟、哑巴沟等9处为川陕哲罗鲑产卵场重点水域,玛可河渔业水域被纳入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段面。

      

       玛可河为大渡河干流在青海省河段的名称,为大渡河的正源,纵贯班玛县全境及玛可河林区,河长约210公里。玛可河水域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中有鱼类6种,分别为川陕哲罗鲑、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黄石爬鮡、大渡裸裂尻鱼、玛可河高原鳅;两栖类3种,分别是西藏山溪鲵、西藏齿突蟾、刺胸齿突蟾;水生兽类1种,为水獭。

       黄石爬鮡

       利用保护中心现有条件,对整个玛可河水域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渔业生态环境状况系统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开展了齐口裂腹鱼、大渡裸裂尻鱼、黄石爬鮡等土著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育工作。其中齐口裂腹鱼人工繁育获得成功,并已在玛可河开展齐口裂腹鱼苗增殖放流活动。同时对采集到当地珍稀鱼类开展了食物组成、摄食食性、生长和繁殖生物学等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为野生鱼类的驯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来源:科技日报,部分综合自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