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甘姓怎么读(甘姓是万姓之祖)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32

庐山闲人

最近,有个叫闲云野鹤的网友留言,让我讲一讲家乡新屯川村秦腔演艺的有关故事,思来想去,多方求证,凑了十条,以飨读者。

一、新屯川村最早秦腔传播者何许人也

秦腔源于陕西西府,其核心区域为古代的“西岐与雍城”,即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县与凤翔县一带。据说,最早到新屯川村传播秦腔者是一位巨姓艺人,其人原籍是陕西凤翔府岐山县祝家庄镇驸马庄村人。1643年11月,闯王李自成麾下悍将贺锦奉命西征甘肃、青海两地时,按照闯军的编制,也有一支秦腔班社随军而行。这位巨姓艺人就是秦腔班社一员。大军攻破兰州城后,诛殺末代肃王朱识鋐,秦腔班社大唱秦腔以资庆贺。后来清军进军西北,义军战事失利,兵败如山倒,将士逃之夭夭。随军的秦腔班社艺人们也四处散落,或隐身于市井,或流落于乡间。

巨姓艺人则落户于庄浪河左岸的新屯川,成为本村秦腔的最早传播者。劳作了一天的庄户人家,晚饭之余聚集在一起,先请师傅暄上几段戏文故事,再听师傅吼上几句乱弹。利用这种方式,尽情的舒展身心、消除疲惫、遁形忧愁。当然,最初一无乐器,二无服饰,只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没有服饰,就清唱,没有鼓乐相随,就击枣木梆子为伴奏,自娱自乐。潜移默化中,亦有好家上门求师,师傅看有天分者,也给传授个三招两式。

大清乾隆21年(1756年),红城子山陕会馆(含戏台)落成后,好家们不再满足于田间地头清唱,油然而生了登台表演欲。于是,个人集资加上富户们的资助置办了几件简单行头,打起了新屯川村秦腔自乐班旗号。经过一番刻苦训练,到了嘉庆四年(1880年)达到了登台表演水平。当然,起先是折子戏,后来陆续上演了几出本戏。期间,新屯川村剧社曾受红城山陕会馆邀请,登台献艺,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二、艰难的维持阶段

科举是古代读书人唯一出人头地的方式。然而,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对考生的出身限制颇为严格,明确规定“凡是从事乐艺人员均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其子孙们也不能参加”。这里所谓的乐艺人员包括倡优、乐户、吹鼓手等。其中的娼优,特指那些依靠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们,即唱戏之人。那个时代,演戏这一行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属于下九流,被统治阶级贱称为“戏子”。因此,在那个混账规定下,有点文化的年轻人为了个人仕途,为了子孙后代,就不得不打消进梨园行学戏唱戏的念头。故在整个清代,特别是光绪朝以前,新屯川的秦腔演艺事业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仅仅是艰难的维持而已。

三、大名鼎鼎的童生爷

清光绪十四年,新屯川村一户甘姓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婴甘盛鼎(1888-1958年)。谁也没有料到他日后竟然成了新屯川秦腔演艺事业的戏包袱。少时,在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就酷爱秦腔,村上春节演戏他每场必看,因此记住了好多戏文,会唱不少乱弹。1901年第一次参加童试。所谓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若考生通过三个阶段的全部考试,就会成为生员,即所谓的秀才。甘盛鼎顺利通过了县试,却折在了府试上。1904年又参加了童试,结果又折在了府试上。

时年16岁的他,暗忖辛苦读了10多年书,却连个最低档的功名也捞不到,身份依然是“童生”,情何以堪,一愤之下,发誓再不踏进考场半步,立志学戏演戏。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果然有所造诣。其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后辈们尊称为童生爷。旧时演员演戏没有纸质剧本,全靠师傅口口相传,他认为剧本乃是一剧之本,必须从传本做起。 所谓传本就是将口头语言转化成流传于世的纸质版本 。他在劳作之余,边演戏边收集戏文,及时传本,据说一共传本近百部,可谓成果斐然。

四、清朝官员给新屯川戏台挂匾

清光绪31年(1905年9月2日),清廷降下一道圣旨,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时任平番县知县(或说是凉州府府台大人)也是个酷爱秦腔的官员,早就听说新屯川村秦腔演艺名声在外,后来由于包括科举限制等种种原因,不少人放弃了学戏,缺少新鲜血液输入,致使后继乏人。得知朝廷废除科举的信息之后,他意识到这是个振兴本地区秦腔的机会,不知是1905年深秋还是1906年初春,他专程来到新屯川,了解具体情况。为了鼓励年轻人学戏,演戏,对民众进行高台教化,他做了两件事: 一是向新屯川剧社颁发了一块题有“警示新声”的虎头牌匾,悬挂于菜畦子戏台上方,二是看到剧社服装道具不足,慷慨解囊相助,为新屯川秦腔演艺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他的推动下,新屯川的秦腔演艺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五、秦人张裕贵来新屯川剧社传艺传本

1912年2月12日满清政府垮台。同年7月1日西安易俗社成立,之后西安的好多秦腔艺人都向陕西西部、甘肃一带发展。大约1915年前后,一个名叫张裕贵的秦人也造访甘肃,自称是西安“长庆社”的一名秦腔艺人,到陇右图谋发展,不想到了兰州地界断了盘缠,只好卖戏文赚些银两。一日,打听到新屯川村人爱好秦腔,专程来到童生爷家里说明来意,双方协商达成意向后,就寄居住村里。

在长达数年之久时间内, 他替新屯川秦腔演艺事业干了两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一件是给甘盛鼎传授陕西中路秦腔演艺中的技能技艺,使甘盛鼎成为陕西中路秦腔在新屯川村的首任传承者;二是戏剧传本 。张裕贵记性很好,过目不忘,亦算是奇人一个,他将脑海中记忆的戏文转化为纸质剧本,据说传本近百部,其中就有《龙凤阙》这出戏。数年之后,张裕贵离开新屯川,前往武威一带发展,临行之前给新屯川班社留下了几本西安翊华书局早年出版的秦腔折子戏剧本,其中就有《大报仇祭灵》、《周喻吉别母》《朱春登放饭》《烟花奇闻》等。

图1 西安翊华书局早年出版的秦腔折子戏剧本

图2 西安翊华书局早年出版的秦腔折子戏《朱春登放饭》

六、秦腔表演艺术家孟遏云来新屯川戏台献艺

在西安秦腔艺人向甘肃发展的过程中,秦腔名角孟遏云值得一提。孟遏云(1923年-1982年),陕西西安市人,秦腔表演艺术家,坤伶第一人,工旦角。9岁时就随父学戏。天生丽质,更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十四五岁时,就可以登台唱戏了。这时,西安市秦腔舞台上尚无女性演员唱旦角。无奈之下父女俩只好离开易俗社,到甘肃的一些班社演戏。曾到新屯川菜畦子戏台上演过《柜中缘》《三回头》等戏中的旦角。这是新屯川戏台开女性登台演戏之先河。

图3 秦腔表演艺术家孟遏云

七、初心不改,扎根本土,谢绝县秦剧团邀请

童生爷后来培养出来了两位高徒,一位是胸中藏有百部本戏、擅长须生的宋正卿;一位是集演“生、旦、净,丑”于一身的巨如玺。宋正卿又培养了扮相俊美、擅长生角的甘作孝。这三人均是新屯川戏台上的台柱子、领军人物,个个演艺精湛,名声在外。1956年10月,永登县组织全县首次民间音乐舞蹈群英会,来自城乡的200名文艺骨干一共演出了80多场次,并于1957年1月4日成立了永登秦剧团。秦剧团曾多次邀请宋正卿、巨如玺,甘作孝三人去剧团工作,但他们为了地方戏曲的发展,初心不改,婉言谢绝了剧团的盛情相邀。

八、为数不少的传统剧本在文革中被焚烧

一九六六年的破四旧活动中,造反派们打破文明禁忌,陷入狂热之中,毁掉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传统戏剧本、戏箱均被列为“四旧”,许多剧团和农村的戏箱被焚之一炬。新屯川戏箱与剧本也在劫难逃,积累了多少年的蟒袍盔甲连同剧本一并拉到上圈沟,一把烈火化为灰烬了。那时那刻,不知新屯川许多秦腔艺人、多少秦腔票友面对滚滚浓烟,泪水在流动、心里在滴血。你可知道,烧毁的物质财富中有价格昂贵的手工刺绣的蟒与靠、文化财富中有为数不少的秦腔传统剧本。

九、《龍鳯阙》剧本出世

一九七七年传统戏解禁后,新屯川大队向全村征集过去散落在个人手中的剧本,斩获颇丰。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童生爷当年徒弟巨如玺的孙子,拿着一本残缺的秦腔手抄剧本和几张戏剧脸谱,到大队部献宝,说是当年张裕贵应爷爷要求写的剧本。脸谱嘛,让好家甘培珍收藏了。剧本嘛,就让宋正卿社长收藏了,晚上回家让三子宋高峰照本宣科了一遍。他听后言道:这出戏戏名叫《龙凤阙》。下图是张裕贵手抄本《龙凤阙》原件部分照片。从图可见,张裕贵书法不错。

图4 张裕贵手抄本《龙凤阙》原件部分照片

图5 张裕贵手抄本《龙凤阙》原件部分照片

十、新屯川村秦腔演艺公司成立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近些年来新屯川秦腔演艺衰退了,没落了。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先行,2023年4月5日,新屯川村秦腔演艺公司成立了。村领导以及艺人们决心重码桌子重开张,把冷落了的新屯川秦腔艺术再捡起来,力图复兴本村秦腔,再铸辉煌。会后,艺人们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图6 新屯川村秦腔演艺公司成立大会现场


作者简介:甘孝贤,男,甘肃省永登县人,笔名庐山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