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空中大怪兽拉顿(怪兽来袭电影免费观看)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29

       电影《哥斯拉II:怪兽之王》中出现了17只怪兽大闹全球,电影中更出现除了哥斯拉外的经典怪兽如摩斯拉、拉顿和基多拉等,让怪兽粉丝们是一饱眼福,甚至有许多经典的电影配乐,也都满足了粉丝的观感体验。但这些怪兽等级的生物真的有在古生物学化石中发现吗?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哥斯拉海报

       图源自:豆瓣

       哥斯拉是恐龙吗?

       哥斯拉的日文“ゴジラ”是鲸鱼(クジラ)和大猩猩(ゴリラ)的组合词,象征前者的庞大和后者的壮硕。虽然名字来自两种哺乳动物,但大尾巴和两足行走的体态,都明显更接近肉食的兽脚类恐龙。

       在过去的电影中哥斯拉有许多不同的形象,例如最早电影认为它是“水生爬行动物到陆生兽类的过度类群”;后来则说是一种叫“哥斯拉龙”的恐龙突变。有趣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三叠纪地层中真有一种恐龙被命名为“哥斯拉龙( Gojirasaurus )”,为的就是纪念哥斯拉;又有时被说是海神吴尔罗(哥斯拉按照日文发音对应汉字)。

       哥斯拉龙( Gojirasaurus )

       图源自:网络

       那单从体型来说,是否真的有肉食恐龙能跟哥斯拉比拟呢?其实肉食的兽脚类恐龙就不用说了,因为两足行走会受到体重的限制,最大的肉食恐龙也就是15米的棘龙( Spinosaurus ),知名度最高的霸王龙也就大约12米,加上这些恐龙都是弯着腰的体态,身高最多就一两层楼,实在无法和哥斯拉那样与大楼肩并肩比拟。当然如果撇开肉食不谈的话,蜥脚类恐龙的一些纪录也许能勉强媲美“泰坦巨兽”的量级。

       传说中最大的蜥脚类恐龙是易碎双腔龙( Amphicoeliasfragilimus ),虽然只有找到一截破碎的脊椎,但根据化石纪录光这个脊椎就有2.7米,推估身长可达80米,体重堪比有史以来最重的动物—蓝鲸。但为什么说是“传说中”呢?因为这个化石在1870年论文发表后就消失了,现存只有一幅素描,很多学者怀疑这张图或是其上的比例尺是否可信。目前较为可信最巨大的蜥脚类恐龙是阿根廷龙( Argentinosaurus ),身长有40多米,不过这类恐龙和双腔龙的颈部是向前延伸的,因此要论高度的话还是像腕龙或波赛东龙( Sauroposeidon )这类颈部向上的,足有5~6层楼高。但不管何者对哥斯拉来说都还是小巫见大巫。

       拉顿真能起飞?

       拉顿虽然在电影中各种被戏称为鸟,但设定上毫无疑问是翼龙,名字都是从“无齿翼龙( Pteranodon )”的Ra和don组合而来。电影中拉顿翼展有265米,极为壮观。虽然目前为止的化石发掘还没有能到这一量级,但迄今发现的大型翼龙还是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拉顿(Rodan)

       图源自:网络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两者都生活在中生代,到了白垩纪晚期,神龙翼龙科(Azhdarchidae)的翼龙演化出惊人的体型,例如其中的风神翼龙( Quetzalcoatlus )就是至今最大的翼龙之一。风神翼龙的翼展能达10~15米,比现今最大的鸟最少大上10倍,站起来跟长颈鹿那么高。它被认为是飞行动物体型的极限,毕竟起飞还是有非常多空气动力学以及解剖结构上的限制,拉顿那种体量的生物就当是靠神力飞起来就好,别太较真。

       拉顿(Rodan)

       图源自:网络

       其实有关风神翼龙能不能飞就尚有争议。如果用它的前肢翼展来估算可以承担体重的话,这个长颈鹿一般高的生物体重仅有62~136公斤,但如此算来这种生物的肌肉密度才0.25g/cm³,比起我们大约1g/cm³的密度来说实在轻的夸张。因此2010年也有两组学者针对风神翼龙骨骼进行了体重估算,但由于他们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不同,两者的结果也有极大的出入。其中一组团队计算的体重是200~250公斤,他们认为恰好能起飞,而另一组团队则估算500公斤,并表示这种半吨重的生物不可能上天,应该是一种陆生动物。

       风神翼龙与长颈鹿、人体型比较

       图源自:网络

       先不论这种生物能否起飞,学者根据解剖学构造和风洞模型的实验,得知翼龙类的前肢进化得虽然很高效,但无法像鸟类一样高速飞行并抵抗乱流,它们更适应的是低速飞行。因此电影中拉顿追赶战斗机的场面,大约是继翼龙以来,能以这种体型飞起来的第二个神迹。

       摩斯拉这种妖蛾子存在过?

       蛾和蝴蝶是属于鳞翅目昆虫,以昆虫来说算是出现得比较晚的,大约起源于恐龙崛起的三叠纪晚期。目前化石中并没有体型特别庞大的鳞翅目昆虫纪录,而现生类群中最大的要属翼展30厘米的皇蛾。皇蛾分布在中国南部、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也挺符合摩斯拉现身于云南的设定。

       处于C位的摩斯拉(Mothra)

       图源自:网络

       摩斯拉(Mothra)

       图源自:网络

       虽然没有巨型的蛾子,但把时间推回到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当时确实有许多大虫子,如2米的蜈蚣祖先和70厘米的大蝎子,而说到飞行的话,巨脉蜻蜓75厘米的翼展是当时最凶狠的空中捕食者。

       为何远古有大昆虫而现今没有呢?

       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在争论。第一种是认为当时因为陆地上的氧气充足,石炭纪的石炭就代表在这一时期的地层有许多植物化石形成的煤炭,这也代表当时有丰富的森林造氧。昆虫的呼吸模式比较被动,因此体型受氧气浓度影响很大,而浓郁的氧气也能让蜻蜓能够一振翅就压下更多的空气得到浮力。第二种说法则认为是因为当时脊椎动物才刚刚登陆,陆地上缺乏捕食者才让这群虫子可以如此横行霸道,等到脊椎动物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后,这些长得越大的虫子充其量就提供了越丰盛的佳肴而已。

       石炭纪的巨型昆虫

       图源自:网络

       基多拉在南极干嘛?

       基多拉是哥斯拉最强劲的对手,体型也最为巨大。基多拉究竟是什么生物很难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它的造型算是将创造怪兽的方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一般来说怪兽或怪物的形象不外乎透过尺寸(除了放大外,缩小有时也是,例如小精灵或矮人)、增减器官和融合多生物特征来完成。基多拉在体型最大、有着三头两尾、身上的龙头、长颈、翅膀、鳞片都融合许多生物的特征,可说是怪兽的集大成者。

       基多拉

       图源自:网络

       顺带一提,基多拉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它的大长脖子,而史上拥有最长脖子的生物其实就在中国,是在四川发现的马门溪龙,这只恐龙全长22米,光脖子就有11米长。跟蜥脚类恐龙一样的是,长颈就要牺牲头部的大小,否则颈椎的负担会过重,例如我们现在的大头就容易造成颈椎疾病了,更何况有个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长的大脖子,因此基多拉虽然身体比哥斯拉大上许多,但头却显得相对小一些。

       基拉多对抗哥斯拉

       图源自:网络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这次基多拉的移动方式,以前因为是人穿着玩偶装,因此是两只脚在地上蹦哒,但这次则更加依照生物的模式移动,参考了类似蝙蝠和翼龙以前肢辅助移动的姿态。而仔细看它的翅膀的话也能发现,它的翅膀有别于鸟类,更接近翼龙、蝙蝠或是某些擅攀鸟龙类的恐龙(对,就是说你,在nature杂志封面的混元龙),靠的是加长的翼指和翼膜来进行飞翔,也难怪比起鸟类收翅的步行方式,电影中更采用翼龙和蝙蝠的形态。

       古生物学与怪兽形象

       对于怪兽或怪物的形象创造,我们很难摆脱现有对自然界的知识凭空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生物,就像我们无法想象出一种从未见过的颜色一样。因此古生物学丰富的奠基,才让今日的电影幻想中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怪兽形象。此外,电影中也可以看到有类似长毛象、远古蜘蛛等其他的怪兽形象。

       精灵宝可梦(又译宠物小精灵)中的菊石兽,源自古生物“菊石”。

       精灵宝可梦(又译宠物小精灵)中的化石盔,源自古生物“三叶虫”。

       图源自:网络

       远古神话故事中,其实也有许多怪物可能是来自化石,例如古希腊人对大象并不熟悉,因此当远古大象头骨化石出土时,他们除了将它想象为巨人外,甚至将高耸的鼻孔当成眼眶,幻想出独眼巨人;狮鹫的来源则可能是中东的探险家在吹嘘时,对原角龙进行的“复原”,把它的喙想成鹦鹉嘴,四肢配上野兽的躯体,肩胛骨化为翅膀;龙也有人认为是融合恐龙或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想象而成的。

       电影《巨齿鲨》

       图源自:网络

       虽然如前所述人类无法凭空想象创作生物,但目前为止,其实都还有许多的想象空间可以穷尽。一方面除了现在还有许多全新的生物或古生物正在不断被探寻,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科普的努力。例如古生物学界中以恐龙的科普知名度最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怪兽的形象都融合了许多恐龙的元素,但其实古生物界不只如此,例如曾经有用大长腿滑翔的沙洛维龙( Sharovipteryx )、下颌螺旋状满是尖牙的旋齿鲨、明明是奇蹄类草时哺乳动物(如马、犀牛、貘等)却长有尖爪的爪兽,而要说到寒武纪大爆发那时,更是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生物,如上下前后都让学者们迷惑不已的怪诞虫( Hallucigenia )、五眼大长嘴的欧宾巴海蝎( Opabinia )等。若是能在未来电影的幻想中,融合这些不可思议生物的形象,想必会有更多让人惊艳的生物出现,也期望未来古生物能有更多惊人的发现来拓展大家想象世界的空间。

       图源自:网络

       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温馨提示: 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