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深圳户籍人口(宁波户籍人口)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9

#深圳人口负增长了# 深圳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消息,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减少1.98万,这是过去43年时间里首次负增长,意义非同一般,尽管2022年中国整体人口开始负增长,但是人们普遍的印象中这应该是在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而深圳作为仅有的四个一线城市,一直以来是人口净流入的,在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时间更是净增长了700万,人口增幅高达70%,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

深圳人口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阻挡了全国人民奔向这座年轻的城市、改革开放后最成功的城市?曾经的一句“ 来了就是深圳人 ”召唤了无数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每一个来到深圳的人想必都前往过莲花山,看到了那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都观瞻过屹立在莲花山上前行的邓爷爷雕像。

我对广东的第一个印象是来自于小学五年级,当时是九十年代末,我们在村里的小学上课,看到有人将几个六年级学长领走了,后来才得知是要到广东去打工了,这些人的年龄大概也就是13岁左右,因为有些人读书晚,甚至还留级的,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当时是存在的,不少人小学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大部分是初中就打工去了,能够将高中读完的都不多,更别说上大学了。

读书就意味着父母要持续投入学费,这是纯投入 ,我记得当时一个学期的学费大概是300元左右,我们那边普遍有三两个小孩,农村除了种地没有什么收入,一个农村家庭一年种地也就几千元收入。整个90年代国家都挺穷的,吃饭都有些问题,但是如果出去打工,那么家里不仅不用花钱,还多了一个赚钱的,日子自然就好过得多,所以这是当时很多人不得已的选择。就是穷 ,出去打工能挣钱!

在我们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就时常听到辍学打工的同学提起自己的工作经历,一般都是进厂,我们湖南出去打工第一站就是广东,去东莞的最多,东莞的厚街、富士康是他们时常提起的,厚街充满了活力,提起富士康更是满脸骄傲的神情,就好比现在提及华为一样,中国是世界工厂,东莞可以说在90年代以及21世纪第一个十年就是中国的工厂,无数年轻男男女女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回忆。

而东莞一直是有深圳后花园之称的,作为相邻的两座城市,一直是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深圳的制造业也不少,但又不仅仅是制造业,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一座世界之城,起始源头大概可以从蛇口说起,蛇口工业区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年头,可以说这是块中国的改开的试验之田,从最开始的“三来一补”开始做起,“三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

深圳是中国的实验田,蛇口就是深圳的试验田,这块试验田是由招商局完成的,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中国平安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从蛇口走出的企业不仅仅是中国平安 ,还有招商银行、中集集团、华为、金蝶、南玻等一批明星企业,既有制造业,也有金融业还有信息类企业。

在这样一块曾经荒芜的土地上诞生了大量的加工企业,看中的就是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这里催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而周边的湖南、江西、四川、广西、湖北等省份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这几个省份的人大量在此务工。以湖南为例,2009年户籍人口为6900万,但是常住人口仅有6406万, 外出务工人员高达500万 !而四川更是高达800万!

而广东自然就是人口净流入的省份,2009年常住人口较户籍人口 高出1764万 ,这意味着 外来务工人口近1800万 !而其中吸纳外来务工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就是深圳和东莞,分别为740万和607万,除这两个城市之外,还有广州吸引了392万,佛山吸引了319万。

深圳是当之无愧的外来人口之城,也是全国人民的融合之城,所以,深圳是没有本地人一说的,深圳真正的本地人拥有的那点土地就足够建立一栋楼让几代人吃喝不愁,深圳吸引人是因为这里没有什么本地人,但是大量的投资建立的工厂和服务业提供了海量的就业岗位,这自然就会吸引全国人民来此寻找工作机会。

深圳的人口增长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1980年到1990年,这是起始10年,从33万增长到168万,增长了135万,增幅高达309%,这是增速最快但是绝对规模最小的十年;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人口增长了533万,增幅217%,这10年的增长规模是第二高的,这就能理解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到深圳打工的现象了,这就能理解我们身边就有人在小学都未毕业的情况下到广东工厂工作了。

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人口增长336万,增幅放缓至48%,常住人口增长到1037万,首次突破1000万人口大关,但是绝对人口增长规模是不如上一个十年的,这十年的深圳其实竞争力一般,和上海相比是比较逊色的,上海的这十年增加了694万常住人口,北京增加598万,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也就比广州的276万强一点。

深圳在第三个十年落后于北京和上海,但是在第四个十年中却又追上来了,深圳在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常住人口增加了726万,大大高于北京的227万和上海的184万,也就只有广州的603万能够与之相比。

深圳这10年如此吸引人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北京和上海从2014年开始限制人口规模,这是从顶层设计进行的,最直接的就是清理群租,清理群租看似是为了租户安全,但是本质是清理低端人口,严格控制总人口规模,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上海和北京的人口规模在2014年基本见顶,一直到现在快10年了,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依然停留在2014年的规模。

四个一线城市本来就是竞争关系,北京和上海在赶人,这些人要去哪里?当时能够和北京上海竞争的首当其冲就是深圳和广州,所以在2015年左右有大量的人口从北京和上海来到深圳和广州,这是这10年深圳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外因。

深圳人口增长的内因在于在2015年这波牛市之前,深圳的房价是比较低的,比上海和北京都低不少,大概是前两个城市的70%左右,而广州的房价又相当于是深圳的70%左右,一句话: 深圳的房价低 !这就是竞争优势,房价低有两个好处,打工人租房的成本低,商户的租金成本低,这会进一步导致商户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低。深圳在这方面是具有优势的。

低房价的优势导致深圳在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平均每年净流入70多万人口,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庞大的人口推动深圳GDP一路走高,也带动了消费。但是深圳也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深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规划,当然这不是深圳主政者的问题,而是谁都没有想到深圳这样一个起始只有二三十万人的小渔村竟然会成长为一个常住人口近1800万的国际化城市,任何一个主政者都不会想到这一点,自然在城市规划上就落后了。

这就导致深圳的城中村犹如一个顽疾不可拔除,任何一个一线城市都很难想象如深圳那般在市中心散落着各种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就犹如县城一般,密密麻麻建设了各种楼,然后切割出租给外来打工人,当然一方面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租房来源,但是产生更大的问题是城市规划,导致深圳的城市住宅建设用地不够,这制约了深圳的进一步发展。

深圳要想在发展,那么就得要土地,但是土地从哪里来?城中村现在根本就难以开发,成本太大了,强拆是不可能的,最终导致深圳的房价暴涨,2015年这波房地产牛市中,深圳房价直追北京和上海,在2017年开始调控之后,上海和北京的房价横盘了一段时间,但是深圳并没有停止,很快就继续上涨,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深圳的房价神奇地再次大涨,最终导致当地政府前往长沙取经,一回到深圳就出台了一些列调控措施,最狠的一招是“指导价”,一举打掉了深圳楼市的杠杆!也让深圳的房价在2年时间下跌了30%左右。

2015年这波房价上涨,再加上2019年和2020年这波上涨,深圳的房价超越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国第一,深圳当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城市,但是当他的房价比北京和上海还要高的时候,这就已经不正常了,很多人都知道在深圳已经买不起房了,一辈子都不可能,最后只能遗憾离开。

深圳和东莞不同,东莞是以工厂为主,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来此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来打工赚钱,然后回家买房,但是深圳略有不同,来深圳闯荡的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很多人来此就是希望在本地买房定居的,在2017年之前深圳的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三,是具有优势的,但是经历过几轮上涨之后,深圳房价登顶全国,生活成本就太高了,买房无望。

但是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内陆还有非常多的城市 ,比如杭州、南京、苏州、武汉、长沙、合肥、西安、成都、郑州等等,这些城市过去这些年几乎是集全省之力发展,城市建设以及产业环境都大幅提升,同样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比如成都在2010年到2020年净流入690万人口,长沙净流入302万,杭州净流入327,合肥净流入366万,合肥净流入448万,当前,全国的生育率都非常低,整体人口负增长,每个城市都在想办法吸引高素质人口人口,深圳的高房价也对冲了他的很多优势。香港人面对高房价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但是除深圳之外,还有众多城市可以选择,所以深圳并非是唯一选择。

深圳需要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房价和产业之间达成平衡,毕竟强如华为都不得不在隔壁东莞拿下松山湖给员工建房,未来能够在深圳买房的人不会是一般的打工人,深圳拥有媲美上海和北京的上市企业数量,以在A股上市的企业为例,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分别为463、424、412和149,深圳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北京上海是一个级别的,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是拥有在这个城市买房的能力的。

房价不可能涨到天上去,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也是最好的人口劝返器,深圳的房价和产业以及人口规模之间做到怎样的平衡我们还有待观察,深圳需要证明在人口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能否做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率。2021年深圳GDP增速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2022年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从短期的数据来看,深圳依旧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