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金陵在哪里(金陵寓意)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30

       1949年的春天,中国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风光无比的国民党政府,已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了。

       就在我军将要取得解放战争的大胜的时候,时任东北局城工部长的王稼祥来到了毛主席身边。

       看到王稼祥,毛主席非常开心,和他畅谈了起来。

       毛主席对王稼祥说:“今天有一件大事要向你好好请教请教”。王稼祥一听,赶紧笑着说:“不敢当,不知主席要和我谈什么事情呢?”

       毛主席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定都之事迫在眉睫,历史上的京城有西安、开封、南京等地,眼看我们就要取得胜利了,我们的首都到底应该定在哪里呢?”

       一听说毛主席要和自己商谈定都之事,王稼祥的神情也立即严肃了起来,从多个角度讲述了将都城定在南京、西安、开封、洛阳的弊端,并肯定了北平的地位,那王稼祥究竟给了毛主席怎样的理由呢?

不管是哪个朝代,开国之初的第一件大事都是确定国都,唐朝把国都定在了长安、武周把国都定在了洛阳、北朝把国都定在了开封,而元明清的国都则定在了北京。

       其实一开始定都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把首都定在北京的意思,由于北京离北部少数民族太近了,所以犹豫过后,朱元璋还是把首都定在了南京,直到永乐大帝朱棣登基后,明朝才把国都迁到了北京。

       清朝皇帝入关之后,也一直把北京作为清朝的首都,到了中华民国时期,蒋介石才把政治中心放在了南京,直到蒋介石败退台湾之际,南京国民党政府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在最开始敲定定都地点的时候,毛主席并没有将北京定为国都的意思,当时党内的许多领导都想把国都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

       领导们之所以会把目光放在哈尔滨的身上,一是因为哈尔滨解放得比较早,这里有着非常扎实的工业基础,二是因为当时中国和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把国都定在哈尔滨也有助于中国和苏联交流,第三是因为哈尔滨在当时是一座发展极好的大城市,它甚至还得了个“东方莫斯科”的名号,把国都定在这里,也有利于国家发展。

       在毛主席的指导下,中央大力发展起了哈尔滨,考虑到从延安迁到哈尔滨去,路途太过于遥远了,所以中共中央把承德选为了中转地,让将士们于1945年10月开始了向北的迁移。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天皇也在《波茨坦公告》上签了字,并让日军逐步退出了中国。

       百姓们原本还以为日本人离开之后,我们便可以过一段时间安生日子了,但是蒋介石接下来的做法,却直接打乱了我党的计划。

       1945年,毛主席应蒋介石的邀请,去到了重庆,和他商议和平谈判之事,令人感到愤怒的是,蒋介石表面上要和共产党人和谈,可实际上,他却完全没有和谈的意思。

       国共谈判期间,蒋介石仍旧在肆无忌惮地屠杀着共产党人。

       就在我党将士向北迁移的时候,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举兵攻打起了东北,并占据了诸多交通要点。

       迫于压力,我党只得把迁都之事放在了一边。

       蒋介石一边搞和平谈判,一边向共产党发动战争,他所打的究竟是什么心思,毛主席自然是了如指掌的。

       在签订《双十协定》的时候,毛主席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说共产党想要的是真和平,而不是粉饰太平。

从表面上看,蒋介石答应了毛主席的要求,可实际上,他却在《双十协定》签订不久后,撕掉了先前签订的多个协议,直接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内战爆发后,定都之事也被耽搁了下来。

       由于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共两党都损失惨重,但国民党有美国人的支持,所以内战刚刚爆发之时,我党并不占优势。蒋介石为了速战速决,尽早实现他独裁的目的,更是对我党下了死手。

       但是在面对这危急的军情的时候,毛主席却毫不慌张,他在接受美国人采访时甚至还说出了:“蒋介石不足为惧,真正强大的力量从来都不是国民党,而是人民”这样的话。

       毛主席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就算国民党的军事实力比共产党强上许多,但是共产党人却有必胜的决心,因为我们才是人心所向。

       果不其然,经过了几年的对峙,国民党的士气便大不如前了。

       发现国民党的颓势后,毛主席当机立断,乘胜追击,发动了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胜利后,毛主席便发表了《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公开表示说,只要耗费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了。

       战局一稳定,定都之事便被提上了日程,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时候,东北方面还致电过中央,建议把首都迁到东北去。

       可是这时,毛主席却改变了先前的想法,说中央必须要留在关内,他暂时不会离开。

       不久后,九月会议召开,毛主席在该会议上提出了尽快解决国共内战,避免内耗的重要指示。

       彼时,负责山西战事的徐向前向毛主席汇报说:“以阎锡山为首的军阀仍旧在陕西一带盘桓,我军曾尝试过与他们沟通,但是都被拒绝了”。

       听了徐向前的话,毛主席陷入了沉思,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太原那里恐怕是要打一仗的,这一仗我们最好能够把北平给拿下,广大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在那里等着我们呢”。

       由此可见,早在那个时候,毛主席便有意发展北平了。

       在攻打北部地区的时候,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地向将领们强调过,让他们在解放北平的过程中多加留心,千万不可以破坏这座历史名城。

       时间来到了1948年底,平津战役正式打响,在北平一带作战的战士谨遵毛主席的指示,开始争取起了留城驻守的傅作义将军。

       在争取傅作义的同时,我党围绕北平,在天津、张家口等地和国民党进行了局部对战。负责指挥战争的聂荣臻心里很清楚,北平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一直没有带兵进城。

       在向北平发动进攻前,聂荣臻还特地找到了罗荣桓,和他商议保全北平的万全之策。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团团围住了北平,只要毛主席一声令下,我们便可以进去解放北平了,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依旧没有进京,而是在用尽量和平的态度,和城内的国民党人取得联系。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军最终顺利说服了傅作义将军,并在他的帮助下,和平解放了北平。

       北平的和平解放大大振奋了全国军民,在北平和平解放后的第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北平入城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的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北平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也正是在第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了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直接在北平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的重要指示。

       决定将首都定在北平,并不是毛主席一人决定的,而是他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决定的。

       就在1949年1月,北平解放之际,在东北工作的王稼祥来到了毛主席身边看望他,在交谈的过程中,毛主席对王稼祥说:“我们马上就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做决定,我应该把首都定在什么地方呢?”

       毛主席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历朝历代,不是把首都定在西安,就是南京、北京、洛阳、开封,你说我们的首都应该定在哪里合适呢?中央已经拟订了初步方案了,但是还没有得出最后的答案”。

       王稼祥是一位非常儒雅的学者,他不仅对马列主义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而且为人还非常正派,他的意见对我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听了毛主席的话,王稼祥当即便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是不是可以把国都定在北平?”

       听了他的话,毛主席显得兴趣大增,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想呢?南京怎么样呢?”

       王稼祥说:“现在国民党的国都定在了南京,虽说这里地势险要,但是历史上把国都定在南京的政权,结局却不怎么好,从大宋到太平天国,包括现在的蒋介石在内,那都是短命的,当然,我说这些话也不是要搞唯心主义那一套,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南京也不适合当国都,这里离东南海实在是太近了,把这里当作全国的首都,也是一种缺陷,而从当今的版图来看,西安的位置有些偏西了,它已经不具有中心的特点了”。

       在得到毛主席的认可后,王稼祥又说:“首都应该要选一个靠中心的位置,方便统筹兼顾。洛阳、开封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是太乐观,短时间内难以改善,再加上此地会出现黄河水患等问题,一时之间无法担起首都的大任,而北平则不一样了,北平属于沿海地区,这里经济发达,是连接东北和关内的重要位置,它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更为重要的是,北平靠近苏联和蒙古,将首都定在这里,方便我们与苏联交流,更何况,北平还有辽宁和山东两个半岛作为掩护,安全性也比较高。”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北平在元明清三代都是帝都,这里的文化底蕴是不言而喻的,把这里定做首都,人民群众从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一点”。

       听了他的话,毛主席开心地笑了起来,应和道:“是呀!蒋介石的都城定在了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一代的资本家,而我们不一样,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我们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我们就定在北平!”

       1949年3月,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领导从西柏坡出发,迁到了北平,自此,北平便成了中国的政治中心,不久后,这座古城更名为了北京,正式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中共的第七届二中全会结束之后,毛主席专门找到了王稼祥,给他派了一个新任务。

       毛主席说:“如今会议开完了,接下来就要进行人事安排了,我看你还是不要回东北了,中央想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让你去苏联出任大使,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毛主席的话,王稼祥是非常震惊的,他没有想到,毛主席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一个担子交给了他。

       王稼祥曾经在苏联留过学,他对苏联并不陌生,所以他想了一会儿,便直接答应了毛主席。他说自己一定会不负中央的厚望,好好完成这个任务的。

       就在王稼祥准备赶赴苏联之际,毛主席还专门给斯大林写去了一封信,说明了王稼祥在我党内部的重要地位和杰出的能力,有了毛主席的这封信,斯大林也愈发重视起了这位去苏联的友好大使。

       在苏联担任大使期间,王稼祥始终致力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配合毛主席圆满地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访苏任务,一直到他的任务执行完毕,他才回到了中国,担任对外联络部部长这一重要职务。

       定都之事所反映的不仅是我们对首都的高度重视,更反映出了我党民主、严谨、庄重、客观的态度,如今的北京也如毛主席和王稼祥所期待的那样,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