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多少米(武汉长江大桥有多少千米)

频道:科普知识 日期: 浏览:1228

       REC

       《新中国70年 成长地标》

       这一次,

       我们带你打卡城市地标建筑,

       标记时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留下太多印记。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林立在每个城市大街小巷里的建筑。一座与你一起成长的建筑,一段常说常新的故事。 那些地标性建筑,在斗转星移之间倾诉着岁月往事,在雨雪洗礼之下彰显着城市性格,在风起云涌之际丰富着中国形象。 央视 新闻新媒体推出微视频《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 ,带你每日“点亮”一座城市地标建筑,在共和国70年蜿蜒前进的足迹中,解封历史;从一代人、一座城、一个国的成长中汲取力量。我们,唯有知来处,方能识归途。

       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12月29日,中国第一座自行勘察设计、施工,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这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举全国之力耗费8年时间建成,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

       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大桥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今天的中国,既能造世界上最长的桥,也能造世界上最高的桥,虽然路桥工程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不过提起“大桥”二字,能称为共和国记忆的,恐怕还得数 南京长江大桥

       这座大桥, 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对桥梁建设者来说,它是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座大桥;对八零后九零后来说,它是课本上需要全文背诵的课文;对岁数更大一点的中国人来说,它是岁月的写照和时代的缩影。

       大桥波澜起伏的身世, 绝不比大桥本身的壮丽逊色半分。 故事, 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起……

       NO.1 外国桥梁专家曾断言: 此处“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滔滔的江水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自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这篇需要全文背诵的课文,令一代中国人从二年级就记住了南京长江大桥。而且知道了它的几个特征: 工农兵雕塑, 红旗桥头堡, 玉兰花灯柱。

       1959年4月,定格在勘察人员相机镜头里的选址地: 水深浪急, 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 最狭处也有1100米, 水深多在15至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 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

       早在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突围向南,走到这无法过江,只好折往江西……

       图/1959年11月6日,1号墩正式开工。江北的津浦铁路(通车于1912年),江南的沪宁铁路(通车于1908年),也是在此被宽广的长江割开。因为要下车换轮渡,鲁迅两次从上海到北京,用时均需52小时。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曾来此勘测,得出的结论是, “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图/1960年1月18日,长江大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大桥建设全面启动。

       日本战败后曾交给中国政府一份方案图, 图纸显示日军曾准备 在南京下关建设过江隧道, 而实施如此浩大的工程, 自然是要达到永久占领中国的目的。 战乱频仍, 谁也没有战胜“长江天堑”。

       新中国成立后,轮渡的班次从最初的每天20班,最终提高到1958年的每天100班,但仍无法满足运输量大增的需求,连上海的煤炭供应都难以保证。虽然此处的工程条件比武汉长江大桥要复杂得多,可谓世界级难题, 但中国人还是决定迎难而上, 用当时的话,叫建“争气桥”。

       NO.2 奇迹,就是举步维艰, 他们却创下 许多“ 中国第一”。

       1960年, 梅旸春 来到浦口,成了大桥的第一任总设计师。开工初期,工地士气方盛,设备齐全,材料充足,梅旸春不分昼夜指挥,险情被他一一化解。

       图/第一代大桥建造者

       然而,热火朝天的状况没持续多久,国家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大批工程下马。梅旸春不顾病况,多次奔赴铁道部, “希望在桥墩出水后停工, 否则几年辛苦付诸东流”。 周恩来总理发话,特批大桥继续招工、购买设备,施工虽得以继续,速度还是慢下来。

       不久,梅旸春因高血压病重,瘫痪在床。1962年早春,组织决定送他到北京休养。行前,他最后一个愿望是到工地看看。这一看,成了他与南京长江大桥的诀别——当晚,梅旸春老泪纵横,对妻子说: “老天爷为什么这样恶呀, 不让我建完大桥!” 凌晨他突发大面积脑溢血,再也没有醒来。

       图/1965年11月,正桥9个桥墩前后历时7年多得以建成。1964年9月,大桥工程又遭遇建设中的最大危机:在洪水冲击下,5号和4号桥墩的锚绳先后崩断,自重6000多吨、七八层楼高的沉井在激流中作最大幅度60米的周期性摆动。 一旦主锚崩断, 不仅大桥面临着沉井倾覆、 桥址报废的危险,下游百姓也要遭殃。 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 连续抢险近两个月, 最终克服了沉井摆动,使大桥转危为安。工程施工一波三折,处处却有自力更生,也让大桥创造了中国的“许多第一”。

       图/在那个年代出生的“桥二代”许多都叫“长江”“大桥”,有的干脆就叫“桥墩”“钢梁”“铁柱”。南京长江大桥共有150多万个铆钉, 铆钉连接工艺 就出自南京长江大桥最后一任总工程师 陈昌言 的创意。这种办法就是在桥上点鼓风机的炉子,把生铁烧红,这边甩上去,那边工人接过来就迅速插进去,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无缝焊接技术。虽说是土办法,但150万根铆钉最终把大桥的钢桁梁结结实实连在一起。架梁的两年多时间里,陈昌言几乎每天在梁上爬上爬下,来回巡视,时刻提醒工人: 铆钉要烧红烧透, 进孔要正, 开裂弯曲的一定要重来。 如今半个世纪来, 桥上150多万个铆钉返修率极低, 几乎可以不计。

       图/1968年10月1日,第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1991年,陈昌言逝世, 按他的遗愿, 家人将他安葬在浦口的象山湖边, 正对着长江大桥。

       NO.3 118辆坦克驶过, 大桥,毫发无损。 1969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军区,在许世友陪同下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站在大桥上,毛主席问许世友,长江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要?为检验长江大桥的承载能力和部队的应急作战能力,1969年9月初,许世友决定调动一个装甲团从长江大桥上穿过。大桥刚建成,如果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怎么办?军区常委会上,反对声此起彼伏。

       图/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这标志着大桥全线正式通车。

       经过参建专家反复论证和测试,

       9月25日夜,装甲团早早出发。从花旗营至北桥头堡,118辆坦克一字排开,车与车间隔50米,整个车队绵延近10公里。 第二天上午9时许, 坦克车队缓缓从大桥驶过。 11时,整个车队全部通过大桥桥面。

       当时媒体报道,60万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一蔚为壮观的历史画面。坦克过完后,大桥竟毫发无损。

       据不完全统计, 南京长江大桥从通车至2013年, 共发生35起桥体被撞事故, 但这些撞击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伤害。

       最悬的一次,是2013年一艘万吨海轮碰擦大桥桥墩后沉没,船员全部获救。沉没货轮荷载12539吨,再加上它自重约7000吨,整体重量达2万吨左右。 而大桥仅有擦伤, 公路与铁路通行都没受到影响。

       建成于特殊时代的大桥,为什么能成为“桥坚强”?因为从一开始,大桥就用高标准施工来保证质量,还立了一条规矩“ 不行就推倒重来 ”。铁路北引桥的9号墩墩身、南岸的25号墩座曾经在建设中被检测出了质量问题,都被炸掉重建了。

       NO.4 50岁的它, 归来仍是少年!

       1968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三分之二版面报道了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消息,剩下的三分之一版面是关于新的氢弹试验成功的消息。

       1960年,大桥还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作为国家的形象与骄傲,它接待了15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代表团。上世纪70年代,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 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图/大桥的身影曾经无处不在

       2016年2月5日,南京长江大桥被认定为危桥。已有48岁“高龄”、不堪重负的它,终于迎来了历史上首次封闭大修,工期长达27个月。

       大桥在去年10月重新亮相,惊艳了南京人的朋友圈。 “现在,长江上已有100多座桥。

       一座座气势磅礴、千姿百态的桥,让全世界叹为观止。 其实,我们的桥梁建设者, 建的不仅是大桥,我们是在写诗, 抒发对祖国的深情。 而南京长江大桥,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常荣五如是说,当年最年轻的工程师如今已白发苍苍。

       有一种感动叫死后 也要守着南京长江大桥长眠, 有一种付出叫几十年如一日, 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力更生, 有一种技术叫中国技术, 有一种力量叫中国力量!

       南京长江大桥, 关于共和国的光荣与梦想, 记录仍将继续。

       内容/整编自北京日报《南京长江大桥绝地重生:50岁,归来仍是少年》作者/孙文晔

       监制/李浙 策划/王元

       制片人/俞凡 编导/何慧

       摄像/邢飞月 吴丛熙 剪辑/吴丛熙

       编辑/王若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