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美国人均年收入(俄罗斯月薪一般多少)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31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仅为956万人,不仅创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也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低。

而根据全国卫生系统的预产期统计,预计2023年新生儿数量将不到900万人。

即使是在前一个人口增长波谷的1961年,新生儿数量也达到了将近1200万人,约等于2020年的新生儿数量。

在解放以来70多年的历史上,我们查不到这样少的记录,如果再往前查,从解放之前不太完善的数据中大致可以看到,2022年的人口出生数量和1944年的人口出生数量大致持平。

1944年是抗日战争的倒数第二年,全国出生了971万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年出生人口即增至1000万以上。

已经有许多人指出,人口增长规模回落至解放前,这是一个巨大的警讯。

如图

18世纪后半叶,西方政治经济学作为启蒙运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开始蓬勃兴起。

在欧洲大陆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围绕着专制和民主制度的弊端展开激烈辩论时,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出版了其扛鼎之作《人口论》。

这本书问世之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长期论战,有部分理论被后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证实,也有部分理论被证伪。

如今马尔萨斯三理论依然在学界流传并被奉为经典:

第一,人口的数量会受到生活资料数量(例如食物、饮水、住房、教育、医疗等必需资源)的制约;

第二,反过来说,生活资料数量增长会导致人口的增长;

马尔萨斯

第三,人口的过快增长会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人口数量和生活资料的数量再次回归平衡。

其实对于如今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来说前两点相当于常识,真正有意思的是第三点,马尔萨斯把限制人口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方面:

第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贫困,造成有一部分人因无力负担家庭而决定推迟结婚或不结婚,这种趋势对人口的影响是长期和温和的。

第二方面:过多的人口对有限的生活资料的争夺会导致饥荒、瘟疫、战争,从而快速并剧烈地减少人口。

两种因素都会使得人口和资源回归平衡,其主要区别仅在于时间周期的长短,一个可能需要30年,50年,另一个只需要一两年,三四年。

解放之前的中国,天灾频仍,战乱四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人和手工业者终日挣扎在贫困线上,加上医疗条件差,母婴死亡率极高,因此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解放前的儿童

据部分史料记载,1840年中国的人口已达到4亿,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超过33%,而整整一百年后中国人口才5亿出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已下降到22.6%。

那时候的中国许多人没饭吃,没房子住,没医可看,甚至没衣服穿,这充分证明了有限的生活资料对人口数量的制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领导五亿多贫苦的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全国人口中的重新分配。

“三大改造”也基本上消灭了资本家和剥削制度,摧毁了原来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对国民经济中绝大部分部门的垄断。

随着农业开始集约化经营和大规模农机、化肥的使用,粮食产量连年攀升,1949年人均粮食数量209公斤,1976年人均粮食数量305公斤。

不要看人均粮食数量只增长了46%,实际上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2%,这一增长水平是相当惊人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也就比1976年增长了140%。

中国粮食单位产量同样节节攀升

伴随着粮食产量的攀升,还有教育和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宪法》第46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到70年代中期,全国农村办起了超百万所小学,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队,高中不出社”。

1950年,全国的医院和诊所数量可以统计的才3300多个,到1976年增长为85000多个,医生和护士人数134万多人,增长3.3倍,除此之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在农村活动的“赤脚医生”。

新中国的人口红利时期,由毛主席亲自拉开序幕。从1949年到1987年,中国人口在短短37年内就实现了翻番的惊人增长。

而从1987年到现在的36年,中国人口总共增长了31.3%。

整个60年代几乎都是婴儿潮

1960-1969年,中国总共出生了2.4亿多人,这一代人刚好赶上了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中国参与国际化分工,赶上了现代化的末班车。

他们是真正的“人口红利”的一代,1978年-2018年他们从走进社会到退休的40年正好经历了中国社会最为波澜壮阔的40年。

这40年里,中国的年GDP从3700亿一路飙升到近92万亿,全社会产生了上千万亿的财富和资本积累。

到这里为止,中国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构想实现的。

除了创造大量物质财富,60后还成功延续了“人口红利”,1980-1989年,在计划生育已经开始展现其政策威力的情况下,“60后”又为中国贡献了2.2亿多的人口。

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是独生子女,“80后”也因此被戏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惨的一代人”。

无题

他们小的时候,上大学是不收费的,等他们长大的时候,上大学开始收费了,而且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的时候,公立高校每年几千块钱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不要说那些民办高校都是一年大几万的学费。

当然,自己的学费贵也就罢了,但等到80后开始生儿育女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孩子的学费才是真的贵!

其实小编我已经很久没有关心幼儿园的学费,但最近看到自己所在城市幼儿园学费的排行才是惊掉了下巴:最贵的幼儿园学费竟然达到了15万/年!

打着“双语教育”、“外籍教师”旗号,学费七八万,五六万的幼儿园大行其道,难道幼儿园都这么卷了吗?

学费贵点也就贵点吧,只要收入高也是可以承担的,但问题是:80后的收入到底增长了吗?

80后小的时候,工作是包分配的,等他们长大之后,社会开始实行自主择业了,有关系有背景的都去了国企央企,没关系的只能去私企或者待业。

排队参加招聘的求职者

没办法,2022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69万元,也就是每月3000元的水平,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十三年寒窗,最后换来月薪三千,还朝不保夕。

年龄最大的“80后”刚刚成人那一年,1998年,中国彻底取消福利分房,房价从此一飞冲天,1998年北京商品房价2000元/平米的都很少,到了2023年北京新房均价已涨到了60000+,涨幅3000%。

北京的房价是全国房价的缩影,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城,中国在短短十几年内造了大量商品房,到2023年根据住建部的数据,全国城镇商品房有3.63亿套。

如果按3口之家的标准计算,3.63亿套房子可以为10.9亿人提供住房,但全国城镇人口才9亿人。

当代中国最神奇的故事是:中国的房子套数早已供大于求,结果绝大部分人买不起房。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为社会贡献40年的汗水和心血,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可能还不够买一套房。

这就是现实

虽然食物、饮水等基本的生活资料不稀缺了,但住房、教育、医疗等满足高级需求的生活资料却越来越稀缺。

如今马尔萨斯第三理论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有一部分人因无力负担家庭的开支而决定推迟结婚或不结婚,并直接导致了新生儿数量的断崖式下跌。

作为当下生育主力军的90后表示:我们没享受到人口红利,所以我们也不生了。

但细推人口增长速度的不正常下降,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是:为什么社会财富的增长没有造成收入水平的同比例提升和和生活资料的丰富?过去40年的人口红利到底造福了谁?

像中国人这么勤劳安分的,放眼全世界估计也很难找到了,就以周平均工作时间来算,中国人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位居世界前列,这还不包括没有被统计在内(老板也不承认)的加班时间。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人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最后全国人民人均月收入三千,相当于51.8万亿,只占2022年GDP的42%。

无题

2022年美国人均收入3340美元,国民收入占GDP的53.2%。2021年英国人均收入20206英镑,国民收入占GDP的58%,就算是一向以勤劳闻名的日本,国民收入占GDP的比例也有49%。

就算按49%GDP的标准,7%的GDP相当于8.4万亿,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多发2个月收入,那么多钱到底被谁拿走了?

这钱不是国家拿走的,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万亿多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万亿,相当于还背了6万多亿的债,根据审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央财政赤字为26500多亿。

这钱不是央企国企拿走的,“两桶油”动不动就喊亏损、国家电网一年亏损178亿,高速公路一年亏损4000亿……央企国企就如同劳模,只计付出,不计回报。

这钱不是房企拿走的,2022年规模最大的50家上市房企总共亏了838亿元,全行业大半房企都是亏的。

这钱银行拿走了一部分,但也不是最主要的,2022年主要的商业银行净利润合计为2.3万亿元,跟GDP的差额相比只能算零头的零头。

房企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不知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