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青瓷剧情分集介绍(青瓷徐艺和辛然最后结局)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70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郑连根

我坐在我的陶轮旁。

把泥球丢进陶轮中心,沾湿手开始拉坯,现在我要做一只瓷罐。右手手掌护着泥球的外缘,左手三个手指伸到泥球中心用力撑住。罐壁竖了起来,罐体成型,好似呼出一口气,在说着什么。这一刻,我既在此间也在别处。完全在别处。因为瓷泥既存在于当下,又穿越历史而来。我的工作室在南伦敦南环路边上的图尔斯山,在一溜鸡肉外卖店和彩票投注店后面,左右是几家室内装潢店和厨房细木工作坊,而当我在做这知罐子的时候,我同时身在中国。瓷器就是中国。瓷器就是前往中国的路。[1]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一书,作者是埃德蒙·德瓦尔。他1964年出生于英国诺丁汉,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主修文学。后来,他对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竟然成了世界级的陶瓷艺术家。

他同时还是一位作家,他写的《琥珀眼睛的兔子》一书曾登上《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第一名,《纽约客》杂志载文赞誉他是“最擅长说器物故事的大师”。《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一书很能体现他陶瓷艺术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他通过寻访瓷器圣地,向人们展示了一部精彩纷呈的中西文明交流史。

陶瓷,从技术发展成艺术,再发展成串联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这其中确实诸多值得言说的故事。

首先要说的,是技术升级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论是:一项技术的充分发展往往会催生出另一项技术。中国的制瓷技术就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发展出来的,这种状况,恰似生物界的蛹蜕变为蝶。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烧制陶器。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人们在玩泥巴的时候发现,黏土经水调和后可以塑造成各种容器。这 些容器晒干后变硬,可以装一些固体物质,比如粮食。

偶然的机会,人们捏出的这些容器被火烧了。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人们发现烧过之后的容器不但硬度增加了,而且这些容器经水浸泡也不会再变型、渗漏了。这个时刻,陶器便产生了。

中国是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考古证明,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了。人们在不断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技术一步步地提高。

最开始,人们是在地面露天烧制——在地面推上木柴,把晒干的陶坯摆在木柴之上,然后点火烧制。这种方法非常简便,但烧制的温度不高,陶器的各个部分也受热不均。

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窑烧:选择适宜的地形,掘地成窑,把陶器放在窑里。燃料放在窑底,点燃后,火焰由四周的火道进入窑室。如此一来,人类烧陶的技术就提高了一步。

随后人们又发现,如果改进窑室的形状,建造有烟囱的窑炉,则窑内的温度还可继续提高。人们不断改进窑炉,不断提高烧陶的温度,当烧陶的窑炉温度超过1200℃时,陶器变成瓷器的时刻也就出现了。

这样的时刻出现在商朝早期,当时,人们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器的过程中烧制出了原始瓷器。由于原始瓷器多呈青绿色、青黄色或豆绿色,所以人们将其称为“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是由陶器发展到的瓷器阶段的一个过渡阶段。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到了东汉时期,中国人终于完成了决定性的一跃,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谈一下瓷器和陶器的区别了。虽说制瓷技术是在烧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瓷器和陶器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核心的区别有三点,一是原材料的选择。 烧制陶器使用的原材料可以是各种黏土,而烧瓷则必须使用富含石英、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陶器的烧成温度比较低,多在700—1000℃之间,胎体基本烧结,不再遇水分解即可。瓷器的烧成温度比较高,要在1200℃以上,至少也要1100℃以上。陶器没有瓷化,吸水率较高,敲击之后,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瓷器的胎体已经瓷化,不吸水分,敲击之后,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第三点区别是有无胎釉。瓷器有胎釉,而陶器没有胎釉。

按照上述标准,专家们认定,中国成熟瓷器最早出现在浙江绍兴上虞一带的越窑,时间是东汉。这一时期,越窑烧制的青釉瓷器,完全符合瓷器的检测标准。这标志着中国人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到成熟瓷器的跨越。而上虞也成了举世公认的瓷器发源地。

发明了瓷器,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一大贡献。原因在于,陶器在世界各个古代文明中心都出现过,虽然时间有先有后,样式和风格各有不同。可是瓷器就不一样了,能够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明制瓷的,只有中国人。对于这种现象,有一句话概括得非常到位:“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2]

烧制出成熟的瓷器之后,中国人的制瓷技术不断进步,自东汉,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的制瓷技艺日臻成熟。而且,烧造瓷器的地区也不断从浙江向外扩展,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相继有了烧制青釉瓷器的磁窑。

中国北方烧制瓷器的历史晚于南方,但是中国北方的窑场在烧制青釉瓷器的基础上,在南北朝时期烧制出了白瓷。从青釉瓷到白瓷,是烧制瓷器技术的又一次升级。青釉瓷和白瓷的根本区别在于含铁量不同。白瓷的胎与釉中含铁量显著减少,这意味着人们掌握了原料成分与瓷器呈色之间的规律。

讲完技术升级的故事,接下来要说是瓷器从技术到艺术的跨越。

白瓷自南北朝时期开始烧造,到隋唐时代进入到成熟时期。唐代白瓷以河北的邢窑最为著名。邢窑最初也是烧造青瓷的,后来慢慢过渡到烧造白瓷,到了唐代,则成了白瓷的主要产地。我国陶瓷史上所谓的“南青北白”的格局也正是在唐朝时形成的。对此,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生产成就的高度概括。北方白瓷的烧造,是制瓷技术的新创举,我国因此成了世界上最早拥有白瓷的国家。

宋朝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社会重新稳定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对瓷器的需要量迅速增加,瓷器的制作技术也随着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生产有了官窑和民窑的区分。皇室需要的高级瓷器,由官办瓷窑烧制。官办瓷窑严格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造型多仿古,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经济上不惜工本。可是,官窑烧制出的瓷器仅供皇室使用,严禁平民使用。如此一来,普通百姓需要的瓷器就只能由民间瓷窑生产。

最初,官窑生产出来的瓷器都是出类拔萃的精品,可是,宫廷对瓷器需求毕竟有限,宫廷没有订单的时候,官窑只好停止生产。 这种时烧时废的状况限制了官窑的发展速度。与之相比,民间窑场因为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反而发展迅速。民窑产生的瓷器只要销路好,就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种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各个窑场争相烧制。而且,一窑创新,各窑模仿,在竞争中,烧制技艺和装饰水准均不断提高。

宋朝是青瓷发展的一个独特时期。宋朝儒雅的社会文化氛围,低调内敛的审美追求,精湛纯熟的制瓷技艺,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宋朝的青瓷制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朝生产青瓷著名的窑场有汝窑、官窑、钧窑、龙泉窑等,它们各具风格,共同创造了青瓷艺术的高峰。

宋代的白瓷生产则以定窑最为著名,定窑烧制的瓷器,技术纯熟,造型典雅,装饰精致,揭开了北方瓷器发展的新篇章,也引发南方白瓷蓬勃发展。宋代南方白瓷生产典型代表就是景德镇生产的白瓷。景德镇白瓷在宋朝的异军突起,开拓了中国瓷器发展的新天地。

到了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技艺日臻成熟。这时,优质的白瓷也给彩绘艺术提供了新的载体。元代著名的釉下彩绘装饰有青花与釉里红,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到了明清两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传统的制瓷技艺更加规范。釉下彩绘装饰发展的同时,釉上彩绘装饰也在创新中得到发展。明代的五彩装饰颜色鲜明,感染极强。清代的古彩装饰刚劲挺秀,粉彩装饰色彩柔和,珐琅彩装饰富丽典雅。

一句话,中国人不仅发明了瓷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制瓷技术的同时,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瓷器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说瓷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从唐代开始,中国瓷器就开始远销海外。最先销售的是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到了16世纪,中国的瓷器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销售到了欧洲。到了17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垄断了海上贸易,中国瓷器也通过荷兰人之手销售到欧洲。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则直接来华进行瓷器交易。

随着中国瓷器的输出,制瓷技术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最早向中国学习制瓷技术是朝鲜。 朝鲜人在10世纪初学会了烧制瓷器。随后,日本、埃及也学会了烧制瓷器的技术。欧洲最先学会中国制瓷技术的国家是意大利,他们在1470年学会了中国的制瓷技术。德国则在1709年学会了中国的制瓷技术,随后,法国、英国、荷兰、美国等国也先后学会了中国的制瓷技术。

谈及瓷器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还有一件趣事值得一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带给毛泽东主席的礼物分别是:一件瓷塑作品、一颗加利福尼亚红杉树、两头阿拉斯加麝牛。这件瓷塑作品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的贝姆瓷器公司制造的,造型是两只白天鹅带着几只幼鹅。在如此重要的外交场合,尼克松的礼物当然是精心挑选的——瓷器在此时成了中美两国传递善意的媒介,它的文化符号功能再次彰显无疑。

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制瓷技术,中国的瓷器文化丰富多彩,中国自唐代以来就与外国进行大规模的瓷器贸易。所以,在很多外国人看来,瓷器简直就是中国的代名词。在英语和阿拉伯语中,“瓷器”和“中国”均是同一个词。 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看出中国瓷器对世界影响之深远。

[1] 《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英)埃德蒙·德瓦尔 著,梁卿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版,5页

[2] (《中国陶瓷全集》第一卷,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2月版,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