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学古琴的最佳年龄(为什么弹古琴的女人不能碰)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7

      

       古琴的音乐思想是不争,不是吃苦,也不是教育孩子。古人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思想,不为营生,也不为炫技。——任景利(管派古琴传人)

       整理完任老师的访谈录音,我终于放下了对古琴的执念。曾经我一度打算等孩子六七岁能识文断字了,就送他去学古琴,宜早不宜晚。古代士大夫抚琴的风雅、气度,令人心生向往。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习得这般风度。但听过任老师的一席话,我对孩子学古琴这件事有了更多思考。

       任景利老师,管派古琴传人,1967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高级教师。他的童年无拘无束,用任老师的话说,“爬树捉鸟下河摸鱼”和同龄人并无二致。1985年,命运为他推开了一扇门,他开始师从著名齐派画家李苦禅弟子徐冬鹏老师,学习国画。1991年到1994年他就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艺术专业,师从欧阳中石、卜夕阳、金运昌等老师。这些经历不得不说是任老师走上古琴之路的极好铺垫,后来机缘巧合,任老师师从著名管派古琴大师王迪先生,成为管派古琴的第三代传人。

      

       学习古琴切忌功利,不为营生,不为炫技

       任老师常说,古琴不是给人表演的,它是一种自我表达,表达抚琴人的思想、情绪。古琴是古代士大夫阶级的文玩,被称为哲学的音乐、音乐的哲学,它完全独立于中国乐器之外。如果抱着很强的功利目的去学习古琴,那就与古人的意图相违背了。

       在我身边,打算送孩子学古琴的妈妈并不少,有的是把古琴作为一门国学乐器,希望孩子考级参加比赛获得证书;有的觉得古琴琴音悠远,能修养孩子的气质和性格;有的是认为古琴学习过程枯燥,更能磨炼孩子心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学古琴的过程中有所得。而“有所得”对于学习其他乐器来说,并无不妥,却唯独和古琴的本质,南辕北辙。

      

       古琴不是音乐,而是哲学,孩子是较难理解的

       任老师从23岁开始师从著名管派古琴大师王迪先生学习古琴,这个年龄在很多人看来真是“太晚了”,但这也许恰恰说明了古琴和其他乐器的不同。古琴,在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后再学习会更好。

       首先,古琴的弹奏并不是单纯地学习乐曲乐理,而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古琴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哲学。是在用琴声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处世态度……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对人生及世界的思考之上,经历简单的孩子是很难做到这点的。

       其次,弹奏古琴并不像弹奏古筝,不能借助义甲,需要直接用手指和琴弦摩擦。孩子的小手还比较稚嫩,长期练习,尤其是不太正确地教习方式,可能导致磨破或疼痛。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使孩子喜欢古琴,心向往之,也会因为疼痛畏惧,会因此打击孩子学习古琴的积极性。弹奏古琴应是轻松抚琴,享受其中的,不应该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

      

       第三,古琴无法自学,入门老师极为重要。市面上的古琴学习班良莠不齐,如果缺乏辨别能力,学习了错误的指法,轻则走了弯路,重则可能致残。还是等孩子稍大些,手部承受力更强,对世界的感受也更丰富的时候,再学习也不迟。

       任老师说:“如果想要从小培养孩子对古琴的兴趣,并不一定要通过正式学习弹奏古琴来实现,可以先从欣赏古琴曲开始。”《流水》、《广陵散》都是非常有名的古琴曲,孩子应该从小就欣赏和熟悉。其中,管平湖先生弹奏的《流水》被保存在金唱片里,于1977年被美国的“发现者”号送入了太空,可见此曲艺术价值之高。别国尚且视我们的琴曲如瑰宝,作为中国的孩子,如果从没听过,是不是太可惜,太不应该了呢?

      

       古筝华堂 弦响 用以娱人,古琴大音希声用以娱己

       古琴,所谓大音希声,它弹奏出来的声音的确很轻。这是因为在古代,古琴从设计之初,就不是用作表演的。而是用于和弹琴者进行自我交流的。古琴是一位朋友,可以在深夜倾谈,所以不需要很大声,只要自己听得见就足够了。

       而古筝的出现,恰是为满足“君王之乐”的需要,天生就是“娱人”的属性。所以需要声音响,适合表演。

       任老师说,古琴和古筝虽然长得像,但并没有可比性,古琴娱己,古筝娱人;古筝是乐器的属性,而古琴很少会被纳入乐器的范畴,古琴是可以促膝夜谈的朋友、是表达内心的工具和出口。古琴是不属于舞台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一门乐器,拥有更多表演的机会,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选择古琴是不合适的。

      

       任老师提醒妈妈们,这些年,传统文化热度飙升,国学培训班、古琴培训班、传统技艺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妈妈们希望孩子亲近传统文化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传统文化不够了解,甚至曲解,就很难明确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或技艺的正确方向。

       古琴排在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古代文人用古琴与自己的精神对话,与天地自然对话。而我们现在对古琴的学习传承,也要重在对老一辈古琴家精神的传承,对古人古心的传承上。否则也就失去了让孩子亲近古琴最初的本意了。

       中国文化,不能激进,要慢慢理解。古琴学习三分指法,七分人品。古琴传承,重点不在技法,而在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