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王顺友事迹(最美邮递员王顺友)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32

       “我掉队了,一个人走,积雪没过脚踝,只能听到风,还有自己。” 10多年过去了,石进依然清晰记得跟王顺友走过的那段邮路,她跟两名男同事一起采访王顺友,并体验王顺友走过的难以想象的艰辛。

       石进最早采访木里县的马班邮路是在2000年,此后,这个凉山日报的女记者又多次采访了木里县乡邮员王顺友,跟王顺友成为朋友,并成为王顺友的传记作者。

       2021年5月30日,王顺友因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逝世,享年56岁。石进获悉这个消息时无比震惊,她翻看着采访王顺友的资料,她告诉记者,那些清晰的记忆如同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悲痛也跟着涌上心头。

       2005年,王顺友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中写道,“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公开资料显示,王顺友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等荣誉。

       ↑石进在马班邮路上采访王顺友

       “看上去那么普通”

       朴实得近乎木讷 就怕别人说他不厚道

       石进最后一次见王顺友是在2019年,凉山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宣讲会上,54岁的王顺友身着崭新的邮政制服,胸前10多枚金色的奖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在石进看来,“他还是那个样子,善良、朴实,保持着本色。”

       “他看上去那么普通,不善言辞,憨厚朴实得近乎木讷。”十六年前的2005年1月10日,石进在日记里写下在木里县邮政局第一次见到王顺友的印象。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完全无法把眼前的这个人和心目中的那个20年如一日、顶风冒雪在艰险的邮路上跋涉了26万公里的孤胆英雄联系起来。

       石进后来写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的报告文学,也算王顺友的传记,这本书于2012年出版。石进在后记中写道,“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当我悠闲地看着电视或者书报,当我在舒适的茶楼里和朋友们约会聊天的时候,我会突然想起王顺友。 想着他此时是不是还是独自一人在大山里,喝着粗劣的土白酒抵御寒冷;是不是还在篝火旁流着眼泪,唱着自编的山歌,想念着远方的亲人。

       ↑石进所写的《王顺友》的目录

       石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前后多次采访王顺友,跟王顺友一起走邮路,也跟王顺友去北京等地做报告。得知王顺友去世的消息后,她赶紧给王顺友的儿子打电话了解情况,“心里特别难过”。

       石进曾撰文写道,“高原上的各民族兄弟,都讲究做人要实在、诚恳、厚道。”她至今记得王顺友说过的那句话,“我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怕别人说我工作没做好,对人不厚道。”

       “他说最怕孤独

       山峰上的路像刀口 他一年360天在路上

       “一路上,随着海拔渐渐增高,大家的呼吸也逐渐困难。骑在马背上,我感到天在转,地在旋,山在晃。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爬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拔近5000米的巴桑垭口。这里,山峰异常险峻,寸草不生。通向垭口山顶的所谓的路也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一不小心,人马就会踩滑,而下面则是万丈深渊。

       站在山巅,感觉就像是踩在刀口上。风大得像是要把人掀翻了。我缩着脖子,手脚并用,爬翻过了那窄窄的、只有一个人宽的山崖路。山的另一面,风小了许多,但山路一下子陡得让我的双腿直打哆嗦……天哪!难道这就是马班邮路吗?!与其说是在采访,还不如说是在挑战生命极限。”

       这是当年采访木里县马班邮路时,石进写的一篇日记。

       ↑王顺友一个人走在大山里的邮路上

       石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005年,她和凉山日报的两名男同事一起去采访王顺友,并跟王顺友一起体验了马班邮路的艰辛。在海拔4000多米的一段山路上,她掉队了,一个人走在大山里,一脚下去,雪没过了脚踝,周围寂静无比,只听到风声,还有自己——那是自己的喘息和心跳。

       王顺友当年走的那段邮路,往返584公里,包括几个乡镇。他需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察尔瓦山,也要走海拔只有1000米的雅砻江峡谷,上山时越走越冷,下山时又不断脱衣服。

       石进介绍, 王顺友一趟邮路往返要走14天,一个月走两趟,一年360天都在路上。因为木里人烟稀少,每趟至少6天要在野外过夜。 冬天里大雪纷飞,他的帐篷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塑料布,几根棍子支起来,几块石头压着边缘,能挡雨,但挡不住风……

       石进说,这是很难想象的,自己当年大白天一个人落单在山里,就心生恐惧。而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面对大山的空寂,面对深邃的黑夜,“应该是怎样的孤独和恐惧?”

       当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顺友说路上的艰苦和危险都能克服,最怕的是孤独,他以前不喝酒,走邮路后就离不了酒,“喝酒是给我壮胆的,又是打发寂寞的,又是驱寒的”。

       ↑夜晚,王顺友升起篝火抵御寒冷

       “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马班邮路乡邮员”

       最大梦想实现 乡上通路再也不用翻山

       “那天晚上,我们宿营在察尔瓦山腰,天上繁星闪烁,空中却大雪纷飞。因为海拔高,煮出来的饭和肉都是夹生的,换成面条也煮成了面坨坨,吃到嘴里还是生的。在漫天风雪里燃起的篝火边,王顺友就着半瓷碗白酒,边喝边说边唱山歌。”石进撰文写道,她想到王顺友在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面对随时都可能遇上的危险时,应该是怎样一种极端负责的工作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石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王顺友的父亲也是一名邮递员,王顺友10多岁开始,就跟父亲一起走。19岁那年,父亲把手中的缰绳交到他手里,嘱咐他“不要丢失、损毁邮件”。 从此,王顺友把邮件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有一次王顺友滑索道过雅砻江时,绑在身上的绳子突然断了,人掉在江滩上,而邮包却掉在江中。王顺友不顾自己不会水,跳入齐胸深的水中去捞邮包。当他捞上邮包爬上岸,人已经累得瘫倒在地上。

       ↑王顺友把邮件送到村民家中

       “乡上有柏油路,村上有硬化路,家门口有入户路。前年,去我老家白碉乡的油路也修好了,再也不用翻海拔四五千米的察尔瓦山了。如今,木里县的马班邮路,全部都是汽车和摩托车在送邮件了。”2019年见面时,王顺友非常感叹地告诉石进。

       石进说,多年前采访王顺友,问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王顺友就说,“希望能把木里的公路建设好,我们投递员能开着汽车送邮件,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马班邮路乡邮员。”

       如今,他的梦想早已实现。 那段马班邮路,已经成为历史,王顺友是那段历史里闪耀的旗帜

       ↑石进早前与王顺友的合影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江龙 图据石进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