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丘陵的地形特点(十六种常见典型地貌)

频道:科普故事 日期: 浏览:1247

       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二、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

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但只有岩浆喷出才能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如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滑坡、堰塞湖等

       4.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

板块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三、地质构造

       1.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岩层形态上判断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2.常见地质构造研究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

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地下水出露成泉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煤矿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油、气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

避开断层

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开向斜

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隧道选在背斜

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

       四、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

       概念: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侵蚀和搬运

       (1)流水侵蚀和搬运

部位

侵蚀表现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山区

下蚀作用强

常形成峡谷、瀑布

河流转弯处

侧蚀作用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坡面

水流冲刷地面并下切

会形成沟谷

       (2)风力侵蚀和搬运:风沙流是一种常见的近地面沙粒搬运现象,磨蚀作用在近地面最为明显。

       (3)冰川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

       (4)波浪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滨海地带。

       3.堆积

       (1)概念: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搬运能力下降等原因不再继续搬运而发生沉淀、沉积的过程,称为堆积作用。

       (2)规律:通常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五、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