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优化电池充电(苹果明明在充电但电量始终不变)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50

近日,苹果开放了MFM(made for magsafe)认证,解决了iPhone使用第三方无线充电器功率只能达到7.5W的问题,很多厂商都顺势推出了经过MFM认证的磁吸无线充电器。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安克三合一无线充电器的使用体验,自费购买,文章可放心阅读:

早在21年,安克就推出了类似概念的多合一充电器,但遗憾的当时苹果没有开放MFM认证,而且不支持为Apple watch充电。

而三合一就是可以同时为iPhone、AirPods、Apple watch三个设备充电,其中iPhone可以达到15W的最大功率,而AirPods和Apple watch也可以达到5W的功率。

包装盒正面印有充电器的外观和主要卖点:三合一、轻便、可调节角度。

背面则是充电器的相关参数、兼容设备、生产厂商等信息。

包装盒内是充电器本体、30WUSB-C电源适配器、1.5mCC线。

电源适配器支持折叠插脚,体积也说得过去,但这个做工……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这个“ANKER”的标,我还以为是哪个三无厂商的杰作,接缝宽、塑料感强、甚至还能看到毛刺。

充电器本体采用的是方盒式设计,外形近似于一块正方体,(60x60x63.4mm)重410g,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稍微轻一点,拿在手里很有分量。

主充电位可调节角度(60°),阻尼感很强,完全可以撑得住手机的重量,经过实测吸力和Apple原厂的MagSafe充电器接近,即使是稍微厚一些的手机壳也可以吸附在上面充电。

手表充电模组采用可伸缩设计,集成到了充电器侧边,按一下即可弹出,

需要说的是,手表充电模组的阻尼感做的很糟糕,我买的这个充电器甚至无法完全自然弹出,需要手动拉一下。

而主充电下面就是AirPods充电的位置,在顶部的磁吸模块展开之后,即可为AirPods无线充电。

由于设计原因,这个位置只能为小型设备充电,没有办法放下目前市面上任何尺寸的手机。

主充电位(iPhone)独立充电:

因为直接拿的苹果的模组,所以表现和原厂充电器基本上是一致的。

算上两个空位的空载以及无线充电的功率损耗,表显功率是20W出头,实际到手机端接收的功率可以达到15W。

满血运行5分钟左右就会因为发热降功率,实际上30分钟能充将近40%,从1%到充满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

比较离谱的是为不支持magsafe的iPhone充电时(iPhoneSE2),表显功率最高也能飙升到15W左右,原因未知。

副充电位(AirPods)独立充电:

也就是AirPods充电位,事实上这个充电位也可以充其他支持QI协议的小设备,如果耳机是其他支持无线充电的款式,也可以使用这个充电位充电:

说来惭愧,我的耳机不支持无线充电,本来准备拿这个位置给二代SE充电的,结果发现线圈的位置很靠里,即使像SE这么小的4.7寸手机也没有办法正常充电,勉强挤进去了充电速度也很“感人”,准备拿来给备用机充电的朋友们注意了。

Apple watch独立充电:

遗憾的是Apple watch充电位不支持快充,最大功率基本接近宣传数据:

实际测试下来充满一块未开启“优化电池充电”的S8需要80分钟左右。

同时充电:

理论上三个位置同时充电功率可以达到25W,但事实上三个设备都没有办法长时间保持最大功率充电,整体下来表显功率仍然是20W出头,如果算上AirPods充电位,随机附带的这个30W适配器基本上可以满足充电器的功率需求。(再次吐槽:这块充电头做工真的不怎么样。)

由于MFM认证是直接从苹果拿的磁吸模块,具体可以参考原厂磁吸无线充电器的表现。

目前市面上和安克这款充电器在外形上最接近的产品应该是PITAKA的三合一充电器。

采用了正面充手机、背面充耳机、侧边外接充手表的“三合一”方式,价格基本接近安克,优势在于可独立作为磁吸充电宝和Apple watch便携充电器使用。缺点则是…………没有MFM认证,功率只能达到7.5w。

个人觉得是不值得购买的。

如果论设计理念,早在iPhone12系列刚刚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三合一产品,有的是自带watch充电位,有的则是需要将watch充电器放在固定位置,比如倍思的这款“三合一”充电器就是将一个磁吸充电器和一个普通充电器集成到了一起,并加入了一个watch孔位,需要使用自带充电器充电。

这类产品如果在预算不足,而且确实有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考虑,需要占用Apple watch的原装充电线。

性能上最接近的是绿联的这款,同样支持MFM认证,可以实现15W的功率,设计理念和安克这款充电器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为了同时满足三个设备快速充电。

价格方面相比安克略便宜一些,但便携性几乎约等于0,没有办法出门携带。

从实际体验来看,这款充电器除了价格高和耳机充电位放不下手机之外,几乎找不到什么bug。非常适合iPhone+AirPods+Apple watch全家桶用户使用,工作时随手将手机和手表放在充电器上也可以实现随用随充,即拿即走~

三合一的设计也彻底解决了桌面上凌乱的数据线,只要一根CC线就可以满足三个设备的充电需求,非常新奇的设计理念。

作为居家或者办公使用的话,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而官方对其卖点宣传之一是:“轻巧在手,便携出行”,但我想为准备买来外出携带的朋友们泼一盆冷水,30w适配器+CC线+充电器本体的体积算不上小,而且“耳机随时充电”也属于伪需求,以AirPods为例,算上电池盒有24小时的续航,完全可以实现两天一充,只要利用iPhone充电的间隙稍微充一下就好了。

所以,完全没必要带这么个大方盒出门!

出门带原装数据线肯定不够便携,在这里我的建议是来上一个这种U盘造型的手表充电器,带认证的100多,不带认证的只要20多块钱就能拿下~再搭配一根lighting数据线和USB-C充电器就可以实现三个设备同时充电了。

后续入手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测评~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