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卢沟晓月(卢沟桥门票预订官网)

频道:科普知识 日期: 浏览:1249

       卢沟桥东头,桥的北面有四根蟠龙宝柱。中间立一块大石碑,刻着四个大宇“卢沟晓月”,是乾隆的御笔。这块碑至今还在桥头站着。从那以后,“卢 沟晓月”也就成了“燕京八景”之一。

       这块碑是怎么题下的呢?

       传说,卢沟桥是座神桥。自从有了这座桥,这地方的月亮比别处升得都早。平时每月初一、..十晚上,往桥上•站,就能看见东南方向的一弯明月。 大年三十夜里,更是出奇,那弯明月照得桥身通亮,连桥上的石狮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只有两种人能看见,•种是十五岁以下的童男童女,•种是 “大命”之人。人们都这样传说,这话慢慢就传到了乾隆皇帝耳朵里。

       乾隆是个爱好游山玩水的人。他几次下江南都从这桥上路过,可是就没有看见这种奇景。他听说这桥有这么神,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命”之人, '定 能看到这个奇景,就打算专门去瞧瞧。

       这天,正是大年三十晚上,他叫人预备八抬大轿,要上卢沟桥。宫里正忙着过年,照老规矩,这天无论谁都不能离开皇宫的。可是皇上下了令,大伙 也只得照着办,就用八抬大轿把他抬到了卢沟桥。

       他是前半夜起身,到了卢沟桥己经五更。宛平县令一听说皇上驾到,吓出了身冷汗,赶紧点上灯笼火把,列队迎接。乾隆下了轿,::话没说,直奔 卢沟桥上,两眼往东南方向使劲地张望,可是只见天上斗柄横斜,却不见卢沟明月。他心里纳闷起来。他问左右:“这里的月亮哪里去了?”左右不知底细, 瞎说一气。有的说,大年三十晚上是大晦日,自古以来就没有月亮;有的说,灯笼火把太多看不清。乾隆一听,立即下令把所有的灯笼火把都吹灭。这下 卢沟桥变得黑漆漆一片,只有桥下的水声淙淙作响。乾隆又使劲地望了一会,还是没瞧见。他叫过宛平县令,大声斥道:“你怎么管的?这卢沟桥不是三十 晚上就出月亮吗?”

       县令连忙说:“是,是。”

       “是,为什么看不见?”

       “小的也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见过,因为只有‘大命’之人才能看见。”

       乾隆心想:我是一朝之主,还不是“大命”之人?怎么看不见呢?这一定是瞎说。可是又一想:我兴师动众来看月亮,要说看不见,我还算什么“大 命”之人,岂不彼百官耻笑!想到这里,就说:“你们都退下,让我来仔细看看。”

       左右都退在一边。他自己立在桥中间死盯着东南方,看着看着,就觉得眼前有弯明月了,越看越觉得真有月亮。于是急忙叫来左右:“你们看,就在 那里,月亮,月亮!”

       左右个个上前,眼睛都看酸了,谁也没看见。怎么办呢?有的说:“奴才命薄,没有这个眼福。”大家一听,也都跟着说:“是,是,我等什么也没有看 见。”乾隆听了十分高兴,吩咐说:“给我预备笔砚,我要写诗。”

       宛平县令急忙抬出雕漆书案,呈上文房四宝。乾隆坐在那里握笔沉思,灯笼火把立即又明亮起来。他一会儿背诵:“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微光……”一会儿吟咏:“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寥落曙光寒……”想从中找个好句子, 可是都不满意。这时有一位臣子说:“陛下,臣闻徐渭有一首竹枝词,不知可用否。”乾隆说:“讲来!”

       这位臣子就放声吟道:“沙浑石涩夹山椒,苦来桑干月一条。流出卢沟成大镜,石桥彳师影浸拳毛。”

       乾隆没等听完就摇了头。他的心思还在月亮上。另有一个翰林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上前说:“臣有几句,不知如何。 乾隆说:“讲。”

       翰林吟道:“霜落桑干水未枯,晓空云尽月轮孤。一林灯影稀还见,十里川光淡欲无……”

       乾隆一听,好,就按这个写,他提起笔来就写了四个大字:“卢沟晓月”。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急忙吩咐刻碑。就这样,刻了一块石碑,立在桥头。这个风景也就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