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天然染发剂(用醋白发变黑发最快)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5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记者 刘浩)随着消费者因生活压力等因素造成白发的产生和增多,染发剂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常用消费品,许多商家推出的染发产品打出“植物”“天然”的概念。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染发剂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4款样品的染发成分含量超标,多数宣称“植物”“天然”概念的样品均含有化学染发剂成分,部分样品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

       本次比较试验通过药妆店、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了41款染发剂,其中10款采自COCO KARA FINE、万宁等实体店,31款采自天猫、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包括10款采自跨境电商的样品)。样品涵盖温雅、章华等国产品牌,也包括TIGI(体吉)、呂等进口品牌,价格从29元到399元不等。

       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和《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的要求,对重金属、32种常用染发成分、标签标示等进行了测试和核查。此外,针对近年来倍受消费者追捧的植物染发剂,本次试验对相关样品的宣称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对。

       4款样品染发成分含量超标

       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我国化妆法规中对染发剂成分有明确限量规定。染料可以改变头发颜色,但如果含量超标,则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每种染发成分的最大允许浓度。

       本次比较试验对32种常用染发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4款样品的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标。

       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标的样品

       7款标注“纯植物”“纯天然”样品检出化学成分

       比较试验所涉41款样品中,33款样品不同程度地宣传“植物”概念,内容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宣传产品添加了植物成分但本质上依旧是化学染发剂,另一类则是宣称是“纯植物”“纯天然”的染发剂。试验中有10款采自电商平台的样品网页宣称“纯植物”“纯天然”。

       经检测发现, 除了3款样品未查出化学成分外,其余30款样品均检出化学成分,其中7款样品宣称“纯植物”“纯天然”,与未作相关宣称的其他样品相比,在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

       宣称“纯植物”“纯天然”,但检出化学成分的样品

       7款样品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

       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国家强制性标准《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中规定,应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全部成分,以方便消费者在出现过敏时可及时甄别过敏源。

       本次比较试验对样品的标签进行了核查,结果显示,除去10款采自跨境电商的样品无中文标示外,其余31款样品中, 7款样品存在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的问题。

       标签标示漏标或错标的样品

       消费提示

       理性选购 莫轻信宣传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染发剂时,要擦亮眼睛:

       仔细查看包装标签。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购买时除了要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制造者名称、地址等常规信息外,还应查看有无标注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即“国妆特字”。易敏人群还需特别留意包装上的成分标签。

       理性看待商品宣传。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区分“含植物成分”和“纯植物”这两种宣传。宣称“含植物成分”的染发剂本质上和传统化学染发剂没有太大的区别。目前我国并没有一款“纯植物”审批成功,无论何种染发剂,都应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染发剂安全与否要根据染发剂的使用频率、剂量和自身体质等综合考虑。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染发次数不宜过多,两次染发间隔时间半年以上。在使用新的染发产品时,须按说明书进行过敏测试,若无异常反应方可使用。过敏体质、头皮有伤口、患慢性病、近期预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染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