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潜水钟与蝴蝶(潜水知识)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44

       顾文俊

       1962年一个春天的下午,20岁的霍金突然发现,自己不会系鞋带了。这一年,他刚从牛津转入剑桥,开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正是青春飞扬的年纪,他的四肢却越来越不听使唤,连说话都含糊不清。医生告诉他,他得的是ALS病,全名叫“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最多只能活两年。 医生的宣判并没有击垮他,这个顽强的小伙子最终活到了76岁。“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即使是ALS也不能”。尽管身体每况愈下,宛如不断沉向海底的潜水钟,思想却如翩跹的蝴蝶。史蒂芬·霍金用他传奇的生命,拓宽了人们知识的疆界,也鼓舞了这个世界向上的信心。

       “即使被关在果壳里,我依然认为自己是无限空间之王”——《哈姆雷特》

       《时间简史》(1988)甫一出版就风靡世界,带动了大众对终极问题的积极探索。在此之前,关于“空间有没有边界、时间有没有开端”类似的命题,恐怕是只有神学家才会去触碰的题材,科学家研究的对象则立足于已经存在的宇宙,霍金打破了这一禁忌。“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并将终结于黑洞”,他的论断基于1960年代对黑洞奇点定理的研究,也结合了此后关于“黑洞存在辐射”的发现。这些理论据说下至普通读者、上至科学院院士,都觉艰深难懂,却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疯狂传播。霍金将其归因于人类对自身来源的好奇,以及公众对英雄的向往。

       宇宙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又是因何存在?《果壳中的宇宙》(2001)再次打开求知者的脑洞:宇宙是由一个果壳状的瞬子创生而来,在瞬子上的量子理论所能允许的时空和物质的最小涨落如同这个果壳上的皱纹,就是宇宙中的星系,甚至生命一切结构的起源。《大设计》(2010)又提出多个宇宙并存的假说,试图解释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为何刚好符合人类生存的需求。尽管对他的观点争议颇多,但是,很少有人质疑霍金拥有这个世界上最聪慧、最强健的大脑,而这样一个智慧的生命,却被命运无情地禁锢在一架轮椅上,他不能说话,无法动弹,他的形状扭曲、枯朽,更令他的精神散发出神圣的光芒。也许,要理解万物的终极,不过是建立在人类主观意愿上的海市蜃楼,但是,“努力寻求完整的理解,总好过精神上的绝望”,霍金说,充满希望的旅途比最后的终点更重要。

       “记得抬头眺望星际,尝试理解所见,并思索宇宙何以存在”——霍金

       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霍金的存在,多多少少能带给人们“内心的平安”。“只要是霍金,大家就愿意听”,《自然》杂志的书评作者特纳这样评价霍金的影响力。“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正一点一点掠夺地球的资源,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近些年来,霍金在各个场合开始预言人类和地球的命运。按照他的逻辑,宇宙有1000亿个银河系,而每个星系都有几千万颗星体,在如此大的空间内,地球不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进化出生命的行星。是否应当主动向外星文明发出信号?在科幻电影般的畅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在翘首以待霍金的答案。 “我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直到现在我还会问一些 ‘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有时候我也能找到一两个答案”,当有人问他是否无所不知的时候,他会这样直率地说。当然,也会有人问起什么是他最大的成就,他的回答很简单:还活着。维特根斯坦说“天才是一种在性格中展现出来的才能”,“天才意味着勇敢”,因为他不仅有勇气向着未知的世界孤身作战,他也许还得经常承受普通人的崇拜与问询。我们从洪荒中走来,生活在一个既定的世界中,却要在这个既有的世界中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只有勇者才能做到“无中生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界便是最大的天才,正如霍金在《大设计》中所言:因为存在像引力这样的法则,宇宙才能够“无中生有”,用自发生成可以去解释宇宙和我们为什么存在。

       “茫茫宇宙,有没有一把钥匙可以解开我的潜水钟?有没有一列没有终点的地下铁?哪一种货币可以买回我的自由?应该要去其它的地方找。我去了,去找找”——《潜水钟与蝴蝶》

       那位戴着沉重枷锁和完美性格的人离我们而去了,天空中闪耀着一颗星辰,大地上飞起了一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