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etc插卡方向图片(如何判断ETC正常工作)

频道:科普故事 日期: 浏览:1227

近日,某物流公司货车司机杨某被举报偷逃高速通行费,而他的做法说出来,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杨某经常驾驶货车往返于北京杭州两地,经调查他的货车ETC卡的行车轨迹,发现很多行驶路段并未被有效记录。统计下来,3个月的时间内,他逃费22次,累计偷逃高速通行费4万余元。而他偷逃的方式竟然很简单,就是用瓜子包装袋内的锡箔纸屏蔽ETC和CPC信号,从而达到偷逃费用的目的。

他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系统。说起ETC,大家都不再陌生,平时上高速时,只要车缓慢驶入ETC车道,听到车内ETC设备“嘚”的一声,栏杆自动抬起,驶入高速,路上还会时不时遇到一些龙门架,上面装着不知名的设备,下高速时还是缓慢驶入,车辆被识别,然后自动扣费抬杆放行。

而专业上ETC系统又是怎么工作的呢? 司机杨某又是怎样钻了ETC系统的漏洞呢 ?请跟着 @工程师天张 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ETC系统采用了射频RFID、专用短程通讯(DSRC)、地磁感应识别、视频识别和红外感知等多种技术,新一代的ETC还可以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车辆的追踪。而ETC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自动车辆识别、自动车型分类、专用短程通信、逃费抓拍等技术。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专用短程通信(DSRC)技术,它是基于长距离RFID射频识别的微波无线传输技术。

这个专用短程通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车载单元(OBU,也就是我们用户需要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下的那个可以插卡的小黑匣子),路侧单元(RSU),以及让这两个单元能够搭上话的专用短程通信协议。

(1)车载单元 又称为车载电子标签,主要由收发器与信息存储介质(如IC卡)组成,收发器大多工作在微波频段,少数工作在红外频段,而存储介质目前已发展到IC卡+CPU单元,其中IC卡存储车辆类别、车牌号码、车主姓名、账号、余额、交易记录和出入口编号等信息,而CPU单元存储车主、车型等有关的车辆物理参数,还为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提供保障。

(2)路侧单元 ,常安装在车道旁或车道上方的通信及计算机设备,用它来与车载单元完成实时高速通信,实施车辆自动识别、特定目标检测及图像抓拍等。

(3)专用通信链路 ,按照方向分为两种。从路侧单元到车载单元的通信成为下行链路,从车载单元到路侧单元的成为上行链路,但是需要从路侧单元的天线不断向车载单元发射5.8Hz的连续波,其中一部分作为车载单元的载波。

而两者之间的通信传输方式又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区别也很简单。如果是主动式,车载单元中必须配置电池,此时路侧单元和车载单元都会发射电磁波。如果是被动式,车载单元中的电池可有可无,只能是路侧单元向车载单元发射电磁信号,从而车载单元被激活,再与路侧单元进行通信。

ETC系统正常工作时,当车辆进入ETC车道的通讯范围内,路侧单元RSU的天线与车载单元OBU以及PC机的CPU卡进行通讯,判定车辆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就进行交易,交易完成后,自动栏杆抬起,通行信号灯变绿,费额显示器上显示交易金额,车辆通过,行驶至自动栏杆下的落杆线圈后,栏杆自动回落,系统等待下一辆车进入ETC车道,如果交易无效就会自动报警并封闭车道,直到车辆离开检测线圈,通行信号灯变红,禁止驶入。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司机杨某是怎么偷逃高速通行费的呢?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就是阻止路侧单元的天线与车载单元的通信,但是路侧单元是始终发射电磁波的,通信协议及通信方式也是不可更改的,唯一可以下手的地方就是车辆前挡风玻璃下的车载单元。要么是不让车载单元被激发,要么是不让它发射信号,要么是发射的信号被拦截住,司机杨某就是用瓜子包装袋内的锡箔纸把车载单元发出的信号给拦住。而原本这些交互的上行数据需要通过BPSK调制,如今像困在井里的青蛙逃不出去。

但是细想,这里面还是有玄机的,因为司机经常往返北京与杭州,因此上下高速的收费站进、出口,杨某是肯定不敢动手脚的,假如他动了,要么上不去高速,要么从高速上下不来,所以这么一分析,他估计是在高速路上才会把锡箔纸套在车载单元上,从而阻止车载单元与高速路上定位门架上的检测设备进行交互,从而系统无法识别车辆的行驶路线,进而达到偷逃费用的不法目的。

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再狡猾的狐狸,也总会有露馅的那一天,所以 @工程师天张 仅以此文来做简单科普,也希望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享受服务的同时支付对等的费用,这是天经地义的,而不要绞尽脑汁做出不法的事情,那样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科普有料# #点亮好奇心# #全能创作家# #科学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