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黑死病是什么(黑死病和霍乱的区别)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58

       ◎科技日报 张爽 综合报道

       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按照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自19日23时起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什么是鼠疫、腺鼠疫?

       鼠疫是如何传播的?

       如何防治鼠疫?

       什么是鼠疫?

       鼠疫曾在国际上被称为“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鼠疫分为轻型鼠疫、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多个类型。不同的分型,潜伏期有不同,例如腺鼠疫2~8天,而肺鼠疫则可短至数小时至2~3天。

       鼠疫的特点是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特别是败血型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临床表明,腺鼠疫为最常见的鼠疫类型,可占鼠疫病例的80%以上,治愈率高。

       鼠疫是如何传播的?感染后有哪些表现?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即使没有人类或家养动物的参与,也可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的传染现象)传染病,主要在鼠类和旱獭中流行,通过蚤类传播,人感染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通过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人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他染疫动物而感染,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从人群易感性来说,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者或剥食者、牧民是高危人群。鼠疫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感染鼠疫后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

       鼠疫如何防治?

       我国早有严谨科学精准的鼠疫防治流程:

       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人,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城市不得超过2小时,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

       同时将病人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

       各型鼠疫病人应分别隔离,肺鼠疫病人应单独一室,不能与其他鼠疫病人同住一室;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肺鼠疫病人要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

       鼠疫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等。

       在具体病原治疗方面,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侯勇跃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鼠疫已经不是死亡的代名词,它完全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专家提醒广大公众:要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外出旅游时不在草原露营过夜,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综合自本报此前报道(记者 王迎霞 张景阳)、中国新闻网、@国家应急广播、新华网等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