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自卑的意思(自卑社恐怎么办)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4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Adler)提出, 自卑指的是个体认为自身及所处环境不如他人,所产生的、以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和情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状态。

       个体心理学便是围绕着“自卑”心理所展开的,重点强调原生家庭与个体自我创造性之间的紧密关系。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情感与安全感都依托于自己的父母身上,因此,父母往往是最能影响孩子心理状态的。而父母的这四种行为,都有可能是导致你感到自卑的根本原因。

       1、指责过度

       在孩子犯错后,许多父母会对其进行十分严厉的指责,更有父母会体罚或者动手打孩子。

       在他们看来,孩子应该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而这些做法能够促进和加深他们对自我错误的认知,从而有所改进。

       实际上,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心理学家提出, 自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过分内疚与其原生家庭指责过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在孩子犯错之后,身为父母应当先对他们充满耐心,用良性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孩子们才能够更快的理解和接受。

       2、家庭关系不稳定

       孩子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原生家庭的关系状况会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形成,若父母非常甜蜜,家庭关系和谐,那么孩子也会热爱生活。

       若是父母之间十分疏远,也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并没有尽心尽责,那么孩子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便会逐渐变得封闭、孤僻,最终导致自卑的形成。

       甚至有些家庭,还会出现家暴、打小孩等现象。这种情况对于孩子的刺激十分巨大,一般出身于这种家庭的孩子,分为两种。

       一是在结婚之后,建立了自己新的小家庭,从受害的一方转变为施暴的一方。 他们在原生家庭中积怨已久,便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充当起这样的角色。

       二是变得十分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也十分战战兢兢。不敢在公共场合中展现自己,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犯错,身体和心灵都将受到折磨。

       3、过多插手孩子的成长过程

       相信每个人,都曾听自己的父母说过:“我们都是为你好,你太小了,应该听大人的……”诸如此类的话语,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决定,也让他们能够更少的遇见挫折。

       毕竟,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社会经历十分不足,可那些期盼着他们有所作为的父母,总是会做出一些行为,却通常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和自尊。

       正因如此,渐渐地,孩子们也就习惯了有人主导自己行为、替自己做出决定的生活,主见性越来越差,更何谈魄力。

       他们会变得害怕失败,开始自卑,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替他们保留适当的自主性,不要过多插手他们的生活,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4、生活方式太过节俭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句话十分流行: “我很懂事,但是我很痛苦”。

       有很多家庭都处于经济状况较为一般的情况,因此,许多家长都会为孩子灌输“家里穷,必须要节省,爸爸妈妈赚钱非常不容易”等思想,希望他们能够学会过日子。

       然而,这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们而言,是难以理解且十分苦痛的:“为什么其他小伙伴都能拥有新衣服、新玩具,而我一张口问父母索取,就会被冠上不听话、不懂事的头衔?”

       久而久之,这种经济条件所带来的心理压迫,就会使孩子变得自卑,因为在他们心中,认定了自己是不如其他人的。

       长期的落差感,让他们很难融入群体之中,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和谨慎,对于经济物质条件等方面的话题,也更为敏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