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澳门介绍(澳门简介及特点)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52

从古到今,人们对大海总是充满了向往和热爱。关于大海的传说故事屡见不鲜,比如《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等。所谓四海,即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华夏先民认为华夏四境为大海所环绕,比如将今天的贝加尔湖视为北海。

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北海不是贝加尔湖,也不是历史上位于山东潍坊境内的北海县,而是位于广西南部的北海市。单从地名上来看,很多人会误以为北海市是北方城市。 因为我们向来有以方位来命名的习惯,比如位于南方的南京,位于西北的西安,位于南方的南宁。那么,像北海这样一座濒临南海的南方城市,为何会被命名为北海市?

位于广西南部的北海市

1、秦朝平定百越之地

从上古时期到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始终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南方地方长期被视为 蛮荒之地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纵使实力强横,依然被中原诸侯称为 “南蛮” “楚蛮” 。楚国尚且如此,比楚国还要边远的沿海地区则更是不被中原诸侯看在眼里了,没有交流、没有学习,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自然会慢半拍,大多数当时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氏族部落层面。

因南方地区森林密布,这些氏族部落常常需要用 “钺” (一种斧头)来劈砍树木,使顺手了后,“ 钺” 便广泛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 中原人既分不清楚每个部落的部族归属,也弄不清楚哪个部族是甲,哪个部族是乙,便干脆根据这些部族善使 “钺” 的共性称他们为 “百越” (当时越与钺相通)。

秦朝平定百越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对北方采取守势,对南方的百越则采取攻势。公元前219年,他派出 50万 大军,兵分五路进行南征。第一、二路军负责进攻 西瓯 (广西地区),第三、四路军负责进攻 南越 (广东地区),第五路军进攻 东瓯 闽越 (闽浙地区)。五路军之中唯有第五路军打得比较顺畅,没多久便完成了既定目标。另外四路军则打得异常艰难,甚至比灭六国都难。

秦始皇不是个轻易被困难吓住的人,越难打则越要打,他一边让人挖通 灵渠 ,用以调配资源,一边将监狱中的囚徒武装起来,用以补充兵源。功夫不负有心人,秦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赢得了胜利,让秦朝的版图上多出了 桂林 南海 三郡。北海当时便属于 象郡 管辖。秦始皇为了巩固战争成果,采用了 移民实边 的策略,将很多小商人、赘婿和囚徒等遣送了过去,让中原文化在百越扎下了根,

秦朝将岭南地区划分为三郡,对其进行开发

2、汉朝再平百越

秦汉交替之际,群雄逐鹿中原,没有人顾得上秦始皇平定的百越,直接导致 赵佗 在西瓯和南越之地建立 南越国 ,勾践后裔也在东瓯和闽越之地蠢蠢欲动。汉朝建立后,刘邦鉴于王朝初建,百废待兴,便以 羁糜之策 对待百越。刘邦将赵佗封为 南越王 ,将勾践后裔 欧摇 无诸 分别封为 东海王 闽越王 ,相当于正式承认了南越、东瓯和闽越三国的存在。汉景帝时期,吴王 刘濞 在战败之后逃到与其交好的东瓯国避难。

汉景帝既不想和东瓯国产生正面冲突,又想除掉刘濞这个大患,便想了个法子,派使臣出使东瓯国,向东瓯王晓以利害,诱使东瓯王派人打着劳军的旗号灭了刘濞。原本事情到这步就算是告一段落了。谁知道东瓯王不小心放跑了刘濞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的口才和腿功俱佳,他跑到闽越国唆使闽越国王进攻东瓯国。东瓯国不敌东瓯国,便向汉朝求救,汉朝秉承宗主国的义务派兵救援。

东瓯、闽越和南越三国所在区域

可闽越国却是狡猾得很,汉军到,闽越军退,汉军走,闽越军进,双方就这么反复地 打太极 ,这可把东瓯国搞惨了。到汉武帝初期,东瓯王没办法了,也不向汉朝求援了,直接向汉武帝请求 内附 ,带着自己的百姓到汉朝去过安生日子。闽越王打仗打成了习惯,没有东瓯国可打了,便开始打南越国。南越国王不胜其扰,便向汉武帝求援,汉武帝便派 韩安国 等人率军攻打闽越国,不料双方还没怎么打,闽越国自己乱了。

闽越国王 被自己的弟弟 余善 给除掉了,汉武帝于是封余善为新的闽越国王。然而这个余善也是个狂妄自大之辈,他在汉武帝平定南越期间搞小动作,惹得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闽越国的很多贵族和百姓因为躲避战乱而避居到了海上,他们以船为家,以渔业为生,见岸遇港就扎营,人们称他们为 “疍民” 。随着时间的发展,一部分 “疍民” 便漂泊到了北海,他们在今天的海城区 地角镇 发现了一处人烟稀少, 北临海湾 的半岛,便在此扎下了疍家棚,后来慢慢发展成了 北海村

北海是三面环海的半岛

1、北海镇标

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将南越国辖地划分为 南海 交趾 合浦 等七个郡,其中合浦郡辖今天的北海、钦州和博白等地,治所设在 合浦县 (今合浦)。汉武帝为了开辟与西域交流的第二通道,命人率领船队从合浦郡出发,沿着 日南郡 的海岸线,一路远航到了 印度半岛 。虽说汉朝的此次远航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可却开辟出了一条海路商道。

当时中原的货物 可经汉江至长江、湘江,再由湘江经灵渠到漓江、桂江,从桂江再到北流江,北流江经一段陆路到南流江,顺南流江而下,可之直至合浦郡合浦县的乾体港,最后经乾体港可远航到东南亚和南亚等地。 虽说后来因为广州港的崛起,这条商道有所没落,但是凭借合浦的珍珠和海盐贸易依然是广西南部的重要港口。

汉朝时期的海丝首港—合浦

因合浦珍珠质地上乘,后来长期被皇家作为宝池禁区,北宋年间,朝廷在 廉州 (今合浦) “置场置司” ,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采珠。元朝时期,朝廷又在廉州设 采珠提举司 ,辖有数万户负责采珠的 “疍民” 。明朝时期,朝廷为防止有人偷采珍珠,沿着珠场设立了众多海寨,其中的 龙潭寨 古里寨 位于今天北海的海城区和银海区,每寨均有官兵和兵船驻防。

清朝初期,南明永历政权在两广地区和清军展开了一段时间的拉锯战,可惜终因内部不够团结而被清军给撵到了缅甸。康熙元年, 吴三桂 率军攻入缅甸,除掉了南明永历皇帝。永历虽死,南明的残余抗清势力却依然活跃在沿海的大小海岛上,他们动不动联合台湾郑氏水师侵袭沿海城镇。康熙二年,朝廷下令让 广东总督府 迁到廉州,并在廉州设 北海镇标 ,辖水陆各营。

清朝时期归广东管辖的廉州府

2、从合浦到北海

合浦因港而兴,因港而败。随着时间的发展,南流江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越来越多,导致下游合浦这边的河床不断升高,航道堵塞,人们只能沿着海岸线南下 冠头岭 一带寻求可以替代乾体港的新港口,冠头岭之北有 北湾 ,之南有 南湾 ,北湾因冠头岭在夏季会阻挡季风,在冬季又拦着寒潮,气候不如南湾舒适,人们便选择了南湾。据史料所载,明朝时期的南湾已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凡事有利就有弊,南湾虽说气候舒适,可容易受 台风 侵袭,地下 淡水 资源没有北湾丰富,港口没有北湾宽阔。故而北湾当时虽说没有南湾繁荣,可也有不少人愿意在北湾安家。清朝后期,远洋船舶的吨位越来越大,南湾难以支撑,越来越多的人从南湾迁到北湾,北湾因此不断壮大。

北湾的避风效果比南湾好

道光年间,朝廷让广东办团练,合浦县的指标是十六个团,其中 靖海团 下辖北海、高德和涠洲三局。咸丰年间,广西因洪秀全等人生乱,朝廷便让广西诸州府的税粮、货物走海路经澳门入内陆,北海因此而得以繁荣,做生意的、避乱的都往北海跑。有鉴于此,朝廷把合浦县境内的 珠场巡检司 从南康迁到了北海。

十九世纪后期,北海与湖北的宜昌、安徽的芜湖和浙江的温州等一道被开辟为 通商口岸 ,北海之名因此而广为人知。当时的北海依然属于广东合浦县管辖,后来随着北海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北海得以行市建制,直辖于广东。可惜不到两年又复归合浦县管辖,之后也是常有变动。直至新中国建立后的1964年,北海成为了 北海县 ,与合浦县平级。1965年,北海从广东划到广西,1983年,北海升为 地级市 ,1987年,合浦县划归北海市。

北海昔日的人潮汹涌之繁华

北海(不算合浦)建城比较晚,北海之名具体是何时来的?实难考证清楚。史料上最早有 “北海” 之名是清初的 “北海镇标” 。有人说是从北海村而来,也有人说是从北海镇标而来,不过无论是北海村还是北海镇标,都是因为北海有个天然避风港—北湾。

北海东临雷州半岛、南濒大海,区位优势明显,港湾条件较好,也抓住了历史机遇,故而能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北海市。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相信北海一定可以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史记》

《清史稿》

《北海历史》

本文为文史写手 鄂G游天下 原创作品,欢迎大家的关注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