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酱菜(八宝酱菜)
位于前门外大栅栏内粮食店街路西的六必居酱园,是京城历史最悠久的著名老字号之一,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它创立的确切年代和那块传说中的金字大匾,有着种种传说,也为六必居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工艺“必”讲究说
相传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山西临汾赵氏兄弟三人集资在京城开办了一家酒铺,自己酿酒出售。
赵家酒铺酿制的酒对工艺特别考究,要做到“黍稻必齐,陶瓷必良,曲药必实,火候必得,湛炽必洁,水泉必香”——粮食原料必须齐备,酒曲下料必须按配方,酒曲浸泡必须保持清洁,酿酒用的陶瓷器皿必须精良,火候必须恰到好处,酿酒之水必须选择上乘的泉水。酒铺由此而得名“六必居”。
也由于六必居的所酿酒品质优良,导致市场上挂名假货泛滥,所以六必居在明清时期就采取了卖酒“打票”的方法:顾客来六必居买酒时,给顾客一张注明购买时间的小票,证明这是正宗六必居的酒。
生活“必”须说
根据前六必居酱园经理所说,六必居是山西临汾西杜村赵氏兄弟三人办的小店铺,专卖些杂货和生活必需品。
六必居博物馆
而买卖人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就从元戏曲《玉壶春》里摘取了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一句来起名,通俗易懂。但是赵氏兄弟并不进茶叶的货,于是剔除了一种,还剩六种生活必需品,因此起名“六必居”。
“心”添一撇说
虽然上边两种说法都认为六必居的创始人是赵氏兄弟三人,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六必居是六个人合开的买卖。而这个名字是由明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所起,为了表示生意伙伴同舟共济,祝愿他们事业顺利,他题写了“六心居”的牌匾。
落笔后,严嵩却忽然觉得“六心”并不是一个好名——“六心”怎能同心经营,共渡难关?所以为弥补自己的错误,在“心”字上又加了一撇,改成了“必”。
这种说法还有一个版本和嘉靖皇帝有关。有人认为,“六心居”沿用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在严氏父子倒台之后,“六心居”的经营者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受了连累。为让他们安心经营,嘉靖皇帝亲笔在“心”上添了一撇,从此改为“六必居”。
据清朝同治年间的记载,这块金字招牌,可能确实和嘉靖年间的大奸相严嵩有关。同治十年(1871年)刻印的《增补都门纪略》中记载“ 六必居,严分宜书” 。江西分宜是严嵩的出生地,很明显是说“六必居”是严嵩题写的。
严嵩虽是奸佞之徒,但书法技术顶尖,加上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地位,他书写的匾额使这原本无名的小铺身价倍增,远近闻名。
六必居制作的酱菜色泽鲜亮、脆嫩清香、酱味浓郁、咸甜适口,清代被选作宫廷御品。为了送货方便,清朝宫廷还赐给六必居一顶红缨帽和一件黄马褂,这两件衣帽一直保存到1966年。相传蒋介石短暂入主北平时,点名要一道“六必居”的酱菜招待贵宾,可见六必居的酱菜世人皆知。
时间的洗礼也让六必居饱经风霜。据史料载,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义和团火烧卖洋货的商店,六必居门外顿时是一片火海。就在火势要蔓延到店里时,六必居的伙计放弃了其它财物,成功将那块老牌匾抢救了出来,藏于崇文门外一带的临汾会馆。东家返回被焚毁的店中,得知招牌得存时,喜极而泣,六必居也得以继续经营。
长久以来,六必居遵循古训,讲求厚德务实,才让这块金字招牌从明代中叶延续至今,靠着一块块薄利多销的朴实酱菜,成为了北京人最难以割舍的京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