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的理解(什么是文化举例说明)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字出现以后,首先是信息记录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从实用层面到后来发展成艺术作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载体也那类繁多,墙面、纸面、柱廊、器皿、木板、竹简,纵横交错,形成了浩瀚无垠的书法艺术文化之海。遨游其间,既可以学习文化、又可以欣赏艺术,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增长知识,实在是好处多多,应该大力推广学习。
本人从事地质工作,闲来业余层面练习书法,不能说大成,也小有所得。书法演化到今天,其记录信息的功能在降低,艺术欣赏方面的功能却在不断增加。因此,书法形式的多样化,已不限于传统的真草隶篆之说了,而是从基本形式再结合个人的修养、认识和爱好,发展出了非常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因此,应该用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学习书法,欣赏书法,带着平和的心态走近书法,甚至是深入其中。
练习书法的目的是什么,各人的处境不同,目的各不相同。但个人认为,练习书法应该是修身养性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书法,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提高修养、认识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是最基本面。书法练习好了,当然也可以发展到养家糊口,但毕竟是小众环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成本才可以取得收获,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尤其是业余练习书法的人,最重要的是寻找练习书法的沉浸感、快乐感、宁静感,从糟杂喧嚣的社会中解脱身心,修身养性,愉悦宾朋,即可以了。
书法自学可以吗?本人认为完全可以,尤其在网络时代,书法练习的环境更加友好,成本也更低。各种法帖、碑刻的图片网上应有尽有,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同时,各种书法技法的视频应有尽有,非常方便书法学习。当然,握笔的姿势、手法等需要慢慢去体会,隶楷要低,行草可高。书写笔干一般不要立直,向运笔的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等。小孩子学习书法,为了加快进程,也可以去报基本技法的培训班。基本技法掌握了,下面就靠自己去修行了,勤练是第一要务。很多大书法家都是每天坚持写一百字,花一两个小时不断巩固熟练度,久而久之,自然是下笔水到渠成,达到挥洒自如的目的。
书法练习选什么体好。任何训练都是递进层次的,由简到繁。个人建议先从小篆出发,字体结构虽然复杂,但线条简单,类似于简笔画,可以选笔画少的字练习,先掌握横竖转折,先能把线条宽窄写一致了,再着手练习隶书、楷书,再到行草,这也符合文字和书法演化的规律。到一定程度,则可以精攻某一体书法,结合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风格。但首先要做好传承,先把历史上的优秀的书法家作品临摹熟练了,再形成个人风格。除了临帖,还要大量读帖,以悟出书法之道来,才能提高。
既然叫书法,一定是有道的,一定是讲究规则的,否则就是写字而已。书法发展到现在,首要的是艺术欣赏的功能。因此,不论是单字、整幅字都要学会去设计,要考虑点画线条的变化、字体空间结构、墨色轻重变化等等。对于楷书、隶书、篆书等,要严格按照法度去写,行距和排距间隔不宜太密,也不宜过宽,密则产生压迫感,疏则不好体现整体感,去要不断去揣摩,但一定体现正大气象之美。对于行草书,则更多的是要体现变化之美,点画线要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整篇书法的布局则讲究韵律感和跳动感,才能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产生艺术效果。
最后,练习书法可以用水写布。但到一定程度,则需要用宣纸,楷隶最好用熟宣,行草用生宣、半生宣,毛笔要用弹性好的。练习书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本人业余时间断断续续练习书法四十余年,只是做为一种爱好。书法对自律性的提高无疑是有帮助的,对自身文化素养的促进也很显著。本人小时候基本掌握了一般技法,中间有三十年没有好好练习,仅仅是过年写写对联,最近几年则拣起来下功夫练。付出总有收获,尤其是疫情期间,沉浸其中,身心宁静,有利于健康。希望本篇文字能给书法爱好者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