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露梁海战(露梁海战和鸣梁海战的区别)

频道:科普故事 日期: 浏览:1242

       十六世纪末,大西洋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海战——格拉沃利讷海战。在这场海战上,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击溃,几乎全军覆没。巧合的是,十年以后,在东方又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海战:露梁海战。

      

       提起壬辰倭乱中的海战,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李舜臣和他指挥的鸣梁海战。不过,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战果上来看,露梁海战都比鸣梁海战大得多。这场海战,可谓是明帝国海军、朝鲜海军和日本海军的最强对决。

       壬辰倭乱爆发以后,日军势如破竹,将朝鲜三都八道全部占领,朝鲜宣祖李昖仓皇出奔,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廷对于是否援朝抗倭存在争议,但万历皇帝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于是出兵援助朝鲜。

      

       明朝名将李如松率领四万明军,在少量朝鲜军队的支持下,与十四万日军展开血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后,日军损失惨重,丰臣秀吉决定和中朝议和。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这次议和以失败而告终,丰臣秀吉再次发兵侵朝。

       这时,李如松已经战死北疆,李舜臣也被诬告入狱,失去兵权,以白衣从军。没了熟悉朝鲜战场的李如松和李舜臣,中朝联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弱,明朝陆军损失惨重,朝鲜水师在漆川梁之战中几乎全军覆灭。

      

       无奈之下,朝鲜再次启用李舜臣。李舜臣到任以后,费尽心血,才将朝鲜水师重组起来,并于鸣梁海战中以少胜多,击败日本海军。鸣梁海战结束以后,中朝陆军与日军展开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1598年8月,日本的枭雄丰臣秀吉去世,两个月以后,这个消息传到了朝鲜战场上,日军士气大为受挫,军心涣散,失去战心。前线上的大名们各怀鬼胎,也准备率领自己的部下撤退。可是,小西行长率领的军团撤退不及,被明朝联军拦截。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等大名求援,日本方面集结海军,试图救援小西行长。

       明军水师提督陈璘和李舜臣见状一致认为,日军想要救援小西行长,一定会通过露梁海。于是,明朝联军决定,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高桥统增、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

      

       这场海战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很多,日本水军共有舰船500余艘,兵力万余人,且大部分都是岛津家的精锐。陈璘、李舜臣得知日军情报以后,制订了作战计划。由于明朝水师和朝鲜水师的作战方式不同,所以陈璘和李舜臣各自领军,于露梁海两侧埋伏。

       露梁海战爆发以后,双方顿时展开激烈的海战。“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柳成龙惩毖录》)

       日本水师知道明朝水军可能会于露梁海设伏,所以他们选择夜里渡海,就是为了借助夜色,让明朝联军的火炮难以发挥作用。但是,陈璘早有准备,他提前准备了许多装有稻草等易燃物的物品,一旦接近日军舰船,立刻将燃烧物扔到船上。明朝联军发现火光以后,便会集中火力,猛攻日本舰船。

      

       不过,日本水师也都是岛津家的精锐,战斗力很强,他们很快组织起反攻,将先锋邓子龙包围。年过七十的邓子龙见状率领三百士卒奋勇拼杀,击杀日军无数。然“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明史·邓子龙传》)

       见邓子龙战死,陈璘悲痛不已,李舜臣也命部下向日军猛攻。“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朝鲜李忠武公行述》)

       日军损失惨重,大部分战船被焚毁,只能跳水登岸,但他们又遭到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岛津义弘见败局已定,遂率领数百只战船溃逃。

       见到岛津义弘逃跑,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愤怒不已,作为朝鲜将领,他对日军恨之入骨,自然不愿放过岛津义弘。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追击,进入观音浦,再度与日军血战。陈璘十分敬佩李舜臣,他见李舜臣孤军深入,便立刻率明军水师赶去支援。

      

       在炮火的打击下,日军损失惨重,但这也激起他们的抵抗意志。在混战当中,李舜臣被日本人的火绳枪射中胸口, 不幸阵亡。临终以前,李舜臣命令麾下将士秘不发丧, 继续追击日军。最终,岛津义弘只剩下50余艘船狼狈逃走,其余倭船均被联军烧毁,万军日军全军覆没。至此, 露梁海战以中朝联军的大胜而告终。

       露梁海战是一场伟大的海战,在这场海战上,大明将士和朝鲜水军浴血奋战,精诚合作,将日本水军击溃。这次战役是中朝联军的大胜,它给予日军重创,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明史》

       《柳成龙惩毖录》

       《朝鲜李忠武公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