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疲劳的十大症状(人疲劳累吃什么恢复快)
全身乏力,疲惫不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不少人在日常中感受到劳累,还有一部分人感到浑身没劲、没精打采,甚至经过休息也未能恢复。今年17岁的高中生小志最近便是这样的状态,正当大好青春却全身“累瘫”。
“体力和脑力都很疲劳,觉得头脑迟钝、空洞,什么都不想干。”小志表示,他从初一就出现睡眠问题,后来脾气逐渐变得暴躁,在广州、汕头等地心理咨询机构和综合医院诊治,进行常规检查都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疾病。经过进一步诊断评估,小志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疲劳研究团队张瀚迪博士介绍,疲劳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主要包括躯体疲劳跟精神疲劳,躯体疲劳主要为体力的下降,而精神疲劳会表现为认知功能和注意力、记忆力的损害。疲劳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疲劳实际是身体健康的预警系统。了解和预防疲劳,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对于每个人的健康有着积极意义。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疲劳门诊医生正在为病人问诊。 受访者供图
长期疲劳可发展为慢性综合征
“疲劳是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它很普遍。”张瀚迪表示,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全身乏力、无精神、想睡觉等表现,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风湿免疫病等都有比较突出的疲劳症状,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感到疲劳。
在临床中,疲劳可以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简单地说,可以根据出现疲劳的时间和恢复状况进行区分:生理性或急性疲劳,剧烈运动、做策划文案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带来的急性疲劳,可以通过睡觉休息在2—3天内让身体得到有效恢复;如果持续6个月出现疲劳且通过休息无法恢复到完全正常状态的,则是慢性疲劳,此时已经发展为病理性疲劳。
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躯体性或精神性疲劳,常伴有头疼、咽喉痛、肌肉及关节疼痛、记忆力下降、低热、情绪低落等,易发于30岁到50岁的人群,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许多人虽能继续工作,但工作能力和效率出现明显下降,而且疲劳症状并不因休息而缓解。
张瀚迪介绍,患者出现疲劳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疲劳门诊在接诊病人时,都会根据病人的表现症状、询问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结果,排除可能的躯体疾病后,再从抑郁焦虑、情感障碍等心理方面对疲劳情况进行评估诊断。
他介绍,目前疲劳门诊接诊病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提升,以及不良的工作、生活方式,导致出现疲劳的人群较之前有一定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关注一些重大疾病外,还会关注心理、疲劳等方面问题,出现疲劳不适及时就医的意识较以前有一定提升,所以呈现出疲劳患者逐年增加的现状。
创新开发疲劳客观评估方法
张瀚迪介绍,2021年3月,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建立起粤东首家慢性疲劳门诊,引进日本先进的疲劳评估技术,针对具有慢性疲劳主诉的患者进行咨询、诊断、治疗及康复,并开展慢性疲劳科研项目。
实际上,在国际范围内,对于慢性疲劳的病理原因研究仍在进行中。目前,国内对于疲劳的评估更多来自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即患者在自我感受到疲惫不适后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和让其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主观评估。
那么,有没有一种相对客观的方法,能以身体机能的理化数据,相对准确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疲劳程度呢?张瀚迪介绍,早在2015年,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就与日本理化研究所合作开展慢性疲劳的诊疗与研究合作,目前,该团队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人数据为基础的慢性疲劳评估技术,对慢性疲劳的神经炎症发生机制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在该项科研合作中,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疲劳研究团队聚焦于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通过对动物进行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或睡眠剥夺应激等实验,研究探索出神经炎症可能是慢性疲劳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经颅磁刺激治疗、光疗等新型物理治疗手段可能具有抗疲劳的疗效。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疲劳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疲劳研究领域开发了一套根据患者自主神经兴奋程度进行客观评估慢性疲劳的方法。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里神经衰老减退程度不同,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身体实际状态与区域内大数据模型的吻合程度,客观诊断患者的疲劳程度。”张瀚迪介绍,一方面,该研究团队建立起基于中国人数据库的慢性疲劳检测模型,即形成了不同年龄阶段对应的自主神经活性等大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对患者的自主神经活性进行评估,对比数据库模型中的神经活性,对患者的疲劳病情进行客观的评估,以便更加科学地进行治疗。
目前,该研究团队已开发建立疲劳状态客观评估的生物学指标,初步建立了较大规模的数据库,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同时,开发疲劳评估小程序及疲劳检测仪,相关产品已经投入应用测试及市场推广阶段。相信很快地,该研究的成果将在临床上为更多的疲劳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诊疗服务。
良好 作息有利于预防疲劳
除了对慢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和评估技术开展研究外,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疲劳研究团队还聚焦于研究国内慢性疲劳的流行状况。张瀚迪介绍,研究团队通过对社区自然人群、特定职业群体等的抽样调查,发现我国人群处于疲劳状态的人群比例约为24%—43%,其中,处于慢性疲劳的人群占比约7%—18%,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病率为2%左右。
该研究表明,疲劳人群睡眠质量显著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显著影响,出现躯体功能下降、疼痛增加、一般健康状况变差、活力下降、社会功能下降、情绪问题增多等。同时,疲劳人群伴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包括精神压力更显著,躯体压力更明显,抑郁和焦虑情绪更显著,更容易激惹,认知功能损害更明显,以及精力下降更显著。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预防和缓解疲劳呢?张瀚迪给出了建议。“容易产生疲劳或出现慢性疲劳的人,在性格上往往是追求极端完美的。”他指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放平心态,避免过于追求完美表现,以减少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在日常中应养成规律的健康作息,尽量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时间。
张瀚迪博士介绍,在时间管理方面,可以为自己设定时间界限,晚上到了一定时间即不再想工作的事情;在生活习惯方面,应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保持愉悦心情,培养业余爱好,以经常的笑容刺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可以适当增加鱼类、红肉类等能为身体提供抗疲劳物质的食品;在睡眠方面,可以在睡前泡脚或听轻音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在睡前过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他表示,急性疲劳一般可以通过合理休息得到快速恢复。如果疲劳现象连续出现3个月且持续难于恢复,则提示可能出现亚慢性疲劳;连续出现6个月及更长时间的疲劳,则可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他建议,出现上述疲劳症状时,应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咨询、诊疗。
【南方+记者】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