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400字(名人小故事300字左右)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生卒年份已经无从考证。她原名施夷光,出生于浙江诸暨的苎萝山。在战国末期,她成为了越国的一位美女。西施的美貌被形容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两句话里的“沉鱼”是用来形容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的。
西施的家族世代居住在苎萝山,这里有东村和西村两个村庄。西施的家住在西村,因此被称为“西施”,意思是西村的施家女孩。西施的父亲是个柴商,母亲则是个纺织工人。尽管家境贫寒,但西施却天生丽质,美若天仙。传说她的皱眉抚胸的姿态,甚至被东村的邻居模仿,这就是“东施效颦”的由来。
有一则民间传说,
讲述了西施的美丽。据说,有一天西施在溪边洗衣服,水中的鱼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看得入了迷,甚至忘记了游泳,最终“扑腾”一声沉入了水底。在古代中国,有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西施。她的美貌被人们形容为“沉鱼”,成为了美的代名词。然而,西施所生活的年代却是战乱频仍的时期。当时,吴国和越国互不相容,连年攻伐。吴王阖闾为了报仇,大举进攻越国,却被越军打得一败涂地,阖闾也因此受伤而死。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西施的美貌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抹亮色,也成为了美的化身。夫差继位后,深怀父亲的遗言,积极加强军队训练,为讨伐吴国做好充分准备。公元前494年,夫差率领军队与越国军队交战,最终大获全胜,几乎将越国灭亡。越王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被吴军包围。在大臣文种的建议下,勾践向吴国求和,夫人和大臣范蠡陪同勾践前往吴国。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和苦难,但他忍辱负重,表现出忠诚和坚定,赢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经过几年的观察,认为勾践已经没有敌意,便亲自将勾践送出城,赦免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深感灭国之痛,决心复国。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奋发,他在卧室上方悬挂一颗苦胆,每天睡觉都要躺在柴草上,每餐前都要尝一口苦胆,以此来实现“卧薪尝胆”的壮志。勾践暗中鼓励自己,准备复国,但表面上却低声下气地讨好吴国,每年向吴国进贡美女珠宝,目的是让吴王夫差在声色犬马中迷失自己的志向。西施就是在这一批批进贡的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夫差的王妃,毅然肩负起为越国雪耻复国的重任。
范蠡看到历次送往吴国的美女效果不佳,于是决定微服巡行各地,寻找一两个绝世美女,并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和“包装”,以期用温柔的手段来束缚吴王,并趁机离间吴国君臣,为越国灭吴创造一个有利的形势。在范蠡的探访下,他在诸暨苎萝下若耶溪畔发现了两位美丽的浣纱女子,她们分别叫做西施和郑旦。范蠡向她们解释了自己的来意,而西施和郑旦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为国家尽一份力。在范蠡的带领下,她们接受了多位名师的指导,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三年后,她们已经成为了歌舞俱佳、端庄华贵的佳人,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妩媚动人的魅力。范蠡决定带着西施、郑旦和其他佳人前往吴国。
在数载相处的岁月中,范蠡和西施相互倾心,深陷爱河,但在国难之际,他们不忍只顾自己的情感,而忽略国家和人民的生死存亡。他们只能将爱情深深埋藏在心底,期待未来能够再次相聚。
西施来到吴国后,夫差被她的美貌所倾倒,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牢牢地抓住了他的心。夫差非常宠爱西施,为她提供奢华的生活,建造了春宵宫和大池,池中还有青龙舟,他们常常在里面嬉戏。夫差还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场所。据说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就为她建造了“响屐廊”,上面排列着数百个大缸,铺着木板。西施穿着木屐起舞,裙子上系着小铃铛,舞蹈中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音乐。在古代中国,有两位君王,一个是吴国的夫差,一个是越国的勾践。夫差为了追求女色,宠爱西施,导致吴国的政事逐渐荒废。西施轻易地掌握了夫差的心思,将他有计划地推向亡国之君的末路。勾践为了报仇雪恨,想要攻打吴国,但大夫逢同建议不可轻举妄动,应该先结交齐国、亲近楚国、附和晋国,并鼓励吴国对外用兵,等到吴国精疲力竭时再攻打,才能取得胜利。在周敬王三十八年秋季,夫差在黄池召集了各路诸侯,出动了全部精锐之师,都城空虚,勾践趁机攻入吴国都城,将吴国太子在姑苏台活活烧死。
夫差前后无法兼顾,四年后,吴国遭遇大旱,士民饥疲,勾践再度进攻吴国,吴军被迫固守孤城。在周元王二年(公元前473年),越国水师第三次进攻吴国,围困吴都长达两年之久。江南春雨连绵不断,大雨如注,吴都城墙在这场自然灾害中坍塌,越军趁机长驱直入。吴王夫差突围来到姑苏山,试图乞降,但未能如愿,只得拔剑自刎。这场长期的吴越争端,最终以吴王夫差的死亡而告终。勾践在经过22年的辛酸岁月后,终于彻底地洗刷了当年会稽战败、以隶事吴的耻辱。
当吴国终于被平定,勾践率领军队北上,在徐州召开了一次盛大的会议,与各路诸侯商议国家大事。周元王封勾践为霸主,越国人也开始在长江流域横行霸道,不再记得西施的功劳。然而,在吴国灭亡的那一天,范蠡在姑苏台下找到了他疲惫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两人决定一起逃到太湖,驾着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很久以后,在山东出现了一位巨富,名叫陶朱公,他拥有万贯家财,妻子也美艳如花,夫妇感情深厚。然而,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的妻子就是西施。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淡忘了这段历史,也不再去追究真相。
历史上,人们常常将吴国的覆灭归咎于女色,认为西施是祸水。然而,唐朝诗人罗隐却在他的诗作《西施》中破除了这种论调:“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他认为吴国的兴衰是由历史的必然所决定的,西施并不应该被指责。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吴国的覆灭是由各种矛盾激化和爆发所导致的,不能单纯地归咎于西施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