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海上自来水来自上海求下联)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53

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至 1949 年,上海从滨海县城发展成为中国特大城市,世界五大城市之一。其发展可分为清道光二十年至 1911 年的晚清与 1912~1949 年的民国两个时期。晚清时期,上海的发展分为 3 个阶段。一是开埠初期,即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三是 20 世纪开头十多年。晚清上海的发展与上海开埠、租界设立紧密相联。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 《南京条约》签订,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二十三年,根据《虎门条约》,上海又成为英商可通商、英人可长久居住之地。是年九月二十六日(11 月 8 日),上海开埠。二十五年十月初一,《上海土地章程》订立,规定英人租地方法、租地范围、租地使用原则、租地市政管理原则,后被视为租界“根本法”。同日英租界辟设。此后美国、法国根据《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取得与英国相似的在上海的特权,相继辟设美租界、法租界。租界的设立使上海一地分为租界和华界,割裂而治,对上海城市的结构、功能,上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外国驻军

依据《上海土地章程》,上海租界系中国政府租予洋人的居留地,华人不得租赁居住,由此在上海一地形成华洋分居。城市重心仍在县城。咸丰三年(1853 年),小刀会义军占领上海县城后,县城内大批居民和难民逃入租界,租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华洋杂居,促使上海城市结构变化。由此,一方面使得租界人口激增,刺激租界房地产、商业等繁荣,使得中西接触,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产生市政管理、华洋纠纷以及犯罪、卫生、房地产、征税等问题。租界事务空前增多,具有租界行政管理职能的工部局应时而生,巡捕制度、纳税人会议制度和会审公廨制度相继建立,构成租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清军和小刀会之战,严重破坏了上海县城,繁华闹市化为废墟,人口从 20 多万人减至二三万人。

上海城市重心移到租界。19 世纪 60~90 年代,上海租界体系基本定型,上海大城市特点逐渐凸显,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其间,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1862 年),太平军 3 次进攻上海,战事主要发生在外围地区,对上海地区产生不小影响,对上海县城和租界影响不大。清同治二年(1863 年),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吴淞江两岸的租界连为一体,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又改称上海国际公共租界。租界面积逐步扩展,是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面积分别达 3.35 万亩和 0.21 万亩。会审公廨的设置,对上海政治、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同治三年、八年,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会审公廨先后成立,后法租界也效法。这一制度的确立,使租界当局对华人有了司法审判权,使得租界更像“国中之国”。英、美领事夺取中国人在租界的司法权,是领事裁判权的扩大,是近代上海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藏污纳垢之所的主要原因之一,客观上也是日后革命党人得以开展活动、各种意识形态思想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

经贸方面,从以国内埠际贸易为主转为以国际贸易为主。清道光二十四年,上海进出口贸易为广州的七分之一,到咸丰五年是广州的两倍,取代广州的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同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年年均更占全国一半以上。近代金融业开始出现。同治四年、光绪二十三年第一家外商银行、中资银行汇丰银行分行、中国通商银行先后开办。

汇丰银行

工业发展,19 世纪中后期,船舶修造业、军事工业、纺织业,领先全国。同治四年,江南制造局创办,其枪炮制造水平、金工技术,在全国堪称一流。光绪二十五年,工部局电气处安装东方最大的新型水管式锅炉。

航运业发展,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商旗昌洋行,英商太古洋行、怡和洋行货轮开始进入上海。同治六年,有外轮 34 条,吨位在 570~1040 吨,居远东港口城市首位。十一年,首家中资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创办,中国近现代民族运输业由此起步,促进上海成为全国航运中心。

新式文化事业发展迅速。19 世纪 40 年代创办墨海书馆,60~90 年代先后出现美华书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等新式出版机构,翻译出版数以百计的西书,占全国译书八成以上。学科涉及数学、化学、天文、地质、生物、法学、兵工等多方面。50 年代,《北华捷报》、《六合丛谈》等报刊创办,后出现《上海新报》、《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等报刊,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均为全国之最。广方言馆、圣约翰书院、中西书院、格致书院、梅溪书院等国内著名新式学院创办。光绪二十三年,上海第一所中国人创办的大学南洋公学开办。任伯年、吴友如等文人画,以海上画派特立于国内画坛。

人口、市政发展迅速。长达 10 多年的太平军与清军的对峙,上海周围地区战火不断,大批江浙难民流入相对稳定的上海,带来丰裕的资金、众多的廉价劳力和消费者。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商业繁荣,加上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大型企业的建成,加大了上海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光绪二十六年,人口从开埠时 54 万人增至 100 万人。市政建设方面,出现碎石路、石库门房屋和较完备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煤气、电灯、电报、电话、自来水、洒水车、垃圾车、自鸣钟、马车、自行车的使用,跑马、跑人(田径)、划艇、球类等运动的开展,外滩公园、跑马场及愚园、张园、徐园等私家花园对外开放,林林总总的烟馆与赌场,五光十色,形成与国内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风格,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

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日本和其他各国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上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出资本的理想之地。光绪二十一年后,各国在上海投资猛增。至宣统三年(1911年),外商在华投资开办 91 家企业,41 家在上海,开办资本占总额的 43%。外国资本在上海的投入迅速扩大,既拓展了西方列强对上海的掠夺,也刺激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对增强上海的经济实力,密切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提高上海的国际地位,对城市的发展,都带来重要和多方面的影响。

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维新运动中,上海成为全国舆论宣传中心。上海《时务报》风行一时。出现不缠足会、农学会等新式社团并影响全国。戊戌政变之后,上海成为维新人士的避难所,反对清廷的重要城市。二十六年初,千余士绅通电反对慈禧拟废除光绪帝,反对缉捕通电为首之人,均取得成功。上海在全国的特殊地位越发彰显。光绪二十五、二十六年,发生庚子事变,为免战火波及上海等长江流域,上海官绅策划《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议定,实行东南互保,阻止北方战火向南方蔓延,上海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一场兵燹。经戊戌政变与庚子事变,上海在全国的政治地位越显重要和独特。国内维新力量和民族革命力量汇聚上海,并以上海为舞台,展开各种政治斗争,影响全国。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上海士绅接连多次举行拒俄集会,反对沙俄侵占中国东三省。三十一年抵制美货,抗议美国虐待华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以反对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为目标的群众爱国运动。是年上海绅商群起抗议租界洋人苛待中国妇女、凌辱会审公廨中国谳员,大闹会审公堂,上海资产阶级成为上海的重要政治力量。二十六年中国国会成立,反对以慈禧为首的专制政府,主张建立立宪国家,揭橥国会旗帜。二十八年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创办,进行反清革命。二十九年,发生“苏报案”。上海作为反清革命宣传中心的形象越发突出,并成为全国进行反清革命较为安全的所在。此后又有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鼓吹民族革命的《国民日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创办。最大的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成立,立宪团体政闻社从日本迁至上海。上海成为全国反清运动的中心之一。

在武昌起义影响下,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上海光复,极大地提高了上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此后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召开酝酿成立民国临时政府、民国临时政府设南京等,均与此有关系。

清末最后十年,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清廷废除科举以前,上海新式学校已蓬勃兴起,科举

废除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澄衷学堂、文明学堂、爱国女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学院、复旦公学、中国公学等学校兴办,到宣统三年有新式学校百余所。出版事业发展迅猛,继光绪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创办后,20 世纪初十年成立的文明书局、广智书局、会文学社、中国图书公司等 50 多家出版机构以及众多的报社、杂志社造就了上海的中国出版业中心地位。大量出版了西方社会科学和文学的翻译著作。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等新式教科书,成为全国中小学校的主要教材。市政和社会方面,华界以租界为学习目标,大事举办各项事业。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地方士绅开展地方自治运动,先后有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城厢内外自治公所,向租界市政看齐,推进租界以外华界的市政近代化进程。辟建、修筑道路 100 多条,修理、拆建桥梁 60 余座,新辟、改建城门 9 座,建筑驳岸 10 处,修造码头 6 个,每年裁决民刑诉讼及违警事件 0.17 万起。改造华界旧貌,缩小与繁荣的租界的差距,提高了上海城市近代化水平。

民国时期,上海发展可分为民国初年至 1927 年、1927~1937 年和 1937~1949 年 3 个阶段。民国初年至 1927 年,上海政治上动荡、经济上快速发展。民国初年,上海政党林立,纷争不已,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北洋势力为争夺上海斗争激烈。其间,1913 年 3 月宋教仁在上海被害,引发革命党人反对北洋政府的“二次革命”,1913 年 7 月陈其美等率讨袁军攻打江南制造局未获成功,袁世凯心腹郑汝成任上海镇守使,1915 年 12 月革命党人策动驻沪北洋海军肇和舰起义被镇压,1916 年 5 月陈其美被暗杀,北洋势力终获胜利。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最为广泛的城市。1916~1923年上海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两件大事。一是 1919 年,受北京五四运动影响,上海掀起六三运动,学生运动发展成为以工人与市民为主体的爱国运动,标志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二是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从此开始全国、上海革命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开展一系列活动,与共产国际联系,派人留法、留俄,出版报刊,创办学校,把中央机构长时间设在上海。1924~1927 年,上海地区战火不断,激烈动荡。1924 年 9、10 月,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发生以争夺对上海控制权为目的的江浙战争,在嘉定、黄渡、青浦、松江等地混战。12 月,直奉军阀之战,闵行、漕河泾、徐家汇一带皆为战场。1925 年 1 月上海为奉系军阀所控制。10 月后又陷入混战,又为直系军阀孙传芳控制。同时,上海民众与帝国主义在沪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1925 年五卅运动爆发,全市总罢工、总罢课与总罢市。运动历时 3 个月,带动全国,打击帝国主义气焰,张扬民族主义。

       1926 年 10 月~1927 年 3 月,为配合北伐军,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发动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第三次起义取得胜利。解除军阀武装,控制上海华界和兵工厂,成立上海临时市政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取消总工会,查封临时市政府,杀害 300 多名工人和共产党员,国民党政权控制上海华界。上海经济,特别在 1914~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棉纺织、面粉、缫丝、卷烟、化妆品、皮革、火柴、机器等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民族工业代表企业,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创办,大批企业迅速发展,1914~1921 年,面粉厂增加至 20 家。1912~1927 年开设华资工厂近 500 家、华资银行 45 家。外资方面,德国势力明显削弱,日本、美国势力乘虚直入,开设银行,控制中国对外借款,开设纺织、机器制造等大批工厂。1913~1925 年日本开设棉纺厂 27 家。外滩金融区形成规模,南京路商业街进一步发展。

       从民国初年到 1927 年,上海市政与社会都有很大发展。首先,1914 年拆除上海县城城墙,城内外连成一体,为上海特别是南市一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其次,法租界大扩张,到 1914 年从 0上海成为全国的西学窗口与文化中心。清道光二十年到 1949 年,西学输入中国,大半通过上海再传到各地。戊戌变法以前,全国 9 家输入西学的机构 7 家开设在上海。全国各种西书近八成在上海出版。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影响大的、开创性的著作,几乎都出版于上海。《几何原本》后 9 卷、《化学鉴原》《谈天》与《泰西新史揽要》等震动整个学界,影响数代人。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大量出版日文西学著作。全国 95 家翻译、出版西书的机构,56 家设在上海。上海出版了大量的风靡和影响知识界的严译西方学术名著和林译西方小说。

上海是全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第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均设在上海或在上海诞生。

上海又是教育文化出版中心。19 世纪八九十年代,点石斋石印局、同文书局、拜石山房等,石印中国文化典籍,取得空前成果,出版重要文化典籍《康熙字典》《二十四史》《全唐诗》等。20 世纪初,商务印书馆等异军突起,编纂出版各种词典、读本、教科书,出版物畅销全国,影响社会各个阶层。1925年,上海有中文书籍的出版机构书局、书庄、书社 121 家,外文书籍的出版机构 12 家,印刷所 112 家。

报刊更是林林总总。上海又为全国教育中心之一,拥有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徐汇公学、中西书院、中西女中、上海中学等著名学校。美术、戏剧得到长足发展,中国油画、漫画、话剧等均滥觞于上海,同时发展海派京剧,培育越剧、沪剧、滑稽戏等地方戏剧和曲艺。一部近现代中国电影史,大半由上海写成。文化团体之多,影剧演出场所之繁,更是在全国首屈一指。20 世纪 30 年代,戏曲演出剧场约有一百几十所,观众席位达 10 万个以上。

近代上海是全国文化人才最为密集的城市。开埠后二三十年,逐渐形成新型知识分子群,分布在出版、教育、新闻等文化事业中。到戊戌维新时期,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已颇具规模。戊戌政变以后,各地知识分子汇聚上海,容闳、张元济、蔡元培等到上海发展。光绪二十六年北方战乱、《辛丑条约》签订,促使大批知识分子奔赴上海。光绪二十九年,在上海的具有新知识的知识分子不少于 3000 人。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有成就的教育、新闻、出版、学术、艺术等方面人物,大多在上海活动过。上海产生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杰出的教育家、出版家、翻译家、名记者、国学大师、文学大师、小说家、诗人、律师、政治家等。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巴金等大师均长期定居上海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

在近代中国,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机构和事物,大多首先在上海出现。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中外合办的科技学校格致书院、第一个专门性科学杂志《格致汇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梅溪书院,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国女学堂。《万国公报》、《时务报》、《新青年》均在上海创办。还出现了新式画报,演出文明新剧,开设模特儿临摹美术教育课,在全国率先举办文明婚礼,开办综合游乐场,推选市花。

近代上海文化发展,紧追世界前进的潮流,在全国率先拉开批判传统的帷幕。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始怀疑重义轻利观念,批判重农抑商,批判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与洋人交接,重视西学,竞相送子弟入洋学堂。晚清 9 个出身于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的出使大臣,有 8 人出自上海。冯桂芬、王韬、郑观应批判因循守旧、鼓吹革新,成为维新思潮的先声。上海对文化的鉴赏,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一个戏班子能够唱红上海,也就能唱红全国。一部电影、一幅画、一出戏,能够在上海得到承认,基本上可获全国的认同。很多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在上海唱红后,再得到剧种原生地认可。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文化消费城市。戏园、茶楼、剧院、电影院、书肆、报馆,跑马厅、跑狗场、体育场、游泳馆、高尔夫球场、回力球球场等各种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京剧、新剧、沪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等各种戏曲和电影,外国马戏、杂耍,争奇斗艳,各显风采,成为城市文化繁荣的标志。文化事业发展齐全,网点集中,形成著名的福州路文化街。文化名人与国际、国内文化联系密切,交流频繁,成为城市文化发育成熟的标志。烟馆、妓院林立,更是城市市民文化的病态反映。上海文化兼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成上海文化汇纳百家、高度相容的特点。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又成为全国天主教、基督教的中心,全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重要的活动中心,各教管理中心几乎都设在上海,各教主要代表人物大多定居上海。并有东正教、犹太教、理教、祅教、锡克教教徒和宗教活动。市政建设方面,近代化起步早,且局部有序与全局无序并存。首先,市政建设近代化起步早。上海城市重心由南向北转移的过程,也是近代城市建设的过程。北南相比,宽阔的道路代替狭窄的巷道,新型的市政设施造就崭新的城市形象。在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有严格的市政管理,60 年代始有煤气路灯,70 年代始有电话、通火车,80 年代始有电灯、自来水。此后又出现洒水车、垃圾车、救火水龙,大自鸣钟,书信馆,地下排水系统,气象预报,卫生条例、违警条例。20 世纪,在国内最早出现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有线电台、无线电台。上海成为全国市政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其次,市政建设的局部有序与全局无序并存。公共租界、法租界

和华界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市政建设大多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道路宽度、路面材料、河道疏浚、桥梁建造,都有一定的章法。但从全市看,无序而布局不合理。杨树浦和曹家渡上海两大主要工业区之间,隔有商业网点密集、居民众多的以南京路为代表的商业区,联系不便。道路东西向多而南北向少,南北向交通不畅,而东西向 3 条主干道也因车多人众不敷使用。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 3 个区域交通各行其是,不能互通。3 个地区的自来水、供电、电话系统各自为政,自来水管网互不沟通,水厂水压、水价不一,用电电压不一,电话网络不统一。甚至门牌号码编制标准也不一。整个城市市政建设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上海城市改造和进一步发展。

上海是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上海开埠后,上海移民迅速增加,并成为城市主要人口。到 1949 年,本地籍居民仅占全市总人口 15%。国内移民有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山西等 18 个省区,以江、浙两省最多,均超过百万人。上海经历了 3 次移民潮。第一次是太平天国期间,1855~1865 年上海人口净增 11 万人。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期间,上海两租界人口增加 78 万人。第三次是解放战争期间,上海人口增加 208 万人。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葡、波兰、捷克、印度、越南等近 40 个国家,最多时超过 15 万人。上海长时间是世界上人口进出最方便的城市,进入不用签证,成为外国难民的避难所。俄国十月革命后,一批无国籍的俄裔亡命上海,1925 年旅居法租界的白俄有 0.14万人,到 1936 年增至 1.2 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 万多犹太人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避难上海。侨民 1915 年以前以英国人为多,此后以日本人为多。上海的包容性,使得各国移民各得其所,又在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活风尚等方面影响上海城市品格。

既然都读完了,就请你用发财的手再点个关注、点赞 、转发、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