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朝阳沟在哪里(朝阳沟旅游景点简介)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45

       □本报记者 胡心洁

       本报通讯员 宋跃伟

       晨曦透过山峦间的薄雾,洒向乡间小路时,抑扬顿挫的唱戏声也从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传了出来。

       每到周末,这个戏声悠扬的小山村,还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人。他们带着对“朝阳沟”的记忆,漫步在朝阳沟村蜿蜒曲折的小道上,或走进杨兰春文化园,找寻豫剧《朝阳沟》六十载经久不衰的奥秘;或围在村里老艺人的身边,聆听,甚至是咿咿呀呀学上几腔……

       一个小村,两部大戏

       村口处,一座大理石牌坊映入眼帘,“朝阳沟”三个红彤彤的大字熠熠生辉,“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熟悉的旋律便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响亮出来。

       走进村子,现代豫剧《朝阳沟》里的劳动场景墙绘图画随处可见。不远处,一幅平仄并不规正的“昔日曹家湾,今天朝阳沟”对联,格外引人注目。

       “别小看俺这巴掌大的地方,出过两部经典大戏哩!一部曲剧《卷席筒》,一部豫剧《朝阳沟》。一个村子出两部大戏,这在戏曲史上可是独一家。”村里的朝阳沟戏曲文化研究会会长赵海辰自豪地说。

       朝阳沟,原名曹家湾,当地人习惯上叫它曹村。曲剧《卷席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主人公小苍娃那句唱词“我家住登封小县,离城二十五里曹家湾”,说的正是此地。

       “朝阳沟村这个名字,就是从现代豫剧的扛鼎之作《朝阳沟》而来。”村党支部副书记赵遂辰说,“没有杨兰春,就没有豫剧《朝阳沟》,也不会有这个村名。”

       已经离世10年的杨兰春,对朝阳沟村有着深厚感情。这里,曾是他战斗过的地方。解放战争期间,他的5名战友牺牲在了这里。同样,朝阳沟的村民们,对杨兰春也有着特殊情感。

       1957年,杨兰春随他所在的省豫剧三团来这里体验生活时,这里人的新风新貌,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才有了日后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豫剧《朝阳沟》。

       曹村,也在1976年改名为朝阳沟村。“老杨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写出了《朝阳沟》。”70多岁的村民赵长运指着一处不足10平方米、几近坍塌的房屋,用着当年村民们对杨兰春的称呼,念想着当年的情景,“俺和老杨住隔壁儿。白天他下地和俺们一起干活儿,晚上或下雨天,他会把一个小收音机挂在房檐下,让乡亲们都来听。”

       如今的村子人,手机铃声设置最多的是《朝阳沟》里的经典唱段。因“朝阳沟”名声在外而产生的骄傲和自豪,也写在他们的脸上。走在紧临“二大娘”家屋后的水泥路上,赵海辰得意洋洋地说:“戏里的很多情景,包括生活细节,都是俺村以前的生活写照。”

       1964年元旦,《朝阳沟》进京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时,博得了满堂喝彩。《朝阳沟》成为豫剧现代戏的经典之作,杨兰春也因此被称为“朝阳沟之父”。

       2009年,89岁高龄的杨兰春不幸逝世。为感念这位让“朝阳沟”闻名遐迩的“老杨”,当地政府在朝阳沟村西北建了杨兰春文化园。按照“老杨”的遗嘱,他的部分骨灰也安放在了这里。

       杨兰春文化园里,“老杨”伏案疾书的塑像精神矍铄、炯炯有神。园里有碑一通,上有学者李铁城的撰文:“综观中外戏剧史,一戏之出,城乡传唱家喻户晓数十年久演不衰,两省之村争以戏名为名,一人逝争迎遗骸归葬,可谓举世无双。此戏乃《朝阳沟》,此人乃《朝阳沟》编导杨君兰春也。”

       “两省之村”,是指杨兰春的出生地河北省武安县朝阳沟村和杨兰春战斗过的地方河南省登封市朝阳沟村。正所谓:“好戏久唱六十秋,代代相传誓不休,聆听激起奋斗志,谁人不识《朝阳沟》。”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一古一今,两部戏曲经久不衰地传唱着,丰富了朝阳沟村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现代豫剧《朝阳沟》,其通俗易懂的唱词、脍炙人口的唱腔、鲜明欢快的旋律,半个多世纪以来唱红了大江南北,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扎根“广阔天地”,为了祖国的明天“大有作为”。

       在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眼里,朝阳沟村就是“老戏窝儿”。他们送给了爱唱戏的朝阳沟人这样的顺口溜:“曹村敲敲洗脸盆儿,前村后庄都锁门儿;不是哪儿人随便说,只因曹村‘老戏窝儿’。”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漫步朝阳沟村的街巷、阡陌,不时能听到《朝阳沟》的经典唱段。

       “在俺村随便找个人都能哼上一段《朝阳沟》,‘老戏骨’更是层出不穷。”赵海辰说,朝阳沟的戏曲文化,不仅是展示朝阳沟人文化内涵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推动朝阳沟村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个“老戏窝儿”,这个《朝阳沟》剧中男主角拴保满怀豪情要“干上一百年”的地方,近些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朝阳沟西北山坡上,一座亭子格外耀眼。“当年剧团里的‘银环’和其他人员下乡体验生活时,干活干累了,就是在这个亭子里休息的,所以我们就把它叫作‘银环亭’”。赵海辰指着亭子说。

       站在亭子里环顾四周,整个朝阳沟被掩饰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不远处的水库,碧波荡漾、水鸟游弋。赵遂辰介绍说,为了恢复朝阳沟的自然风貌,大冶镇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绿化面积4000余亩的“朝阳沟森林公园”。随后,村里又投巨资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尤其是以《朝阳沟》里的故事为背景,着力打造文化氛围,再现了“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一辈子我也住不烦”的佳话。

       近期,他们还成功引进了旅游开发项目,立足朝阳沟戏曲文化特色,积极打造饱含豫剧文化的戏曲文化小镇。“朝阳沟越来越美了。这不仅是老杨的《朝阳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还是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让文化在村民们眼里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赵海辰说。

       夕阳西下,晚风吹拂。朝阳沟的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了村委的广场上。“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美妙的戏曲声随着微风,响彻在朝阳沟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