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网站流量查询(流量查询入口)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46

       近日,有不少更新苹果iOS 15.5系统的手机用户发现,后台“时间与地点”项目会频繁运行,出现“偷跑”流量的情况,有的甚至会消耗几十个GB。

       已消耗22个GB的流量

       这个月流量费被多扣了50多元

       近日,有不少更新苹果iOS 15.5系统的手机用户发现自己的流量掉得飞快。查询之后才发现,最新的苹果iOS 15.5系统服务中的“时间与地点”项目在后台偷跑了大量蜂窝数据流量,消耗的流量多达几百MB至几个GB不等,甚至有网友被偷跑高达几十个GB的流量。

       “因为套餐里流量比较多平常根本用不完,一直就没有担心过流量不够用,直到通知短信发过来我才发现流量已经被用完了。”苹果用户陈女士表示,“时间与地点”这个项目已经消耗她22个GB的流量,这个月光流量费就已经被多扣了50多元。

       “一大早在小区溜达了一个小时,系统服务里就跑了205MB的流量,简直是‘神偷’!”6月1日一大早,市民严先生发现,iPhone 12手机的系统服务页面,显示消耗了 205MB的流量。“我刚查了查上个月系统服务消耗的流量,也达到了1.6GB。”严先生表示,自己在上个月月底完成了苹果系统升级,疫情期间出门时间很少,流量如此被消耗,他感到非常离谱。

       5月17日,苹果发布了iOS 15.5正式版系统,苹果表示,iOS 15.5对Apple Cash进行了优化,从而更好地对钱包中的Apple Cash卡进行请求和汇款。此外,Apple Podcasts中还有一项新功能可以帮助保留iPhone存储空间,并修复了一些针对HomeKit的Bug。

       苹果客服建议

       关闭定位服务

       苹果客服表示,该流量偷跑情况确实属于“流量异常”。那么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对此,这名客服建议打开“设置-隐私—暂时关闭定位服务”,“您先把定位服务关闭,这样应该能暂时解决流量偷跑的问题。”

       可是,这样做之后所有的APP定位服务将被停用,对此,这名苹果客服表示,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名苹果高级技术顾问表示,“流量偷跑的问题既可能出在苹果系统,也可能出现在运营商上,目前我们也在排查,网上说一定是苹果系统问题的说法不完全准确。”

       这名顾问建议出现该问题的消费者确保手机系统保持最新版本更新,同时联系运营商,拿到异常消耗流量的节点,明确流量消耗的具体情况。

       “我们目前也将这一情况反馈至工程部,让他们协助调查。”顾问表示,在此之前,建议消费者关闭大部分APP的定位服务,只留下比如远程办公APP必须使用的定位,“这样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消耗。”

       Apple高级产品专家表示,已经接到过同样情况的反馈,如果是软件方面导致的情况,恢复出厂设置可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需提前做好备份。如果仍无法解决,将反馈至工程部帮助调查。

       iOS15.6的公开测试版Beta2发布

       “偷跑”流量的问题仍未解决

       据大象新闻报道,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苹果客服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出现偷跑流量的情况是由于iOS 15.5系统出现了漏洞。

       “目前解决方法只能通过还原系统或关闭系统设置中的定位功能并等待下一次系统更新,至于用户担心的泄露隐私问题,由于相关规定,苹果公司在国内专门设有数据库,不需要担心泄露。”该工作人员表示。

       不过,6月2日,苹果发布了iOS15.6的公开测试版Beta2,“偷跑”流量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解决。

       一位苹果客服经理表示,目前已经在研究解决方案。“iOS15.6的公开测试版是为了测试更多功能而推出的,并非为了解决流量问题而更新的版本。目前工程部已经收到(‘偷跑’流量)这个情况,并且着手研究,后续系统可能会推送更新版本的小补丁来解决这个问题。”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通信高级工程师袁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App都会使用到“时间和地点”的系统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仅要关心哪个系统服务“偷跑”了流量,更要关心是哪个App使用了该系统服务“偷跑”了流量,因为这才是泄露用户隐私的根源。

       苹果“流量门”既非个案亦非初犯行业顽疾何解?

       实际上,苹果并非首个被曝出存在“偷跑”流量的手机厂商。

       此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称,众多手机品牌都存在偷跑流量、预装软件数量多、难以卸载等问题。

       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搜索发现,近一年里,三星手机、夸克App等都被大量用户投诉“偷跑流量”。

       在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看来,部分手机厂商与软件经销商通过预装软件获利,已经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此前,手机流量‘偷跑’现象非常普遍。2021年以来,我国严查互联网App滥用隐私数据的行为,目前这个情况已经缓解了很多,但依旧存在。”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周垂坤表示,目前苹果等手机依旧存在此类现象,实际上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至第十条分别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部分智能手机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预装软件,甚至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他表示,有的预装软件卸载后,手机内存未减少,表明该软件并未真正被删除;甚至有的预装软件出现了无法卸载的情况,这无疑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侵犯;此外,有些手机的预装软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偷跑”流量,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而“偷跑”流量背后,还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隐患。

       “手机App经常出现流量‘劫持’、恶意广告推送、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情况。部分预装软件未经用户同意,通过获取手机通讯录信息等方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这无疑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周垂坤认为。

       对于上述问题,消费者个人维权也存在难点,比如诉讼时间长、成本高、赔偿金额低等。许浩建议,目前涉事厂商违法成本较低,各地消保委等可积极组织公益起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费者个人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