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未来城市科幻画(9~12岁未来城市画)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9

       山东威海紫光实验学校自然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化石和模型。 (受访者供图/图)

       人类在未来战争中熄灭了太阳,八分钟后,随着最后的一个光子抵达地球,人类将永久失去光明,遭遇灭顶之灾。

       带着地球去外太空流浪已经来不及了。

       存亡之际,人类迈入升维孵化器,从三维人演变为四维人。“这场杀戮,属于这里,而我们,却可以离开。”升维孵化器的发明者说道。由于维度转移,人类文明将免于在太阳熄灭后冻结消失的命运,人类“迁徙”到资源无比丰富的四维空间。在那里,战争彻底失去了意义。

       在短短1200字的科幻小说《和平孵化器》里,山东威海高三学生孙艺萌解决了一个千古难题——摆脱战争、永久和平。2021年4月24日,她凭这篇小说获得了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青少年作品金奖。

       正在准备高考的孙艺萌没能来到颁奖现场海南陵水,“让我们相遇在未来”——孙艺萌在发来的视频中说。

       为孙艺萌颁奖的评委会主席陈楸帆是80后,近几年他也开始写少儿科幻小说。陈楸帆觉得从成人科幻转向少儿科幻不是“降维”而是“升维”:“你要面对的是心智更开放的、更像一张白纸的读者。”

       作为全球华语科幻的最高奖,华语科幻星云奖2010年创立时并没有为中国科幻的“未来”设置奖项,成年作家也很少写少儿科幻。“大家觉得那是小儿科。”星云奖联合创始人、79岁的董仁威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在董仁威童年时,中国科幻都是面向少儿的,如今这个传统被忽略了。

       2013年,星云奖增设了最佳原创少儿科幻图书奖,2016年增设了最佳青少年作品奖。“一些从事少儿科幻写作的作家受到表彰,少儿科幻作家队伍迅速扩大。我还动员主流科幻作家写少儿科幻。”董仁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最初参评的作品屈指可数,到最近这一届,参评最佳少儿中长篇小说的作品就有将近一百部。”

       “以前刘慈欣讲他《三体》的畅销没有带动他其他作品的畅销,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他的很多作品明明是给孩子写的,拿到成人文学里去销售当然不行了。我把刘慈欣的少儿科幻作品选出来,与其他作家的少儿科幻作品辑成丛书,找北京少儿出版社和四川教育出版社各出了一套,卖得很好。”董仁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刘慈欣非常重视少儿科幻的创作,2020年少儿科幻星云奖创立,刘慈欣主动来当组委会主席,充当促进中国少儿科幻发展的旗手。

      

       看起来有些腼腆的高三学生赵奕诚,在升学冲刺阶段坐飞机从福建来到海南陵水,他的第一“动力”是在星云奖颁奖典礼上见到“大刘和王晋康老师”。

       最终,赵奕诚的小说《星际纪元》获得星云奖最佳青少年作品银奖,给他颁奖的正是科幻作家王晋康。《星际纪元》的故事诞生于赵奕诚读初二的时候,“我在自习课上写完作业,感到无聊,在错题本上随便找了一个空白处写了写。”

       仰望着教室天花板的赵奕诚神游天外,他想象着两百年后的未来,人类科技已经高度发达,生活空间扩张到整个太阳系。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可以让人类离开太阳系、去探索更广的宇宙。对此,人类内部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人类在太阳系的生活水平已经很高,担心新技术会影响现有的福利保障。反对者和支持者演化成两个党派,爆发了长达五年的内战。最终,向往星空的一派获得了胜利。

       《星际纪元》的灵感部分来自美国南北战争,赵奕诚把历史冲突搬到了未来世界。“反对派的失败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合理之处,”赵奕诚一脸认真地说,“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浩大的工程都是劳民伤财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的,比如修长城和大运河,都是征发了数十万的‘民工’每天食不果腹地劳动,所以他们是出于这个依据去反对这个事情。”

       这个故事沉睡在赵奕诚的错题本里,直到高二那年,妈妈让他整理留学申请材料,赵奕诚默默掏出一摞手稿,那是他写的七八篇科幻小说,包括一万多字的《星际纪元》。

       “我说妈妈想给你投稿,他说写得还不够——他可能老把自己的作品跟那些成人的比,觉得差距还很大。”赵奕诚的母亲杨女士说。在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赵奕诚用修改后的《星际纪元》参评了星云奖。

       2021年4月21日,科幻作家王晋康(左)在海南陵水为高三学生赵奕诚(中)的小说《星际纪元》颁奖。 (受访者供图/图)

       在赵奕诚报名星云奖的2021年,全国43万中学生参加了一场科幻“海选”——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通过在线命题作文选拔,共有六千多人入围全国总决赛,现场闭卷写作,根据主题即兴发挥。

       阅卷采取盲评形式,评卷专家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普和科幻方面的作家、科学家,对作文的创意、逻辑、科学性等打分;另一类是语文专家,以高考作文的标准打分。“科普科幻分”的权重高于“作文分”。

       “我认为(参赛的)科幻小说中,有一定的有潜质的作品,但是科普似乎他们还写得很死板。”科幻作者索何夫曾受邀担任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的评委,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在日本,出版物的作者就有高中生。”

       教育部曾经清理名目繁多、混乱的中小学生竞赛,于2019年公布“官方认证”的29项竞赛(《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入选“白名单”。“2019年从众多比赛里挑了29个,2020-2021年又挑了35个,”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陈柳歧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我们是唯一的文理结合、以科普科幻为特色的。”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让考生把新世纪的生活记忆存进2035年的“时光瓶”,这与2017年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撞题”,后者的题目关键词正是穿越时空的“时间胶囊”。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也是一道“科幻题”——让考生畅想2049年的中国。

       “我们想不仅办这个比赛,还希望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些学校对学生科幻教育的重视程度。”陈柳歧说。

       获得金奖的高三学生孙艺萌来自威海紫光实验学校。该校策划了“科幻节”,设立科幻图书角并拟定了科幻阅读目录,开设科幻选修课,请专家到校进行系统的科幻阅读与写作培训,还要求学生全员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我们学校有一个自然博物馆在全国中小学算是数一数二的,里面有猛犸象、野牛、恐龙的化石,自然博物馆里还有相对应的图书,学生接触到的东西会不一样。”该校教师曲孟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曲孟雅最近读了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孙)艺萌阅读广泛,她曾经推荐给我一本《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一个生物学家写的,我读了以后非常有启发。通过科幻教育,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创新性明显提高。”

      

       中学生在写科幻小说,小学生在画科幻画。海南的一名小学生设计了“地图鞋”,在他的画里,这是一双能导航的鞋,穿上它就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科幻文学是科学+幻想+文学,科幻画就是科学+幻想+画。”在海南教孩子画科幻画的谢子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项事业萌发于1991年,当时世界科幻协会年会首次在中国(成都)举办,做儿童绘画教育的谢子欣邀请了一些孩子以科幻为题材现场作画。她在那次活动上认识了科幻世界杂志社时任社长杨潇,从此经常跟科幻界交流,有意识把科幻内容融入儿童绘画里。

       科幻画《老人地图鞋》,作者王俊鑫(8岁)。 (受访者供图/图)

       2004年,谢子欣在海南开了一家美丽未来儿童艺术馆,这里不仅教孩子科幻画,也展出他们的作品。“绘画对人类的大脑的开发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直接,小朋友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有视觉,可以去观察。”谢子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地下的东西、天上的东西、活动的东西。我们很早以前觉得应该教孩子画静物,实际上走入误区了,应该让孩子们观察、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实际上很多孩子对科学、对未来、对星空的理解,很多孩子是很超前的。”

       2020年,经过谢子欣和她的团队推荐,海南省邮政公司把孩子们的科幻画甄选做成特种邮票,在他们的画笔下,高科技房子建在大树上,智能轮椅载着残疾人畅行四方,城市自带火箭助推器,能在太空旅行……

       科幻画《新纪元》,作者龙俊腾(11岁)。 (受访者供图/图)

       科幻画的进阶是科幻绘本。“绘本是连续性的,故事必须围绕主人公,画他的个性、长相、对世界的姿态和行动,对孩子来说难度比较大。”从2015年开始,孩子们的绘本陆续出版,最小的作者只有五岁。谢子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艺术馆的大门形象就是根据小朋友的绘本设计的,在海边的两个房子,蓝色的住男孩子,粉色的住女孩子,很多年轻人喜欢来这里照相打卡。”

       科幻作家陈楸帆曾到北京中关村三小做分享,听众是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反应特别热烈”。“二十年前我们看国外科幻的时候,身边根本没有人可以探讨。”陈楸帆回忆,“现在有互联网,还可以参加线下线上的各种活动,找到一群同好,这样的交流的氛围会让你找到一种归属感。”

       中关村三小的老师也觉得科幻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现在他们开始做学校内部的课程,有点像科幻写作比赛。”陈楸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此前在温州参加全国科普科幻教育大会,老师们探讨的是如何把科幻科普的阅读、写作延展出一些课程,融入到现在的教学大纲里。“现在所有愿意支持科幻、帮助科幻的人,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最早其实都是从科幻的读者开始,有些人可能缘分深一些,有的人缘分浅一些,但有这样的一个机缘的种子播撒下去,之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想要跟科幻发生点什么关系。”

       南方周末记者 刘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