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不屈不挠是什么意思(不屈不饶和不屈不挠的意思)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55

从武汉大学走出的易中天说,

武汉这地方“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

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

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

原本应该当首都。

“一线”,即贯通中国南北的京广线。

“两江”即从武汉奔流而过的长江、汉江。

“三镇”是著名的武汉三镇——武昌与汉阳、汉口。

之后这几个,说的是武汉占尽天时地利,

连接全国各省,八方商旅云集。

图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 摄图网 ©

位于天下之中的武汉,

是古城,是江城,是诗城,是钢城,

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九省通衢,英雄之地

一位武汉作家说,

看武汉的最佳视角,

是坐在长江的入水口,

比如坐在晴川阁最好不过了。

图片|武汉地标晴川阁铁门关 · 摄图网 ©

晴川阁坐落于汉江之南,

东临长江,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这一名胜古迹得名于唐人崔颢的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近几年多了一块牌子,

成为大禹文化博物馆所在地。

图片|禹王庙,现禹稷行宫 · 图虫创意 ©

禹王庙自古与晴川阁并立于汉阳江滩,

大禹文化为武汉打上了“江城”的印记。

相传,大禹当初为抗洪引汉水入江,

奠定了今日武汉的地理格局。

图片|湖北省地图,审图号:GS(2019)3333号 · 自然资源部 ©

水,造就了武汉。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穿过主城区,

交汇后形成“江汉朝宗”的盛景,

将武汉分割成三镇的格局,

这是大武汉的城市基础。

图片|武汉市地图,审图号:鄂S(2020)003号 ·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

汉江发源于陕西,为长江最大的支流,

从西北逶迤流淌而来,

在汉口龙王庙附近注入长江。

万里长江冲出三峡,拐过几个弯到达武汉,

在此水深可超过30米,

曾是武汉两岸的天堑,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也使武汉成为贸易往来的繁华码头。

图片|武汉长江大桥 · 图虫创意 ©

自从1957年,

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

数十座桥梁依次搭建于江湖之间,

将武汉三镇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这座江城,变成了“桥城”,

并凭借世界顶级的造桥能力,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评选为“设计之都”。

武汉除了坐拥半城江色,还有半城湖光,

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于城市之中,

武汉人自古逐江而息,觅湖而居。

如今,正常水位时,

武汉湖泊水面面积867平方千米,居全国之首,

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湖泊,

像珍珠般点缀在江水两岸。

其中汤逊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

面积达47平方千米,

而有着悠久人文历史的东湖紧随其后(面积33平方千米)。

图片|武汉东湖 · 图虫创意 ©

有江湖,就会有沙洲。

这是一种因水流冲积河道、河口而形成的,

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

洲地之美,经过人文和自然的奇妙造化,

在江水氤氲的武汉达到极致。

鹦鹉洲、天兴洲、铁板洲等

形成武汉江河的一段璀璨珠链。

鹦鹉洲上芳草萋萋,

铁板洲上,

还流传着达摩祖师用洲上芦苇“一苇渡江”的传说。

这个位于江汉平原东部的中心城市,

不南不北,不上不下,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一年最长的季节是夏季,

往往五月就开始迈入初夏,

一直到十月份才逐渐转凉,

七八月时气温更是可高达40度,

因此被称为中国三大火炉之一。

图片|武汉市武昌区光谷星河转盘 · 图虫创意 ©

有一种观点认为,

武汉的夏天之所以如此火热,

是因为武汉江河湖泊众多,

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蒸发,

像一个巨大罩子罩住整个城市,

反而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

在“火炉”的高温下,

武汉人依水而生,在江湖间自由洒脱。

武汉作家池莉说过,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

图片|武汉渡江节 · 图虫创意 ©

大江大湖是武汉人的天然游泳池,

水上运动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去年武汉解封后,很多人第一件事就是“下饺子”,

在江湖里戏水纳凉、独立潮头。

每年的渡江节,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人横渡长江,

更是蔚为壮观。

图片|东湖栈桥夜景 · 摄图网 ©

有时东湖水位上涨,

淹没武汉凌波门外的栈桥,

人站在湖面上,远看如水上行走。

武汉人与水搏斗,

不惧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54年、1998年两次长江特大洪水,

武汉人坐镇中央,打赢了与大自然的抗争。

就像钟南山院士含着热泪说的,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人文荟萃,英雄史诗

有句湖北方言叫“不服周”,

意思是不服输、不信邪,

代表着楚人从古至今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图片|盘龙城遗址 · 图虫创意 ©

武汉建城至今约3500年,

开端为商代的盘龙城遗址。

该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

呈长方形,夯土而成,

分布有民居、手工业作坊和小型墓地,

四周城墙的缺口证明当时可能有城门存在。

看来,武汉人天生就热衷于基建。

图片|湖北省博物馆·勾践剑 · 图虫创意 ©

商亡周兴,楚国人崛起于荆楚之地,

对强大的周王朝心生不满,

多次兴师犯周。

西周第四任天子周昭王想把楚国揍一顿,

让他们老实老实,却占不到便宜,

乘舟过江时溺水而亡。

图片|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 图虫创意 ©

楚国国力日增,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强国。

后来秦灭六国,为了打压楚人,

把楚国神话中尊崇的神鸟“九凤”蔑称为鸟。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一说就是这么来的,

可能带着调侃的意思,

其实也有一股楚人不认输的劲儿。

楚国人不服周,也不服秦,

于是有了另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朝,最后亡在了楚人手中。

诞生于荆楚的武汉,

注定是一个英雄地。

图片|湖北省博物馆 · 图虫创意 ©

东汉,今武汉主城区一带筑起一座却月城。

到了三国,吴主孙权又在今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

这两座城,是武汉三镇的早期形态。

这一时期的武汉主要为军事堡垒。

矗立于蛇山之巅的黄鹤楼,

最初就是一座瞭望守戍的军事楼,

为孙权在夏口城一角修筑,

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图片|黄鹤楼 · 摄图网 ©

唐代,黄鹤楼成为观赏楼,

是唐诗中的一大IP,

无数诗人到此游宴,留下在武汉的足迹。

崔颢的七律《黄鹤楼》,

从三国费祎乘鹤登仙的传说娓娓道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图片|黄鹤楼夜景 · 摄图网 ©

后来,李白对此诗佩服不已,

因有崔颢诗在,不敢再题此楼。

但人缘超好的诗仙,

也和黄鹤楼结下不解之缘。

他与郎中史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东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诗人都到黄鹤楼打卡,

只因夏口(今武昌)在隋唐时期是鄂州的治所,

也是江汉漕运的必经之地。

唐宋以后,随着经济政治中心东移,

交通便利的武汉地区逐渐成为荆楚之地的中心,

也是华中的政治、经济中枢。

图片|日落时分的长江主轴和黄鹤楼 · 摄图网 ©

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

武昌更是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

抗金名将岳飞驻军武昌城近十年,

多次从这里挥师北伐。

今武汉的郭茨口、墨水湖、马沧湖等地,

都是岳家军屯驻之地。

三十功名尘与土,

英雄在此遥望荒烟外的中原,

却敌不过朝堂上的暗流涌动,

在朱仙镇大捷后接到十二道金牌招回临安,

留下千古遗恨。

长江之北,与武昌隔江相望的汉阳,

在当时也是一大胜地,

“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唐·韩偓《过汉口》)。

图片|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 摄图网 ©

汉阳与汉口原本紧密相连。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江改道,

将汉口从汉阳析离,

正式形成武汉三镇鼎立的格局。

汉口形成于明中后期,只有短短500年历史,

与武昌、汉阳互为犄角。

历史上的“汉口”,最初是指汉江入长江之口,

明清以后才专指商业市镇汉口。

图片|汉口航拍 · 图虫创意 ©

作为武汉三镇中的小老弟,

汉口却有着惊人的爆发力,

凭借着四通八达的航运优势,

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为“楚中第一繁盛”、“天下四聚”之一。

(刘献廷《广阳杂记》:“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1861年汉口开埠,

英、法、俄等六国先后在此设租界。

现在,汉口江滩仍保留着不少欧式建筑,

象征着一段爱恨交织的历史。

图片|武汉租界 · 图虫创意 ©

在激荡的近代史中,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此碰撞,

成就了武汉的城市转型。

自此,武汉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区域市场,

变成世界知名的商贸港城。

1911年,清廷即将覆灭的夏天,

从欧洲经北京到汉口的电报,

大部分2-3小时内就能到达。

图片|江汉关大楼 · 图虫创意 ©

这一时期,

晚清名臣张之洞督鄂,

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中部崛起。

图片|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汉阳兵工厂)博物馆 · 图虫创意 ©

十余年间,

张之洞支持洋务自强、发展民族工商业,

在武汉建成了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第一家军工厂湖北枪炮厂(即生产出“汉阳造”的汉阳兵工厂)、第一所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之一)等。

图片|武汉大学 · 摄图网 ©

此外,武汉理工大学(原湖北工艺学堂)、

华中农业大学(原湖北农务学堂)、

武汉科技大学(原湖北工艺学堂)、

湖北经济学院(原湖北商业中学堂)的起源,

都可以追溯到张之洞任职期间。

武汉之所以成为大学之城,正是源自张之洞督鄂。

当时,湖北全省学生为99064人,

是江苏的2.2倍,教育事业空前繁荣。

图片|华中科技大学 · 图虫创意 ©

近代历史上,

中国有两个城市被冠以“大”字头,

一个是大上海,另一个就是大武汉。

1906年,汉口进出口贸易

占全国贸易额的12.04%,

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商贸中心。

同年,张之洞苦心筹划多年的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伴随着火车呼啸而过,一个时代即将落幕。

这位长须白发、身形消瘦的封疆大吏,

将武汉推上了近代化的快车,

也是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位伟人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近代繁荣的武汉,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维新与革命的领导者都是广东人,

辛亥革命首义的第一枪却打在了湖北的武昌城。

图片|武昌楚望台城楼夜景 · 图虫创意 ©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的革命党人攻占武昌的楚望台军械库,

夺取总督府等重要机关,

并控制武汉三镇,为铲除帝制立下首功。

图片|武汉鄂军都督府 · 摄图网 ©

天下之中,是英雄的武汉。

现在武昌首义广场北边,

鄂军都督府的红楼,

仍在绿树掩映之中铭刻着英雄的历史。

武汉自古是英雄地,一镇奋起,八方景从。

图片|武汉鄂军都督府 · 图虫创意 ©

《吕氏春秋》曰: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易中天老师没说错,

武汉在历史上确实短暂做过首都。

1926年,北伐军攻下武汉,

国民政府即由广州迁至武汉,

这才有了之后的宁汉分裂与合流。

1927年“一·三”惨案,

武汉英租界当局杀害码头工人。

之后,在总工会李立三、刘少奇指挥下,

武汉码头工人冲进英租界,驱逐英国巡捕。

这是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回外国租界。

抗日战争中,武汉也做过战时首都。

1938年,

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

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投入兵力最多、

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

100多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付出伤亡40余万人的代价,

将抗日战争拖入战略相持阶段。

图片|黄鹤楼和鄂军都督府 · 图虫创意 ©

中流砥柱,是武汉的英雄。

武昌起义中,

被推为首义都督的黎元洪

是武汉黄陂人,世称“黎黄陂”。

历史上的黎元洪并非懦弱的床下都督,

他曾反对袁世凯称帝,

两任民国大总统,还是一位实业家。

后来,蒋介石要没收中兴煤矿,

听说是黎元洪投资的,

说:“别人的我没收,黎黄陂的我不能没收。”

广州起义领导人恽代英出生于武昌,

最后为革命牺牲于南京。

这位青年革命家写下绝笔: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图片|以京剧大师名字命名的公园,圆形的广场中间树立的便是谭鑫培雕像 · 图虫创意 ©

戏剧界泰斗,

有着伶界大王之称的谭鑫培,也是武汉人。

他拍摄的黑白无声影片《定军山》,

是中国第一部电影。

建国之初,

武汉人朱光亚放弃美国资助,回祖国参加建设。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空投航弹

与氢弹的研究试验中都有他的身影,

不用浮名绊此生的他,

被称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亚洲第一位网球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李娜,

也是武汉人,

她的网球生涯始于湖北省队。

武汉,

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人才辈出,

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钟子期、

晚明辽东三杰之首熊廷弼、

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

民国外交家魏宸组、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中国气象局首任局长涂长望……

图片|武汉长江二桥风光 · 摄图网 ©

2003年,

新任武汉市长在两会期间引起全国媒体注意。

他在讨论武汉未来发展时

对温总理发出了三声追问:

武汉在哪里?武汉在哪里?武汉在哪里?

武汉,正在崛起之路上。

华中第一,英雄时代

滔滔长江水横穿而过,

武汉既不是江南,也不是江北,

她更像是一个生在长江上的城市。

到了铁路时代,

这一横与一竖让武汉成为

中国独一无二的十字路口。

中国最主要的省份与城市,几乎全在她周围。

北上京津,南下珠三角,西去巴蜀,东至长三角,

京广、武九、麻武、汉丹等多条中国交通动脉在这里纵横交汇,成就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利。

2013年,武汉铁路客运量达到1.21亿人次,

正式超越北京与广州,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铁之心”,

是全国第一的铁路运输中转站。

图片|武汉高地铁动车基地 · 图虫创意 ©

每天,有千趟列车

在武昌、汉口和武汉三大站来往进出。

另外,武汉动车段具备400组动车组的检修能力,

约占全国动车组检修任务总量的40%,

为世界第一的动车检修基地。

这是什么概念?

站在武汉动车段检修站一眼望去,

各种型号的高铁动车依次停放,

呈万箭齐发之势,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

图片|武汉天河机场 · 图虫创意 ©

除此之外,还有1995年起通航的武汉天河机场。

这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

也是国内最繁忙的民用机场之一,

可直航全球五大洲。

武汉真正实现水陆空交通汇聚的中心地位,

也成就了一个笑傲江湖的英雄时代。

经济学家倪鹏飞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评价武汉:

“商品市场集散功能强,腹地市场广阔,

淡水资源丰富,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武汉所拥有的丰富生产资源和研发机构,

丝毫不逊色于欧洲的莱茵河畔

与北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城市。

在中国,如果将北上广深渝等城市

作为东南西北的经济中心,

那这四个中心十字交叉的点,就是武汉。

以武汉为圆心,1200公里为半径,

这一区域内分着全国70个大中城市,

武汉承东联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无城能及。

图片|武汉黄鹤楼与铁路 · 图虫创意 ©

改革开放之初,

虽然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都与中部的武汉无缘,

但在上世纪80年代,

武汉的工业总产值、净产值是全国第四,

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老农业基地。

1983年,国家提出沿海战略之前,

自古为经济强省的浙江,

全省经济总量只有湖北的90%,武汉功不可没。

图片|阳逻港 · 图虫创意 ©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不能面朝大海,

却有号称全国第四大外贸港口的武汉港,

将内陆与海洋连通起来。

自从1861年汉口开埠,

这个喧嚣繁忙的长江码头,

曾经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位居全国第二,

船工号子随大江奔流到海,

无数货物随航船流通各地。

图片|阳逻港 · 图虫创意 ©

武汉钢铁集团在武昌青山区临江而立,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

长江岸边,火花四溅,

武钢一号高炉1958年炼出第一炉铁水,

到2019年累计生产生铁逾5000万吨,

是名副其实的“光荣炉”,

不知支持了多少城市的建设。

有了钢铁的锻造,武汉也是中国的“车都”,

东风、本田等著名车企入驻,

有7家整车企业、12个汽车总装工厂、

500多家零部件企业,

其中不乏世界500强,总营收达到万亿级。

创建于1988年的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地处东湖之滨,

是中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2年来,

光谷从制造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

成长为真正的光之巨人,

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2位,

坐拥42所高等院校、80多万在校大学生。

图片|武汉东湖樱花园 · 图虫创意 ©

2019年,武汉生产总值为16223.21亿,

约占湖北省35%,更是华中第一城,

GDP领先郑州、长沙近5000亿,可谓一城独大。

即便经历了2020年的特殊时刻,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武汉,

仍然是全国第五城的有力竞争者。

在短暂的沉寂过后,

我们都能感受到她充满活力的脉搏。

图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图虫创意 ©

江湖本色,英雄之城

武汉人,

有楚人般尚武豪迈的影子,

也有楚人无拘无束的浪漫与任性。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

也是一座诗意的城、热闹的城。

很多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

一日三餐最不重视的是早餐。

但武汉人不一样,武汉美食最大的特色就是早餐。

美食家蔡澜将武汉称为“早餐之都”。

图片|武汉过早 · 图虫创意 ©

武汉的早餐粗略统计多达近百种,

可以几个月不吃重样,

有时一家店就有几十样可选,

且多为传统手艺、炉灶现做,价格也十分低廉。

图片|武汉豆皮 · 图虫创意 ©

热干面、豆皮、面窝、糊汤粉、

糊米酒、欢喜坨、重油烧麦、鸡冠饺、

汽水粑粑,甜、咸、酱、香、辣俱全,

这就是武汉的早点菜单。

全市1100万的常住人口,

每天早上有500万人走出家门邂逅美食。

图片|武汉热干面 · 图虫创意 ©

到武汉第一件事,

来一碗四块钱的热干面,边走边吃,

便已融入到武汉人的生活中。

风风火火的武汉人,管吃早餐叫“过早”。

近代以前,武汉当地人大都做小生意,

商贩走街串巷,

户部巷、吉庆街等闹市区的烟火气,

都是他们带起来的。

图片|武汉烧梅 · 图虫创意 ©

正因为生意红火、港口繁忙,

武汉人过早都讲究快、能抗饿,

买早餐都是“速战速决”,

门口搭张椅子就能吃,

一边走路,也能干下一碗热干面。

图片|武汉巴士 · 图虫创意 ©

如果武汉人吃完早餐,上班快迟到了,

最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搭地铁,而是去坐公交。

武汉的公交车司机出了名的猛,

车速快,刹车狠,停车准,

传说中的武汉公交521路,更是速度的王者。

公交车要是不给力,还可以游泳。

前两年,武汉有个大叔火了,

他每天都从鹦鹉洲大桥底下游到江对岸上班,

还有个神奇纪录,在游泳上班的十几年中,

他一次也没迟到过。

图片|鹦鹉洲长江大桥 · 摄图网 ©

不服周的武汉人脾气一上来,

一口武汉话就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火气,

骂人的水平也算得上全国前几名。

有学者形象地说,

武汉话是北方语系、南方口音,

可简称为“汉话”,

南方人、北方人都能学会,

不就是“汉话”嘛。

武汉人实在,最不喜欢“鬼做”(虚情假意)。

这是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既精明能干,

又为人爽快,从不拐弯抹角。

武汉人讲义气,可以当“梗朋友”(铁哥们)。

跟武汉人熟络了,

才发现他们的火爆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

好起来都愿意为你两肋插刀。

所以一些研究方言的人就说,

这个“梗”,可以写作忠心耿耿的“耿”。

图片|武汉大学樱花 · 摄图网、图虫创意 ©

武汉人传承了楚辞风雅。

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学城”,

共有8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120万,

居全国之首,学生约占武汉常住人口10%。

有人说,在武汉,

10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大学生。

其中最有名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都是可跻身全国前十的名校。

图片|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大楼 · 图虫创意 ©

2020年初,疫情肆虐时,

正是这样的大武汉与武汉人,

为我们扛下了一座山。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

中国,只有一个武汉,

世界,也只有一个武汉。

幸而有你,武汉。

... 完 ...

参考文献:

[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大事记》,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

冯天瑜:《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肖志华、严昌洪:《武汉掌故》, 武汉出版社,2000

池莉:《武汉故事》,昆仑出版社,2004

方方:《武汉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田飞、李果 :《寻城记:武汉》,商务印书馆,2012

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

武汉市统计局:《2019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夫:《大武汉到底有多大》,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1期

来源:锦绣人文地理 (原标题:这座英雄之城,原本应该是首都)

作者:锦公子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