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新课程理论(新课标五个基本理念)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30

       1.教育改革的核心 是课程改革。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4)加强课程综合化;

       (5)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促进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6)课程法制化。

       3.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行课程管理制度。

       5.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

       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课程管理的民主化;

       (2)重建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

       (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4)课程向学校日常生活的回归。

       8.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方式的转变;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1)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体:实施素质教育;

       (2)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3)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4)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10.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1)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1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3.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4.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15.发展性评价:

       评价目的:促进发展。

       评价功能:注重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评价观念: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过程: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