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省锡中实验学校(省锡中第二实验小学怎么样)

频道:科普故事 日期: 浏览:1227

       自1998年创校以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始终践行着“成全学生、成就教师、成名学校”的理念。十几年来,学校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主动参与型”的改革、“学案及其优化”的改革、以“目标导引下的同伴合作式课堂教学研究”和2016年提出的“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只关注教学结构、方式和关系的层面走向注重教育意义和教育的发展性。深度学习是实现深度课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我们在学校环境中实践深度学习,在学校现有的教学上进行课程、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的变革。”省锡中实验学校校长韩建芳说。

       课堂教学改革回归初心与原点:支持学习和学生的发展

       2016年5月20日,江苏省教育部门公布了江苏省2016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名单,省锡中实验学校的项目名列其中。韩建芳校长称,“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研究是对前期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是前期课改中普遍出现了过多的浅层学习,必须由深度学习来加以改进,以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8月11日,以省锡中实验学校为龙头的无锡、淮安两地八校的深度学习项目研究共同体成立,这标志着“指向深度学习教学变革研究”的正式启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发展对象。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多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关系,以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也多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占有和解题能力的有效训练,课堂的发展性品质日渐低落,与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根本要求渐行渐远。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中,韩建芳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回归初心与原点——支持学习和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深度学习是深度课改的重要路径,它让教育与学习的意义在课堂上彰显,让知识的习得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上融合。”

       用问题解决的方式组织课堂: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模式

       “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区别的,它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对于内容有整体认知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副校长汪定用介绍,“深度学习不是学习的全部,只是当前浅层学习泛滥,需要深度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品质。伴随深度学习的应该是深度教学,深度教学不等同于夯实双基、拓展知识,而是走进学生情感、思维深处与素养核心的教学。”他还告诉记者,深度与难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难度是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困难程度,而深度则是触及知识底部与本质的程度。优秀的课堂一定是有深度的,但不一定是难度大的课堂;反之,难度大的课堂不一定有深度。因此,深度学习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它不只是知识内容的概念,还是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维度上的概念。

       以初中地理《长江的开发和治理》为例,省锡中实验学校的教师用问题解决的方式来组织课堂。学校地理教师范蔚奇告诉记者,课前一周左右他就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请查找关于长江流域相关的地理知识,撰写“如何开发长江”的报告;并从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普通公民三者中任选一个角色,阐述自己关于“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观点或措施。“学生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在进行深度学习。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从教材、书本、网络等媒介寻找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知识成了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从海量信息中辨别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问题解决中需要使用专业知识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学科思维模式就会得到真正的训练。”

       实践深度学习的校本变革:从单一走向多维

       进行“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研究”的一年多以来,学校通过对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梳理、教学现状的反思以及对深度学习概念和特征的剖析,实践深度学习的校本变革路径:从“知识取向”的导学案转向“素养取向”的学习任务单,从单纯以“双基”为目标内容转向“多维”学科核心素养,从“个人、竞争学习”转向“自主、合作学习”,从“单一的线下学习”转向“线下、线上相结合”,从“单一课程设置”转向“多样课程选择”,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为学习的评价”。

       近日,省锡中实验学校举办省前瞻性项目推进暨“深度学习”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无锡、淮安两地8所深度学习项目共同体学校、惠山区内12所学校以及区外12所友好学校的共计230多位教师与会。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称,当别的学校还在思考核心素养要不要落地问题的时候,具有良好教科研氛围的省锡中实验学校已经在扎实地以推进深度学习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而且已经积淀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深度学习的雏形已经显露。(杨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