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做媒人是积德还是倒霉(帮人说媒有福报吗)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341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哒哒的马蹄

       婚姻,从古至今在中国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古代,婚姻被看作是"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以上祀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大事,是关系到家族大业传承的大事。到了现在,我们还常说那句"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的俗语。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也就出现了一种职业——媒人。媒人这个职业出现的特别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诗经·豳风·伐柯》中记载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媒人这个职业的发展史,而是关于一个做媒人反而倒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大唐高宗时期,而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这位媒人的身份也不容小觑,因为这位媒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大唐最高统治者唐高宗同父异母的姐姐——大唐长公主东阳公主(《新唐书》称其为大长公主,应是记载有误,因为在古代只有皇帝姑母一辈的人才会被为大长公主。)这个故事起因则要追溯到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唐高宗同父同母的妹妹新城公主改嫁事件。

       我们先来看下故事所涉及到的另外一位公主新城公主。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也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最后一个孩子,因此唐太宗十分疼爱新城公主。但是这么一位公主,其婚姻历程却不太平。新城公主最开始许婚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叔玉,但是在魏征死后,由于受朝政变动的牵连,使唐太宗怀疑魏征结党营私,再加上魏征"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这对于爱面子的唐太宗来说更是难以接受。唐太宗一怒之下不仅下令推倒为魏征立的碑,并且"手诏停婚",取消新城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就这样,新城公主的第一段婚姻还没开始就被直接扼杀在摇篮里了。

       可能是出于对新城公主的歉意,新城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对象经过了唐太宗的精挑细选。在六年后唐太宗最终确定了新城公主的婚姻对象,并且为了表现对新城公主的重视,可能还有告慰已经去世的长孙皇后的意图,唐太宗在长孙皇后生日那天宣布了新城公主的婚事,其所下嫁的对象为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是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的堂弟,也就是新城公主的舅舅,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很难以接受,但是这种"异辈婚"在古代尤其是皇室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孙权还未称王称帝时,其第二任嫡妻徐夫人便是孙权的表侄女。

       在确定好新城公主第二次的婚姻之后,唐太宗便下令筹备新城公主的婚姻事宜,但是中途又出问题了,并且这次问题还比较严重,唐太宗在筹备婚礼过程中因病去世。这下可好了,在国丧面前一切事情都要延后,于是新城公主的婚礼被推迟了。随后继位的唐高宗对于自己这个妹妹也是疼爱有加的,于是在忙完父亲的葬礼并且除丧服后就打算完成新城公主的婚礼,结果遭到了时任侍中于志宁的强烈反对,称"郑玄云,有故,谓遭丧也,固知须终三年。"要求公主必须服丧三年,之后才能完婚。由于当时唐高宗刚继位,于志宁又算得上是顾命大臣,唐高宗只得继续延迟新城公主的婚礼。三年后,也就是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新城公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婚礼。从新城公主墓志记载的"谅以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可以看出,新城公主对于此次婚姻是很满意的。但是,好景不长,长孙无忌在"废王立武"事件中彻底失势,并遭到反攻倒算。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长孙家族也遭到了牵连,其中就包括新城公主的丈夫长孙诠。长孙诠先是被流放,随后又被许敬宗"追至京,属吏讯搒",最终死于狱中。就这样,新城公主的第二段婚姻因政治斗争而家破人亡,新城公主也由已婚变成了未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东阳公主登场了。东阳公主嫁给的是高履行,这个高履行的父亲是高士廉,也就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而高履行便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表弟。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履行和长孙诠也勉强算得上是沾亲带故。按道理来说,东阳公主这个媒做的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自己的妹妹刚丧夫不久,并且去世的妹夫还和自己沾亲带故,做姐姐的却急于为妹妹找下一个夫家,的确有点说不过去。但事实上,东阳公主也是有苦衷,因为在当时其夫家也已经走向了衰落,其丈夫高履行"坐与长孙无忌亲累,左授洪州都督,转永州刺史"。因此,东阳公主此次急于为新城公主做媒,也不排除想借机断掉和长孙家族的联系,同时也借此在唐高宗那里立个功,表现自己关爱妹妹,从而减少针对,以保全自己的夫家。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东阳公主心疼自己最小的妹妹的原因。但是考虑到东阳公主生母不详,新城公主生母则为长孙皇后,两人虽同为公主,地位则不可同等看待。因此,两人在宫中的交集应该不多。所以,东阳公主出于疼爱新城公主而为其另寻夫家的可能性不太大。

       不过,东阳公主此次推荐的驸马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其所推荐的韦正矩出身于京兆韦氏,不仅是关陇集团中的老牌贵族,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世家大族。此外,韦正矩本人也应该是十分乐意迎娶公主的。尽管其家族显赫,但是他的父亲彭城郡公韦庆嗣曾担任过隐太子李建成的家令,这无疑是韦正矩他们这一支的政治污点,会对其仕途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迎娶公主后,不仅可以洗刷掉这个政治污点,还能够借此平步青云。唐高宗对于此次的驸马人选也是满意的,于是新城公主便正式下嫁给韦正矩。促成这件婚事的东阳公主本以为能凭借做媒之功在自己的皇帝弟弟心里留个好印象,但是没有想到此次婚姻是其不幸的开始。

       新城公主嫁给韦正矩后不久,便传出韦正矩"遇主不以礼"的消息,紧接着便发生了新城公主"暴薨"。得知消息的唐高宗对此怒不可遏,韦正矩"遇主不以礼"的传言和自己妹妹的突然去世,使唐高宗认定韦正矩为杀害自己妹妹的凶手,于是"诏三司杂治"。在这种情况下,史书称"正矩不能辩",但个人怀疑韦正矩不是"不能辩",而是他只能"不能辩",唐高宗亲自下令三司审问韦正矩,其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让韦正矩为自己的妹妹陪葬,而那些审问的大臣也当然"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不管韦正矩能不能辩,最后只能是"不能辩"。于是在听完有司的汇报后,唐高宗很快就做出了决断,"(龙朔三年)杀驸马都尉韦正矩"。同时,盛怒之下的唐高宗也想到了自己那位做媒的姐姐,认为正是因为东阳公主识人不明,才导致了自己妹妹的英年早逝。于是东阳公主就应了那句话,"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其结果便是"韦正矩之诛,主坐婚家,斥徙集州。"也就是直接把东阳公主赶出了京城,这算得上是极其严厉的惩罚了。因为在当时即使驸马犯罪遭贬谪或流放后,公主都是不需要陪同前去的,好好的在京城居住就行了,而东阳公主却直接被赶出了京城,可见唐高宗对于新城公主的去世是多么的生气。

       事实上,对于东阳公主和韦正矩来说,新城公主的死算得上是二人的"无妄之灾"。所谓的韦正矩"遇主不以礼",最多就是和新城公主发生过口角之争。至于什么虐待致死,我是不信的,要知道这是唐朝的公主,可不是宋朝的公主(北宋便出现过公主遭驸马虐待的事情),尤其还是唐朝前期的公主,那绝对是"天之娇女"。要知道,当时的公主不和公婆别居,尊敬公婆都值得史书大书特书,并且当时连"妇见舅姑之仪"都因公主下嫁而被废除。所以我想借给韦正矩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动手打新城公主,更别说当时新城公主的亲哥哥还是皇帝,他要敢动手打,新城公主回宫一告状,搞不好他们全家都要完蛋。

       至于新城公主的死,应该是属于突发疾病去世的,也就是所谓的"暴薨",并且与其同时代的人便称"新城以病而卒",可见新城公主的死应该与韦正矩没有多大关系。如果硬说有什么关系的话,可能就是两人三观不合,使得新城公主婚后过的并不快乐,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病情。事实上,从新城公主的墓志来看,新城公主应该是不喜欢韦正矩的,因为其墓志通篇只介绍其与长孙诠的婚姻和婚后生活,对于和韦正矩的婚姻与婚后生活则直接省略不记,由此也可以看出新城公主生前应该表露过对此婚姻的不满。要知道,新城公主最后是和韦正矩合葬的,如果新城公主对此次婚姻满意,那么在其合葬时完全可以重写墓志将其与韦正矩的婚姻记录下来。

       总之,东阳公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媒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参考文献:《新唐书》、《大唐故新城长公主墓志铭》、《读礼通考》、《旧唐书》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