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香港历届特首名单长官(香港特首什么级别)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8

刘雪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19日上午11时在特区立法会宣读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新特首上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全篇提及“国家”“内地”“大湾区”的词频分别44次、85次和48次。报告突显当前新时期香港定位和角色,充分衔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经济政策与区域合作理念,提升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因应香港由乱到治重大转折后的新气象,就香港短期面临的问题和长远发展提出系列举措。

通过对特区政府1997年—2022年共25份《施政报告》进行关键词检索发现,施政报告与内地有关事务的表述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词汇依次是“内地”(793次)、“中央”(218次)、“广东”(171次)、“粤港/粤港澳”(138次)、“深圳”(86次)、“深港/港深”(84次)。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内地”“中央”频繁出现在施政报告中是常态。行政级别上,“广东”“粤港”大体相当,也会经常被提及。“内地”一词最为高频出现,体现香港的发展与内地生动交汇,成为回归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同发展的最好注脚。

表1 特区政府施政报告(1997-2022)部分词汇检索结果

资料来源:课题组自行检索。
董建华2002年连任行政长官,将原于2002年10月宣读的施政报告延后至2003年1月宣读;这种做法直至他辞职为止,故2002年内没有施政报告。

1997年, 《共创香港新纪元》

施政报告提出“一国两制”从构想变为现实,从理论付诸实践。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现行的法律、法令、条例基本不变。提出重新设立“香港与内地大型基建协调委员会”,具体就西部通道、珠海伶仃洋大桥、铜鼓航道、新机场与珠江三角洲空中管制协调,以及落马洲、皇岗旅客过境通道等项目作深入研究。此外,特区政府“加强香港与广东省地区的区域性全面合作”,推动与广东省政府成立较高层次的组织,就港粤两地的交通基建、环境治理、副食品供应、城市用水、社会福利、企业投资以及边境要素流动等重大项目。 粤港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在交通基建、经贸发展和保障供应多方面相互成就。

2004年, 《把握发展机遇 推动民本施政》

2003年,“非典”重创香港经济,中央政府出台系列举措支持香港纾困。包括加快香港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磋商,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系列协议。香港经济呈现明显复苏,本地生产总值上升,失业率下降,通缩趋于缓和。对此,董建华在施政报告指出,实现粤港融合是香港经济走出困境的最大出路。 本年度施政报告围绕发展经济和改善施政,提出发展经济扩大区域合作的若干举措。特别提出粤港、沪港等区域合作,将支持香港获得更大的综合优势和得以扩展经济腹地。

2007-2008年, 《香港新方向》

2007年,香港和深圳积极探讨“港深构建大都会”,香港智经研究中心发表关于港深融合研究报告,建议深港两地加强基建合作,发展成中国首个国际级大都会。报告建设性提出未来“港深都会”进入中期实施阶段,港深经济和社会生活融合程度大大提高,真正形成港深一小时都会生活圈,引起港深两地热烈讨论。本年度施政报告也迎来“深港/港深”热词高潮。施政报告的“交通运输”板块细化落实“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深港共同开发河套”等规划举措;在“区域合作”板块提出“港深共建大都会”“粤港合作”“泛珠三角”等不同合作形势和发展重点。 时任特首曾荫权先生认为香港应对全球化,在国家发展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香港与内地在经济方面融合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并在任期内持续推动港深共建大都会、粤港和泛珠三角三大工作。

2021年, 《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

本年度施政报告提出在毗邻深圳地带规划建设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并随后发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北部都会区建设在空间概念及策略思维上大幅度跨越深港两地行政界线”,极大改变香港空间、交通、产业、居住等整体布局,深刻影响香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格局。林郑月娥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提及“深圳”或“港深/深港”共计41次,整个任内提及82次,在历任特首中最高,其中2021年为25年最高。 “深港合作”成为特区政府2021施政报告的主题词。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一定程度上表明,深港合作融合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香港和深圳同等重视,双方都积极主动,这是与以往深港合作最大的不同,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变化。

2022年, 为市民谋幸福 为香港谋发展

施政报告对总书记出席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讲话提出的“四个必须”与“四点希望”积极回应。立足香港短期面对的问题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与内地融合发展方面,施政报告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多措并举推进“八中心”建设、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促进香港与内地医疗合作等。在粤港、港深合作架构下,以专班为平台,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深港河套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的开发建设;成立“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进一步清晰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时间表和具体事项。

新一份施政报告恰逢其时地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粤港(港深)合作将围绕规则衔接、要素流动、产业合作、资源互通共享等多方面推动两地优势互补、深化合作交流。同时,力求实现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进行机构调整、公务员建设、人才引进、基金设立、产业政策等。在实施层面强调政府各部门上下通力落实,为施政项目制定110项KPI指标。

香港回归以来,合作层次不断提升、领域纵深拓展、合作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地在跨境基础设施及通关便利程度不断提高,科技、金融、商贸、人文合作层级提升,青少年交流和教育合作持续深化,社会民生合作融合发展。 可以说,粤港两地的交流合作是香港与内地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最生动的写照。 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的落脚点,北部都会区建设是深港融合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