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左手的缪斯(左手的缪斯是余光中的诗集吗)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27

关于余光中

余光中,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48年开始发表诗作,1949年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国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回台后任教于多所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 余光中是 台湾现代派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54年与覃子豪等人 创立 蓝星诗社 主编 《现代文学》和《文星》 ,曾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他一生从事 诗歌、散文、评论、翻译 ,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 “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 梁实秋先生曾这样评价“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代表作: 诗集 《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天狼星》《蓝色的羽毛》《钟乳石》《天国的夜市》《武陵少年》等;

散文集 《左手的缪斯》《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桥跨黄金城》等。


汉唐魂魄

余光中的诗文中有一个 主题是永恒 的,那就是 抒写对故乡的浓郁的相思之情。

此可以他的 《乡愁》 为证,《乡愁四韵》亦是很见其心声的一首诗。余光中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他说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一分钟概述

《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 散文作品 。这篇散文 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借雨声、雨景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屡屡引用古人诗词,衬托出对故国山河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 ,充满浓郁的 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 ,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 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核心考点

1、本文的 作者及其主要作品集 :(见正文介绍)

2、本文的 文体类型 散文 (注意:不是散文诗)

3、 体会文章中表现出的 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4、 “时空交错”的行文手法 写意抒情 的内在联系: 作者在中间各段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交织错综 ,是作者 企图以此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 ;而其无碍的文才,足令 读者心情随作者的心灵转换而起落 ,却不会感到凌乱无章。品读之后发现 主旨表达作者的中国意识、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

5、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 世事沧桑、韶华不再的独特心理感受

如, “少年听雨”——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壮年听雨”—— 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而今听雨”——僧庐冷寂、鬓发斑白,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6、本文 运用古诗词营造意境美 :(参考正文赏析) 作者善于化用古诗词,有的表达游子思乡之凄苦,有的表达景物的朦胧迷离之美,有的表达良辰美景不再的失落,用丰富的意象突出了景的凄美,营造出古典的意境美

7、本文 行文的线索 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 (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 纵的历史感 (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 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 (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 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8、本文使用的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