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寒门再难出贵子(寒门难出贵子背后的意义)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3

前不久,一封非同寻常的感谢信刷遍全网,不少网友称其为“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官媒也纷纷点赞。



这封信的作者,是来自四川凉山的寒门学子陈时鑫。如今他是南京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去年他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今年8月入学后,他将在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深造。


在这封感谢信中,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多年来艰辛的求学经历,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通过这封感谢信,我们不仅看到了坚持不懈的回报,更看到了一个赤子对命运的永不屈服。


初中的我,拥有了自行车去县城走读。早上带着星光出发,晚上披着月色回来。三年时间,我拼命把自行车骑到最快,在田间水泥路上碾压自己的青春。冬天的严寒让脚长满冻疮,痛痒难耐;夏天暴雨打湿衣服书包,鞋子里面灌满雨水……


高中十五岁的我,离家三百公里赴成都求学,巨大的城乡差距让我变得自卑。成绩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抓住一切时间学习,弥补差距。回家的路途遥远,一年两回,大巴车翻山越岭。因为大桥裂隙,大巴车绕行,我在车上度过37个小时,达到身体的极限。



1999年,陈时鑫出生在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的一个小山村。他家境贫寒,自小与母亲一起在田间劳作插秧、割谷、喂猪……


同龄的孩子还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他却已经肩担风雨。读书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为了贴补家用,他周末到山上捡菌子、摘茶叶,在河沟里捉泥鳅卖到县城。


上中学以后,为了节省学费,他选择走读,每天要骑行十几公里的路程。数九寒天,朔风如刀,他脚上受冻长了冻疮,手背也裂开甚至出血。


苦心人天不负,少年时的经历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他也得以在求学路上逐梦前行。终于,他凭借优异成绩考进成都石室中学。



“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巨大的城乡差异,让他感到自卑。他明白,自己可以紧紧握住的只有书本,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从听不懂英语老师的口语,到英语成绩达到班级前三,他花了一年时间。在强者如云的石室中学,他也多次考取年级第一。


2018年,陈时鑫顺利考入南京大学,并选择了心仪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学四年,他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及证书,靠着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他支付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陈时鑫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朝着更高更远的地方迈进。他将在更宽广的舞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让我们感动的,并非他的成绩,而是他的坚持与韧性。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和知识的力量,看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永不屈服的骨气。


诚然,每个人的出生环境决定了各自起点的天壤之别。寒门子弟,能攥在手里的东西极少。稍不留神,手里那一丁点,也会被夺走。


不少人经历黑暗却未能等到光明,尝尽苦涩却从未品味过甘甜。这也是很多人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


所以,有人开始怀疑,读书真的有用吗?


有用!陈时鑫的经历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越来越多人质疑学习的意义的时代,依然有人,如苦行僧一般,扎根下来。总有一些人,在这个浮躁不安的世界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向内发掘自己。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即使身在泥泞,仍仰望星空。


愿那些追逐光的人,最终也能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