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描写金陵的诗句(描写南京金陵的句子)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5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天京等。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


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刘宋、萧梁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临安,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正因为南京有纵深的历史感,千百年来,无数的诗词歌赋吟咏这座历史名城。


精选三首关于金陵怀古的诗词,一览六朝古都的风采和兴衰存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由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


其中最有名的两首莫过于《石头城》与《乌衣巷》。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


《金陵五题·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最为繁华,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只是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就连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更是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酒家林立、歌舞游宴、无尽繁华。无数权贵富豪、墨客骚人在此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而《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


但是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国事衰微、世风颓靡之际;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杜牧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亡国之音,即景感怀、无限感伤,写出这句千古绝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半卷诗词

一首诗、一阕词、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