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海上钢琴师斗琴(海上钢琴师原版几个小时)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5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多年以后回过头看,依然感动,思绪万千。

       时隔21年,就在上周五,《海上钢琴师》在院线以修复画质4K版重新上映,这部豆瓣评分9.2的神作,是无数人心中的挚爱。

       有意思的是,无论何时何地看过这部影片的你,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一遍,有哪些变化?是值得思考的瞬间。

       电影本质上没变,故事还是那个好故事,而你我还是当年的你我么?不急着说出答案,希望这一刻我们都没有变,再看一遍。

       第一次对话。

       1900和好友迈克斯,关于现实与理想世界的一次对话。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从不厌倦旅行,总是追逐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这一段极具戏剧性,21年前后的变化。

       时间好像走的很快,可这些台词依旧真实。

       第二次对话。

       1900曾一度想离开大船,去到外面的世界。

       或许是因为那一次遇见的她,或许是自己真的想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可是最后还是选择回去。

       走在船板中央,望着高楼耸立的城市,他在思考,他在皱眉。

       不解的人会认为1900,是因为恐惧而逃避,所以没有下船。

       理解的人会知道,船和大海才是他的净土,他的世界。

       “偌大的城市,绵延无尽。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你们要如何走? 你怎么去选择走哪一条?一个女人,一间房子,一块自己的地方,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太多需要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境。”

       第三次对话。

       剧情的回忆来到最悲伤的地方,镜头跟随着麦克斯,最后一次来到船底,带着破旧的唱片机和1900唯一的一首曲子,找到了他。

       可是,1900最终还是选择了不下船……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

       “原谅我吧,朋友,我不下船了。”

       海上钢琴师的故事以音乐为背景,在摄影和声音设计上,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整个影片的音乐节奏做到了张弛有度,富有节奏。

       所以,有人为其加上标签,这是一部音乐片、剧情片,也没错。音乐的魅力在这里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俘获了多少性情中人。

       起舞,旋转中的钢琴师。

       开头1900的挚友麦克斯给乐器店的老板吹起了主题曲,小号独奏和老板唱片机放来的钢琴曲,回到那个属于1900的时代。

       令人印象深刻的那段音乐是1900与麦克斯初见时,弹奏的钢琴曲。

       1900说他有办法治好麦克斯的晕船,接下里就是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一幕,旋转中的音符,在起舞。

       在与这位朋友的相处中,1900明白了,他长久以来即兴演奏的那些音乐其实就是外界所谓的“爵士乐”。

       正因为1900对于音乐没有流派的概念,所以他在船里既为头等舱的富人们弹奏爵士,也为三等舱的穷人们弹布鲁斯、民间小曲。

       无论贵贱,大家都爱他。

       斗琴,爵士乐现场PK。

       这一场斗琴太过精彩,是《海上钢琴师》永远不可缺少的一幕。

       在电影中,这位名为杰利·罗尔的傲慢黑人爵士钢琴家,大言不惭地自称,他就是发明爵士的人。

       比完之后,有个耍帅得动作可谓是清新脱俗,让人印象深刻。

       号称“爵士乐创造者”的钢琴师再没出现,直至走下邮轮。

       1900依靠着船杆对着身边的挚友麦克斯,说了一句话:“去他的爵士乐。”

       后来人看过电影,查阅影片背后的人文资料时,告诉我们:这是在讽刺当时社会时代变化太快,大众的喜好就变了,爵士乐变得越来越小众。

       但是即使会消亡,爵士乐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

       回眸,只为一人弹奏。

       在1900录制唱片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镜头语言是深情的,节奏缓慢,这个时候镜头不再有剧烈运动。

       在1900弹琴的时候,窗外出现了一个女孩,1900看着女孩的脸沉醉其中,就这样简单的在两人表情中切换,让观众也沉浸在1900短暂的爱情中。

       可以说,这曲唱片就是为她而奏。到最后,女孩下船了,男孩还在。

       对美的、纯粹的极致的追求——就是消亡。

       破碎的唱片被挚友麦克斯藏在了钢琴里,后来又被唱片店里的老爷爷修复,后来才能够听见这首只为一人弹奏的曲子。

       并没有消亡,代表了某种状态,或是希望、或是美好,继续闯荡这个乱糟糟的世界。

       敲着键盘的手,复述下这个故事,就好像男主敲打着琴键一样。

       “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创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

       “我喜欢这样,我活得习惯。”

       电影中有一句旁白这样形容1900:“他没有国籍,没有生日,也没有家。”

       正如爵士乐,它没有国籍,没有生日,也没有家。

       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媒介,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变化、丰富剧情的层次感,而且还提升了观影的欣赏性和美学呈现。

       回顾整部电影,我看到了爵士乐的前世今生,在社会的最底层,黑人自学了属于白人的乐器,但是却用来演奏他们自己的音乐。

       这种奇妙的融合,吸引来了处于社会上层的白人,所以无论是贫民窟的黑人还是高档会所中的白人,都痴迷地爱上了爵士乐。

       但是,时代变化太快,没过多少年,大众的喜好就变了,爵士乐变得越来越小众。但是即使会消亡,爵士乐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

       所以,跟随着邮轮沉没的镜头,“爵士乐”似乎也随着那个“时代”一起沉没。

       时隔21年,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关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关于梦想的坚持,关于爱情的美好,这些需要被表达出来。

       而现实世界,诸多矛盾,哪里那么容易,哪里像《海上钢琴师》这般纯粹。

       尤其喜欢电影的基调,2个多小时的时间不只是看了一个故事,更像是听了一首诗。

       每一段,每一帧画面,都让我们突然意识到能够感知“美““纯粹”这项能力有多重要,多么美好。

       更多时候,不觉得这只是一部唯美遗憾的爱情片,或是久不停息的音乐片,实则它是由无数个好故事而组成的“海上乌托邦”,这里就是整个世界。

       然而,爱情就是其中一个故事,可单单就这么一个故事,也是久久让人难以忘怀。

       正如文中,提到的《海上钢琴师》配乐。相信看完电影之后的我们都会沉默许久,或者说还沉浸在电影之中、音乐之中。

       谢谢你《海上钢琴师》,给我们带来这个好故事。

       而这一次,观众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