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若个书生万户侯(宋玉悲秋赋原文)

频道:百科问答 日期: 浏览:1239

【唐风浩荡】080||李 贺①若个书生万户侯:梦想和生命都陨灭得太早

【少年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天若有情天亦老”,很早以前就熟悉了这些诗句,只是不知是李贺的“原创”。后来才知道他竟有“鬼才”、“鬼仙”之称。

李贺是个天才不说,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志向,待到后来,还骨气大彰,声名远扬。尽管他只活了27岁,尽管他形销骨瘦,困厄一生。但是,在伟大的理想面前,他仍然痴心不改,一往无前。看这首《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天荒地老无人识”,幽寒枯寂之中的李贺,理想的光芒熠熠灼目,待发的气势如利箭在弦。“少年心事当拿云!”好一个意气昂扬、英姿勃发的少年郎,正是青葱岁月,书生意气,壮志凌云。我们很难与一个体弱多病、神削骨瘦的孱弱诗人联系在一起,也很难与青春纵酒、击鼓放歌、终日酩酊的诗鬼联系在一起。可是,这是真实的存在。

他认为,“少年心事当拿云”,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雄鸡一声天下白”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正如他在《南园》中的引吭高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少年心事,志在青云。为理想而搏的人生何其快意!

他阔大的胸襟,高远的视野,令他俯仰古今,块视天下。他在《梦天》中写道:“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豪情和气魄一点也不输给李白。 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时隔千年,远隔万里, 相似的灵魂遥相呼应。

因为,构筑在心灵的天地没有边际。心灵有多博大,时空就有多辽阔。

而实现理想的征途却异常崎岖。

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到李贺这里,早已家境败落。李贺这样自述家境:“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他自称李唐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室的认可,说你祖上那会儿,唐朝还没有诞生呢?李贺想凭借皇室血脉这点关系走点捷径,得点实惠,此路不通。那就靠自己努力吧。于是,他发奋读书,参加科考。李贺诗名赫赫,天下闻名,进士及第还不是手到擒拿的事?同他一起参考的就动了歪心思,告他父亲的姓名犯了忌讳。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连考场啥样儿都没见着的李贺,仕途之路就这样给彻底地绝了,他只好认命,那就一门心思地写诗得了。

李贺也是个有名的神童,7岁即能作诗。韩愈听了,以为误传,就去实地考证。李贺当即作《高轩过》诗,说韩愈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笔补造化天无功”,把韩愈扎扎实实地夸耀了一番。李贺十五六岁的时候,诗名就与先辈李益齐名了。

绝了仕途之念,李贺就埋头作诗。他外出时常常背一个破旧的锦囊,骑一头瘦骨嶙峋的小毛驴,四处转悠,到处寻找创作灵感。偶尔想起一两个自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就写下来,投到他的破诗囊中。晚上回家后,他就挑灯夜战,把这些“残片”倒出来精心整理成篇。他娘见他作诗如此辛苦,就心痛地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说李贺这哪里是作诗,是要把心都呕吐出来才肯罢休。

他这样苦心雕琢,希望首首诗都是精品,希望首首诗都能够“石破天惊逗风语”!

李贺想靠祖上的血缘与皇室“攀亲”,别人一阔就不认账;想靠自己的努力参加科考,又牵强地因“犯禁”而剥夺了参考的权利。他就此认定,作诗是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是自己存在的唯一价值。此后,他还真把作诗很当那么回事,把自己弄得神情恍惚,愁苦多病,仅27岁,生命的单程车就走到了终点。

坎坷蹭蹬的命运,悲苦寒寂的内心,使他写了大量慨叹生不逢时、倾吐内心苦闷、抒发理想抱负而不得的诗。李贺可以说是中国“穿越文学”的鼻祖,他喜欢穿越于神话故事,驰骋于鬼魅世界,写了很多“鬼诗”。其诗想象大胆,用语诡异,创造的艺术境界波谲云诡,惝恍迷离。对诗的过分索取导致生命的过度透支,李贺便以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很快就交付了全部的才情,回馈了上天的恩赐。因此,李贺又被人们称着“诗鬼”。《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多出奇诡险绝之句,这“鬼才”之名的来历或因于此。

李贺有这样一段诗意人生,即便只在世上走了二十七个春秋,也是后辈的楷模。一个人即使活得百岁,没有在自己走过的道路上留下什么痕迹,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诗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这一点毋容置疑。到了李贺这个诗鬼,就更是艰辛备尝,以致早早地就放弃了生的进发,弃了诗囊做了“鬼”。

早早离去的诗鬼李贺至少为我们留下了千秋佳篇与不朽佳话,让我们在某个时刻,去复蹈他悲辛苦涩的心灵艰难行进的轨迹,攀越的道路,复习他从未消逝的茕茕身影。鲁迅、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常常要踏寻李贺的足迹,寻觅李贺遗下的心灵片羽。毛泽东还说“李贺诗很值得读”,常常引用、化用其诗,像“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既如此,读李贺诗,我们便更无推脱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