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乾隆皇帝下江南(乾隆下江南50集全免费观看)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7

       说起江苏省扬州,很多人会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历史上的扬州不仅是许多文人墨客的爱去之地,也是帝王的喜欢之地。尤其是在清朝康乾盛世期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先后六次南巡,每次都到过扬州,这两位皇帝为什么这么偏爱扬州呢?

       清朝初期,盐业在扬州发达,赋税天下第一,是清财政的主要来源,所以江南一带的安稳对清政府来说很重要。还有扬州的美景和文化的魅力,对汉文化充满好奇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自然对扬州独爱有加。

       我认为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下江南都去扬州,除了上述的原因,实际应包含对扬州有一种心灵赎罪的含意,更是一种政治和解。

       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扬州发生了清军来攻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清军在5月20日阴历四月二十五日攻占扬州后,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惨绝人寰的屠城使得几世繁华的扬州城在瞬间化作废墟之地,江南名镇一时间几世繁华的烟花古巷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屠宰场。

       当时南明一位叫王秀楚的秀才幸免于难,他将亲眼目睹的清军罪行记录下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史可法固守的扬州,是江南顽强抵抗清军的第一座城,也是清兵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是清军入关实施的政治欺骗败露后,露出屠杀的原形。

       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时期,所有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军入主中原之后被刻意掩盖,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杀事件一无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扬州十日记》从海外带回中国, “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 ,清兵扬州屠城才广为世人所知。

       对打江山时的杀戮表示忏悔,是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尤其是对杀戮的区域给予安抚,有利于获得民心稳定统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南巡必到扬州的真正原因。

扬州高旻寺的“分水龙”碑

       对扬州的关注,不仅仅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从顺治皇帝就开始了。

       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五月,正值江南梅雨时节,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大运河淮扬段水位告急,扬州里下河地区是一片泽国,城区河水直逼警戒水位线,扬州府的密报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顺治皇帝紧急召集大臣们商量如何治水赈灾,顺治皇帝决定采用祈求神灵保佑的方式来应对。将大运河之神称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勒文于石,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真的是天人感应,江淮的雨水骤停,日上中天,大运河的水位也逐渐回落,扬州城保住了,扬州的百姓得救了,扬州的盐业漕运恢复了。

       公元2014年在扬州高旻寺附近一农户家中发现了祭祀运河之神的“分水龙”碑,该碑长73厘米、宽35厘米、厚11厘米、重约90公斤,上书“分水龙”两个半字,“龙”字残缺,仅剩右半边。“分水龙”就是指大运河之神。“分水龙”碑的出现,能够证明高旻寺前身是为分水龙王庙,用于祭祀运河之神。

       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就有描写顺治和康熙父子两位皇帝对杀戮的忏悔之意。

       书中:五台山上,顺治老皇爷把黄绸所制的《四十二章经》交给韦小宝,并叮嘱韦小宝转告康熙:“天下事须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百姓造福,那是最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让咱们走,那么咱们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老皇爷还特别叮嘱小宝:“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要天下太平,要牢牢谨记‘永不加赋’四个字……”

       韦小宝带着老皇爷和众僧人暂住金阁寺休息。康熙来到金阁寺要看望老皇爷,谁知老皇爷却决心不见他。韦小宝不忍心看到康熙失望,他在门外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康熙和自己一样都是没爹没妈的孩子,老皇爷被小宝打动,顺治和康熙父子终于见了面。

       顺治让康熙做一代明君,永不加赋,造福天下苍生。他让康熙不要再派人来伺候他了,自己要做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告别父亲后,康熙对韦小宝说自己不明白中原百姓为什么那么反感他们,都要反清复明。为了赢得民心康熙决定免去扬州等三地的赋税,韦小宝听后很高兴。

       最后几章里,康熙曾和韦小宝讨论过一些治国之道,说了他的几个治国要点。一是传自顺治的“永不加赋”,保障民生不受剥削太过之苦;二是勇于反省自己,比如他想到建国初清兵屠城之苦,心下不忍,所以下旨减免扬州、嘉定等地三年钱粮;又比如台湾遭灾,他下令内府省吃俭用,为百姓捐款。

       《鹿鼎记》小说的主人公韦小宝就是扬州人。金庸如此的安排,就是向奋勇抵抗的扬州军民致敬。

       很多人都说韦小宝不具备反抗精神,这其实是不对的。《鹿鼎记》书中韦小宝不停地与康熙皇帝周旋,就是一种反抗的表现。

       请注意,在他做出离开康熙的决定时,第一个想要去的地方便是扬州。而这,又是金庸刻意安排的首尾呼应。

       从扬州发家,到回到扬州,似乎一切都回到了起点,但韦小宝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无是处的混混。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到横下一心、敢于出逃,这表现的就是一种勇于反叛抗争的精神。

       显然,扬州人韦小宝一定知道清兵屠城扬州的惨状,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清朝的反抗,让他有勇气反叛最高统治者康熙、离开权力无边的康熙。

       你可能感觉《鹿鼎记》小说是虚构的,以金庸的历史知识和见识,一定是有基础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康熙和乾隆深通此理,并躬行实践,轻徭薄赋,善待百姓。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仁政措施获得了广大百姓的赞誉,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强大的民意基础。

       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四月,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在扬州就义,嗣子副将史德威寻遗体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

       清朝平定全国后,为了安抚扬州地区的百姓和稳定统治的需要,开始宣扬史可法的忠贞,实现政治和解。

       清初曾建祠于大东门外,后毁圮。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特地在扬州梅花岭史可法衣冠冢西侧建造了“史公祠”,并亲笔题词“褒慰忠魂”。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顺治出家去寻求心灵的慰藉,康熙和乾隆也悟道了,江南巡游必到扬州,心灵终于得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