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东岳庙不能乱拜(东岳大帝是谁的化身)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7

       去过朝外大街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马路北侧的朱红庙门和南侧的大琉璃牌坊,并猜测这个器宇轩昂、绚丽多姿的古建筑群究竟是何方圣地。它是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元延六年(1319年),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及其弟子吴全节募资兴建,主祀泰山山神东岳大帝,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正院南北中轴线上,最南端的是黄彩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三间四柱七顶,歇山顶的正脊上饰有鸱吻和火焰宝珠脊刹;原来的山门本为正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被拆除,山门内两侧为钟鼓楼;现在的庙门是原来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被改做正门,原来山门上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匾额被悬挂到这里。

       进入庙门即可见瞻岱门,始建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修,绿琉璃瓦剪边庑殿顶、面阔五间、过厅式殿堂。门的内三间为穿堂,左右二间供奉道教护法神龙、虎将(俗称“哼哈二将”)和十太保;门前东侧还摆放有一面绘有太极图案的大鼓。

       出了瞻岱门,是一条直通主殿“岱岳殿”的甬路,被称为“福路”。福路两侧栏杆上挂满了前来祈福香客们祈到的“福牌”,每张福牌上寄托着祈福者们的美好憧憬、追求和祝福。其实,在祈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多行善事、广结善缘,才能实现“福因善造”。

       在福路的两侧,有两座耀眼的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碑亭,分别放置着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图为西侧的乾隆御碑,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螭首龟趺,上篆刻《东岳庙重修碑记》。碑亭前摆放着一匹“玉马”,白瓷烧制,洁白如玉,相传是文昌帝君的座骑,抚摸它能保人平安,心想事成,出入平安。

       这是东侧的康熙御碑,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同样螭首龟趺,上篆刻《东岳庙碑文》。碑亭前拴着一匹“铜特”,马头、骡身、驴尾、牛蹄,相传也是文昌帝君的座骑,抚摸它能包治百病,非常灵验。“上东岳庙,摸玉马和铜骡”,成为老北京的一项民俗活动。

       向北走到福路的尽头,即是东岳庙的主殿“岱岳殿”,其面阔三间,单檐青瓦绿琉璃剪边庑殿顶,正面檐下悬挂匾额。大殿内,供奉着掌管阴间入口、幽冥地府守护神的泰山山神东岳大帝。大殿前的月台摆放着铜香炉,台前两侧各有焚帛炉。特别提一句,岱岳殿及中轴线上主要殿堂的梁枋上绘有皇家专用的金龙和玺彩画,可见东岳庙等级之高。

       岱岳殿与其后面的寝宫,由一条穿堂相连,这是元代通用的建筑布局。寝宫被称做“育德殿”,庑殿顶,面阔五间,前出抱厦,下搭戏台。中轴线的最北端是一座二层的后罩楼,现已改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除正院外,东岳庙还有西院和东院,由于时间仓促,笔者未到东西院参观,有点遗憾,下次补上。

       传说东岳大帝统领下的幽冥地府,有七十六个办事机构(也有说七十二个),称为七十六神司,各司皆有神主(俗称判官)。在福路和碑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回廊。回廊中共计有六十八间殿堂,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名称,两侧柱上贴有楹联。因殿堂不足,有的殿只好让两个司合署办公,故七十六司共占用殿堂六十八间。

       东岳庙,素以“三多”闻名,即神像多、碑刻多、楹联多。首先说神像。除了瞻岱门的哼哈二将和十太保外,七十六神司的判官、小鬼和受审的民众也都一一在位,与真人一般大小,共计716尊。图为索命司的神像。您敲,守在门前的牛头和马面,被雕塑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令人生畏。需要说明的是,原来的神像早已被毁,现存的为1995年寺庙重建时由“泥人张”传人重塑。

       接着看雕刻。东岳庙的碑刻数量为京城各庙之冠,曾多达140多块。位于神路两侧的东西碑林,石碑丛立,样品繁多,有的采用典型的螭首龟趺式,有的直接屹立在方形碑座上,有的仅剩下一个雕龙刻凤的碑座。这些石碑为元明清各代修建东岳庙的碑记和民间善会碑刻,是研究东岳庙历史和北京民俗的重要史料。

       “螭首龟趺”这句话比较生僻,笔者特意查询了相关资料:螭吻[chī wěn]和龟趺[guī fū]都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螭吻,又称鸱吻、鸱尾[chī wěi],形似龙但无角,张口吞脊状,好张望远眺,故常立于庙宇屋顶上;龟趺又称赑屃[bì xì],貌似龟而好负重,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故其背负以重物,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

       在众多碑刻中,最著名的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张刘孙道行碑》,是为镇庙之宝。赵孟頫喜好道教,与张留孙、吴全节为密友。张留孙羽化后,赵孟頫悲痛不已,不顾年老体衰,欣然奉诏撰写此碑文。七年后,碑文刊刻立石。2001年经专家鉴定,该碑刻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为摆放在育德殿戏台前的一个石雕香炉台,以及岱岳殿前的石供案和香炉台。虽历经上百年风化侵蚀,这些石刻上的图案和纹路,依然清晰可见、华丽多姿,可见当时雕刻水平之高超、精湛。

       再来看楹联。楹联多也是东岳庙一大特色景观。瞻岱门前挂有对联“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告诫人间大众要多行善、广积德,勿做伤天害理之事,否则人死归土后,都要到地府接受审判和惩罚。各神司的殿堂前也挂有白底黑字、小篆字体的楹联,它们既是对各司职能的诠释,也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另外,东岳庙内遍植槐树,尤以神路南段西侧的“寿槐”和后罩楼前东侧的“状元槐”最为出名。相传文昌帝君是主管科举考试、仕途桂籍的神仙,每逢大考之际,他都会降临到“状元槐”树下甄品仕子。因此,每年高考前,许多父母都会带孩子来拜拜这颗仙树,以求高考中举。

       在岱岳殿的穿堂西侧,摆放着一对巨大的黄色琉璃瓦鸱吻,足有两米多高。笔者前往东岳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近距离欣赏一下这个平时高高立于屋顶的古建修饰物。从造型和新旧程度来看,这应是一件明清时期鸱吻的仿制品,其遍刻鱼鳞的尾部向外卷曲,中部小龙腾空飞翔,下部鸱首张开血盆大口咬紧正脊。另外,其背部并没有安装剑柄,估计是还未安装到屋顶的缘故吧。平时远看宫殿屋顶上的鸱吻感觉挺小,没想到搬到地面上有这么大个!

       在道家教义中,东岳大帝的祖庭在泰山岱庙,北京东岳庙乃是其行宫。尽管如此,东岳庙一圈逛下来(仅仅是正院),笔者所获颇丰,感慨良多。讲真,不管您是道教信徒、文人香客,还是古建筑和书法爱好者,到东岳庙走走一定会不虚此行。此外,东岳庙的庙会是北京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庙会之一,春节时可以带娃去好好玩玩哦!(此文图片均系笔者实地拍摄,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