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北京地铁二号线(10号线换乘2号线地铁)

频道:科普故事 日期: 浏览:1228

      

       乘坐地铁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出行的便捷

       曾有一个时期,我特别喜欢乘坐地铁。其实,这种“乘坐”的目的并不是为着到哪儿去,而是为了参观地铁。其实,地铁用于参观,而非用来使用的时代,已然距离我们很远了。如我一般以北京地铁为“名胜古迹”且到处参观者,估计满北京城也找不出几个来(不能说没有)。

       曾经独步天下的北京地铁票价

       那时候的北京地铁票价,可谓是国内价格最低。两元钱的地铁,想到哪儿去都行。两元钱,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据说,这个价位不仅在国内各大拥有地铁的城市罕有,而且还能独步天下。大约在十年前,四通八达的九条地铁线路,除机场专用线以外,可以自由换乘。去哪儿都两元。于是,便有北京市民留下这样的说法:“花一根冰棍的钱,能在地铁里转半天儿。”就在我到处“逛”地铁的时候,家里长辈于无意间撂下一句话:“你小子坐便宜地铁的逍遥日子,兴许持续不了太久。”我茫然。“你也不看看地铁的建造和使用成本。这两块钱,得让政府每年搭进去多少财政收入啊。”果不其然,在两元票价维持了一段时日之后,地铁的票价开始与国内其他城市趋同了。



       如今的地铁一号线,几乎要把长安街延展至最大限度

       其实,沿着北京地铁一号线坐上一遍,等于是把北京的横中轴线打穿了。而今的地铁一号线,是从四惠东站、四惠站、大望路站、国贸站、永安里站、建国门站、东单站、天安门东路、天安门西站、西单站、复兴门站、南礼士路站、木樨地站、军事博物馆站、公主坟站,一路延伸至石景山苹果园站的。据说,未来的某一天,苹果园西侧的福寿岭站亦将启用。由此看来,长安街的手臂又将展开一段了。

       环绕了北京内城一圈的地铁二号线

       至于北京地铁二号线,在我儿时的印象中,那就是一条能”游走整个北京城”的路线。直到我升入中学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民眼中的城区范围,也没有超过二环多少。在著名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之《风声》一集里,当着邻居们的面儿,胡学范(英若诚饰演)提及“大北窑”的时候,立即便讲道:“我太太不愿意住在农村”。这一说法,于台下观众中引来了会心的笑声。看来此言不虚。甚至有些民众,将北京外城(南二环)部分,亦划在心目中的“城乡结合部”范畴内,这令而今的人们有些匪夷所思,但在当时,确实有些道理的。然地铁二号线,正巧围绕在京城的内城城墙外侧。逛它一圈,岂不是把老北京的“精华”都逛遍了。

      

       北京的地铁之梦,最初源自领袖的构想

       据说,最早提出要建设北京地铁的人,乃是毛泽东主席。他于新中国将成立之初,便说过这样的话:“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毛泽东的这个设想,至迟于1953年已经呈现于《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的关于北京城建总体规划之方针性文件当中了。按照其中的说法,便是“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特别是为了适应国防的需要,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据说,此文件并没有得到中央的最终批示,然准备建设地铁的构想,已经在一些建设者的心目中渐渐成型。

       为着备战目的而修筑地铁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城的总人口只有270万左右,机动车的保有量为5000多辆。从当时的条件来看,在京城之内修筑地铁,或许并不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程,其构想亦未免有些奢侈了。那么,为何要修筑地铁,或许周恩来总理的话,更能一语道破:“北京修筑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周恩来的话,放到今日来看,或许有些幽默了。然在当时,他确是极为认真的。



       十年大庆期间筹划的地铁项目,却被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待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1959年,中央及北京市大致确定了两条地铁线路:第一条线路,是由新建成的北京站出发,途径东单、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西单等地,最终达到石景山;第二条线路,则是从而今国家体育总局所在地的体育馆路出发,经过天坛东门、中轴线、中山公园、西单、西四、西直门等处,一路延展至颐和园。这两条路线中的第一条,有点相当于今日的北京地铁一号线。然第二条,或许有一部分是与地铁4号线重合的(西单以北)。当然,由于经济困难时期的来临,导致地铁的前期规划与设计,在1961年被迫中断。

       高水平、严要求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

       及至1965年2月,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为组长的北京地铁领导小组成立。到了当年的7月1日,位于玉泉路西侧的两颗大银杏树下(而今树木尚在),北京市的彭真市长主持了北京地铁的开工仪式。此时,身为领导小组组长的杨勇,提出了地铁建设的三项原则:“地上服从地下,交通服从战备,时间服从质量。”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毛泽东所提出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此时正赶上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的时期。然而,需要投入大量经费以修筑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是有其深刻之国际背景的。那便是: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中国方面不得不加紧进行战备工程的建设。由此,中央决定:要在北京、沈阳和上海三地规划“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地铁线路,而北京的地铁建设更可谓是重中之重。由此,一条能够达到防范核武器水平的全水泥隧道,便开始建设。其所采取的施工方式,乃先挖开地面、待隧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填埋。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地铁建设不仅需要保密,而且需要防爆。如何来防爆,按照当时的做法便是:在几层油毡防水层以上,还要增加厚达一米的钢筋混凝土防爆层。而进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敌方所进行的地毯式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