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哈拉帕文明(为什么不承认苏美尔文明)

频道:科普故事 日期: 浏览:1229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挖掘成果。


展示了大量罕见的青铜器与黄金面具。


这些文物里给老百姓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形状奇特,样式兼具狂放夸张又不失细腻写实的青铜面具、雕像。


比如青铜纵目人像、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黄金权杖……这些文物在以外其他遗迹里从未出现过。


但是,这也是目前三星堆遗址最大的争议点。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这些出土文物涉及到一个考古界的大题目。


在考古界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一元论”,也就是说古蜀国、古楚国这些地区最早起源的文明都是中原文明向四周的扩散。


简单来说,就是中原地区的文明最早成熟,然后中原地区的“夏”、“商”、“周”朝把自己的文明扩散到了四川、湖光、江浙地区,然后形成了三星堆这样的亚文明。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也就是说除了中原地区的“夏”、“商”、“周”之外,古蜀国、古楚国……这些周边文明其实是独立发展的,到了春秋战国之后才慢慢汇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文明。


而三星堆出土的这些文物与之前中国各地遗址的文物在风格上和造型上差异太大, 比如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权杖、黄金面具等,在我们已经了解的商代及以前的中华文明中,并无类似风格的文物。


三星堆青铜神树


因此,有学者就指出,这些文物的造型与与古代两河、埃及文明中诸多元素可能有亲缘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关于三星堆出土文物带来的这些争议呢?


这里,兰台个人比较认可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段渝教授的观点,即三星堆文明,也就是古蜀国文明虽然受到中原夏商文明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受到了以古印度为代表的南亚、中亚文明的影响。甚至从出土的文物看,古蜀国与印度的联系比中原更紧密:


       尽管三星堆文化中出现了二里头文化的某些陶器形制,但二里头陶器却并没有在三星堆陶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谈不上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三星堆文化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某些青铜器形制,但二里头青铜器却并没有在三星堆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更谈不上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四川社科院2018年一篇学术论文,《三星堆与哈拉帕文明四要素之比较研究》里也明确提到了三星堆一号祭祀坑里只发现了少量的海贝和象牙,但是到了二号祭祀坑中,海贝与象牙器物明显增多,说明最迟在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金沙文明”中期,古蜀国与印度河流域的联系已经非常紧密了。


而且该论文还认为不仅三星堆遗址出现大量带有印度河流域特征的器物,就连云南地区也出土了具有典型的哈拉帕文明特征的封牛青铜雕像,这说明从印度河流域到四川地区的“古南方丝绸之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就已经成了一条正常的商路。


哈拉帕文明遗址


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是位于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维河流域的一座城市,距离萨希瓦尔约35公里。哈拉帕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城市,哈拉帕文化起源于公元前7000年印度次大陆北部地区。繁荣于公元前2500年,衰落于公元前1900年;学界普遍认为,哈拉帕早期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可能也与东野内陆地区建立了牢固的贸易关系。


也正因为古蜀与印度河流域早在蚕丛时期就已经有所交流,三星堆文明才能够在结合了古蜀、西亚、南亚、中亚以及中原文明的情况下产生,并随着达罗毗荼人的迁移恒河,在商贸甚至是政治、宗教等文化上都有了更加密切的交往。也正是这种更为通畅和密切的商贸交流,才产生了后期金沙文明中数以吨计的象牙。


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


事实上四川社科院在经过对三星堆遗址多年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了三星堆遗址不仅仅深受中原夏商文明的影响,也同样深受印度两河流域的影响。


比如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明证明了古蜀国在太阳崇拜、水崇拜、鱼崇拜等方面和印度两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古蜀国在“星鱼”崇拜和天文历法上也受到哈拉帕文明的影响;甚至在,在青铜剑、印章、文字等方面也发现了古蜀国与哈拉帕文明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不可否认,不管是中原夏商文明还是印度两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都比当时古蜀国金沙文明要先进,所以,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里发现了许多和夏商文明以及印度两河流域文明相似的文物;但是这种联系并不代表古蜀国文明从属于中原夏商文明或者印度两河流域文明,反而证明了古蜀国文明虽然深受两者影响,但是却也单独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END


参考资料: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段渝,四川人民出版社;

《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段渝,《中华文化论坛》;

《古蜀文明与周边各文明的关系》,陈德安,《中华文化论坛》;

《三星堆与哈拉帕文明四要素之比较研究》,田一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硕士毕业论文;

《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 ———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段渝,《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