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我的世界地皮指令(我的世界服务器地皮不刷怪指令)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22

嗨咯,各位淀粉晚上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老是弄混或是弄错一些易错且常见的历史概念问题,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小历为大家带来了 高中历史纲要上下易混知识点概念

温馨提示:文末有PDF版的获取方式~

01

禅让制&世袭制

禅让 ,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可分“内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为天子禅位于外姓,如尧让位于舜。

世袭制 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但不一定就是直系相传,有的是兄传弟,也有的是叔传侄。弑君夺位,抢班夺权、谋权篡位,不在世袭之例。

02

封建制度&封邦建国

封建制度 一般指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郡县制基础上,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

封邦建国 是指分封制,是周王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

03

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 :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的,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官僚政治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体系。

0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05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分封制 又称封邦建国(封土建国),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郡县制 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是分封制之后出现的地方管理行政制度。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专制制度的标志。

行省制 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06

冗兵&冗官&冗费

冗兵 :北宋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但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募兵制)。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

冗官 :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冗费 :政府军队和官员数量庞大,不必要的开支繁多。

07

外戚&宦官

外戚 ,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宦官 ,又称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宦官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全由阉人担任。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在东汉、唐、明等朝代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08

内外服&中外朝

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即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即由邦伯管辖的地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中外朝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汉武帝时。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09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 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被称为三公。

西汉时 九卿 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秦已经有了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调整和补充。

10

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

世卿 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军功爵制 ,就是因军功(也包括事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封国的爵禄制度。在春秋时代,因功赐爵制在齐、晋、秦、楚、宋等国就已经出现,这是军功爵制的雏形。齐国的田宅爵禄,就是国君因功赏赐给臣下、士兵的土地、房屋和爵位。在战国时期,各国已普遍建立了军功赐爵制,秦国最完备。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评议、颁赐军功爵的机构。在中央有太尉、主爵中尉主管军功爵;在各级军队中,建立了劳、论、赐一套评功赐爵的程序。汉承秦制,在建立王朝时,军功爵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略有变化,军功爵不但以军功为准,又受到亲疏、血缘的影响。东汉后衰亡。


11

征辟制&察举制

征辟 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察举制 是汉代统治者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的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二人执政时间为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0年)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如果你觉得不想抄写或是打印出来,可以考虑我们入手我们的复习笔记哦~里面的概念解析足足有两百多个,可以帮助大家及时解决对于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哦∽

12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

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影响。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13

御史大夫&刺史

御史大夫 ,秦朝设立的官职,与丞相、太尉合称为三公。御史大夫主要有两个职能,一个是作为丞相副手处理政事,因此有副丞相之称;另一个则是作为监察机构御史台之长,负责监督百官,尤其是丞相。其升任方式一般是丞相之位空缺,由御史大夫担任。

汉代 刺史制度 是对秦代监御史制度的继承。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刺史无固定治所,且位在郡国之上,刺史也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14

内阁&军机处

明成祖朱棣设立 内阁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军机处 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15

票拟&批红

票拟 ,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皇帝裁决。

明代 批红 往往由宦官代行。每天的奏章文书,除了皇帝亲自批阅数本外,皆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初时规定,批红须遵内阁票拟字样,只是字迹有偶误者,方得改正;或奉旨修改。因为是用朱笔批之,称“批红”。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荒嬉享乐,不理国政,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由于内容相对较多,第二弹我们下期再见啦!想要获取 PDF版 的同学,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暗号“ 易混易错历史概念1 ”就可以得到啦~

END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如果你觉得本期内容有用的话,别忘了点击在看、点赞、转发朋友圈哦~